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大峡谷的悬崖绝壁上有一个山洞 曾经是八路军的兵工厂


在山西黎城县城北部东崖底镇的上赤峪村西,这里海拔有1600多米,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在陡壁上有一个高25米、宽20米、深40米的天然山洞叫黄崖洞,此洞附近一带山地便因此得名黄崖洞。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华北敌后最大的兵工基地。八路军总部兵工厂--黄崖洞兵工厂就建于此地,这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兵工厂,最重要的军火基地。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八路军为抗日而东渡黄河进入山西,在太行山创建根据地,积极开展抗日斗争。当时,军队里的武器装备十分匮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八路军总部,1938年9月在榆社县韩家庄成立了总部修械所,组织工人修理破损的武器和枪械,同时还制造地雷、手榴弹和步枪,步枪最高月产量达五六十支,但是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1939年7月,八路军总部军工厂将榆社韩庄修械所迁到黄崖洞水窑山进行扩建。黄崖洞高悬在一道峭壁上,石洞外高25米,宽18米,内深72米,口小内大,浑然天成,因此成为八路军兵工厂极为隐蔽、天然的物资弹药仓库。在黄崖洞区域内,洞外有沟,沟里有场,虎踞龙盘,地形隐蔽,能打能藏,易守难攻,绵延10多里,实为理想的军工厂选址。半年后,工厂发展成为700多人的兵工厂。这个八路军的兵工厂生产步枪、刺刀、掷弹筒。


黄崖洞兵工厂建成后不久即成为华北日军的眼中钉,敌人多次试图摧毁生产基地。1940年10月,日军曾闯进黄崖洞区域,但一无所获。为确保军工生产,增强保卫黄崖洞的力量,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奉命进驻黄崖洞设防,进行了10个月的地形改造、阵地建设和实地练兵,共构筑各种战壕9000多米,隐蔽部和碉堡190多个,以对付从不同方向进攻的敌人。瓮圪廊两山壁立,断崖天成,奇险异常,是南口进入黄崖洞的唯一通道。

在黄崖洞保卫战中,17岁的小号手崔振方就是凭此天险,一人打退了日军数十次的进攻,消灭敌人几十名,最后光荣殉国。

在这次坚守防御战中,民兵、群众和主力部队在彭德怀副总司令、左权副总参谋长亲自指挥下,凭借有利地形,将溜石战和地雷战相结合,与敌鏖战8昼夜,抗击了5000多名装备精良的日军的疯狂进攻,取得了歼敌1000余人的骄人战果,彻底粉碎了华北日军妄图摧毁我军工生产基地的阴谋。这场役被中央军委在《战役综合研究》一书中评价为1941年以来反'扫荡'的一次最成功的模范战斗。


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非常重视军工生产。他为黄崖洞兵工厂的建设和保卫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为兵工厂选址,他带人几上黄崖山,亲自勘察地形,划分守备和施工区域,制定防御措施,还不时对武器生产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他治军严谨,严以律己,关心人民疾苦及战士生活,体现了一代将帅的崇高风范。

1941年12月,日军疯狂向我黄崖洞兵工厂扑袭。左权参谋长亲自指挥总部警卫团与敌激战8昼夜,歼敌1000多人,创造了我军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充分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1942年5月,日军出动4万兵力,向我太行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总部所在地进袭。24日,在敌人重兵包围下,总部决定分路突围,左权参谋长负责指挥突围工作。就在这次突围中,左权将军血洒太行十字岭,以身报国,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牺牲时年仅37岁。摄影:张旦 原创作品 盗图必究 点关注就能看到更多的图片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