我國「建築四傑」直系傳人!他師承梁思成,連兵馬俑坑都是他的「作品」

他師承梁思成、童寯、陳植等大家,是我國“建築四傑”的直系傳人

華山風景區兵馬俑二、三號坑陝西省歷史博物館臨潼貴妃池西安火車站等多個重大項目都是經他的手才得以面世。他叫劉鴻典,是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校最初的任職教授之一,我國著名建築家,同時,他的書法和水彩也蜚聲業界內外。

我國“建築四傑”直系傳人!他師承梁思成,連兵馬俑坑都是他的“作品”

劉鴻典(1904-1995),師承梁思成、童寯、陳植等大家,是我國“建築四傑”的直系傳人。遼寧寬甸人, 1933年畢業於東北大學,曾在浙江大學建築系任教授、代系主任,並自辦宗美建築專科學校,後任東北工學院教授、系主任,1956年來西安建築科技大學任教授、建築系主任。遼寧省第一屆政協委員,民建陝西省第五屆常務委員,中國建築學會理事,陝西省土木、建築學會副理事長、顧問,中國圓明園學會顧問,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生前長期從事建築設計的教學和研究,有較豐富的建築設計理論和實踐經驗。曾主持華山風景區及多個城市規劃的評議會,參加兵馬俑二、三號坑陝西省歷史博物館臨潼貴妃池規劃設計論證,廣州市遊樂園設計,西安火車站、西安市南大街拓寬工程等多項設計方案的評議。

我國“建築四傑”直系傳人!他師承梁思成,連兵馬俑坑都是他的“作品”

蜚聲學界內外的書法和水彩

雁塔校區教學東樓是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早期的建築之一,與教學主樓、教學實驗西樓構成一個建築群落的有機體。教學東樓最早是建築系的教學與辦公樓,現在叫做建築學院。西安建築工程學院(今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成立時,劉鴻典作為學校僅有的五位二級教授之一,是建築系首任系主任,任職長達10年

教學東樓自落成至今,始終是建築學院師生的大本營。當年刻寫著“建築系”的石匾,因東樓門口整修改裝而拆除,如今仍立靠在樓邊的角落,石匾上“建築系”三個字是劉鴻典教授的親筆

我國“建築四傑”直系傳人!他師承梁思成,連兵馬俑坑都是他的“作品”

劉鴻典的書法作品蜚聲學界內外。當年西安建築工程學院校牌、校徽,均採用他的墨寶,華山的“薩洛坪餐廳”和一些店名招牌也有他的題簽。他的水彩畫曾得童寯的真傳,又受教於著名水彩畫家張充仁。20世紀50年代,他曾當場為學生畫一幅幼兒園設計方案的建築渲染圖,20分鐘一氣呵成,色彩絢麗引人入勝,當即成為方案討論會上的亮點。

如今,劉鴻典教授的石像坐落在西安建築科技大學的東樓門口,老人家手執畫筆,日日月月年年,與出入教學東樓的建築學子頷首招呼,催促著大家努力奮進。在教學東樓,或者說是在建築學院,再延伸到整個校園,劉鴻典教授永遠是所有師生的偶像

我國“建築四傑”直系傳人!他師承梁思成,連兵馬俑坑都是他的“作品”

我國“建築四傑”的直系傳人

劉鴻典出生在遼寧省寬甸縣步達遠村一個沒落地主家庭,由於當地的封閉與落後,12歲才得父親微許開始讀小學。先是在五里外的鄰村讀村立國民小學,15歲時又“不憚辛苦,跋山涉水數百里”前往安東縣立元寶山小學,高小畢業時差不多17歲了。1929年9月,劉鴻典考入東北大學建築系時,已經25歲,而他的老師梁思成任建築系主任時,也才27歲。

劉鴻典是東北大學建築系第二屆學生,跟隨梁思成、林徽因、童寯、陳植、蔡方蔭等建築大師學習,是我國“建築四傑”的直系傳人,也是新中國早期絕少的幾位沒有留洋經歷的著名建築師之一。

我國“建築四傑”直系傳人!他師承梁思成,連兵馬俑坑都是他的“作品”

劉鴻典從事建築設計,可謂成果累累,他設計的建築作品從北到南,至今留存不少,且頗多經典。新中國成立前,他曾在上海搞設計,上海市的中心遊泳池、中心圖書館、虹口中國醫院、淮海中路上方花園風格各異的獨立別墅、福州交通銀行、南通交通銀行、杭州交通銀行,等等,不少作品至今仍是當地著名的標誌性建築

新中國成立初期,他擔綱完成了東北工學院校園總平面圖、東北工學院冶金學館、東北工學院長春分院教學樓、淮南礦區火力發電廠、東北大學(南湖)學生宿舍和教師住宅等設計,還於1950年參加了瀋陽工學院新校區的設計規劃工作。其中,由他主筆的東北工學院校園總平面規劃設計圖,主題鮮明、氣勢雄偉,功能分區合理、道路貫通,疏密得兼、景觀環境幽美,前臨南湖公園、後濱渾河,堪稱最完美的“花園式校園”

我國“建築四傑”直系傳人!他師承梁思成,連兵馬俑坑都是他的“作品”

為人民祖國而設計

這樣一位有著卓越成就的建築大師,卻經歷了許多坎坷的人生磨難。“九一八”事變打斷了劉鴻典的求學生活。他隨著東北大學一起流亡,經歷種種波折,最終在上海續課、修完學業。

1933年,劉鴻典畢業離校,卻不能回到家鄉報答父老鄉親,無奈中只得在上海謀生。他在上海生活了17年,為上海設計了許多經典建築,但是作為東北人的劉鴻典,“在上海舉目無親,一天沒有職業,生活便馬上感受到威脅”,所以劉鴻典又說他在上海的設計,都是“為生計而設計”。

我國“建築四傑”直系傳人!他師承梁思成,連兵馬俑坑都是他的“作品”

劉鴻典剛到上海時,有一次到他老師的事務所幫助畫圖。剛進大樓的電梯,就被電梯服務生趕了出來,因為他穿的是粗布棉袍。活得要有尊嚴,由此成為他的人生目標

當新中國的成立給了每一位中國人以莫大的尊嚴時,他毅然“不受謠言蠱惑,心甘情願留在新中國投身教育事業”,欣然接受東北工學院的聘請,返鄉任教,以極大的熱忱,全身心地投入教學與建校工作,由此開始實現自己“為人民祖國而設計”的建築理想

我國“建築四傑”直系傳人!他師承梁思成,連兵馬俑坑都是他的“作品”

滿腔熱忱、不遺餘力

1956年,劉鴻典擔任西安建築工程學院(今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系主任、教授。他秉承東北大學梁思成、童寯等先師的教育理念,開創了學院建築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成為首任碩士生導師。劉鴻典對學生要求極嚴,凡不結合實際的題目,空泛的理論性論文,是決不會被通過的。

劉鴻典在近四十年的教授生涯中培養了數以千計的學生,桃李滿天下。從東工到西安建大,他教過的學生,大都成為相關學科的開拓者和國內外知名學者,成為院士者有之,獲“建築大師”稱號者有之,擔任各建築設計院院長者有之,在大學裡擔任教授、博導者,更是不乏其人。

我國“建築四傑”直系傳人!他師承梁思成,連兵馬俑坑都是他的“作品”

在生命的最後十年,劉鴻典也堅持以病弱之軀無盡地奉獻著自己的餘熱。他參加《中國大百科全書•建築•園林•城市規劃》《美術辭林》《陝西省地方誌》等大型辭書的編撰工作;主持華山風景區及多個城市規劃的評議會;參加兵馬俑二、三號坑陝西省歷史博物館、臨潼貴妃池規劃設計論證,廣州市遊樂園設計;西安火車站、西安市南大街拓寬工程等多項設計方案的評議;擔任研究生指導組組長,參與評審職稱論文,他始終滿腔熱忱、不遺餘力。

我國“建築四傑”直系傳人!他師承梁思成,連兵馬俑坑都是他的“作品”

劉鴻典教授作為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首任系主任,其正直的品德、淵博的學識、嚴謹的學風以及為學校建築學教育發展做出的傑出貢獻,迄今仍留在全校師生和廣大校友的心中。從1956年並校至今,有無數西安建大學子秉承母校的優秀傳統走向社會,以劉鴻典教授為榜樣,以滿腹的才情、青春的激情與忘我的工作,為民族的振興、國家的建設事業與人民的幸福生活不遺餘力地奉獻智慧,做出了顯著的貢獻。

注:文章部分素材來自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官網和官微,文中水彩配圖均為劉鴻典教授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