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瑜:我能救死扶伤,亦能为民请“命”

陈静瑜:我能救死扶伤,亦能为民请“命”

来源:思想思潮(ID:sxsc2018)

陈静瑜:我能救死扶伤,亦能为民请“命”

“为什么在开会的时候,您还要给患者做手术?”

“说实话,作为一个医生,到哪都有求救的病人,非常多。而且脑死亡,爱心器官捐献都是不定时的,甚至深更半夜的要做爱心捐献。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病人的生命还是第一位的。”

2018年3月6日,陈静瑜院长,利用会议间隙主持了一台高难度的双肺移植手术。

上面是他在北京市中日友好医院刚下手术台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段话。视频里的他,还未来得及脱下身上的手术服。

不知道是否因为自己作为医学生接触医学的缘故,在看完微博上关于陈院长14分20秒的采访视频的时候,不觉眼泪已经打湿了两侧的脸颊。

只觉得火热的心被唤醒,有股无尽的力量推动着全身上下的每一个细胞。

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大一入学时全校学生举拳宣誓的场景。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陈静瑜:我能救死扶伤,亦能为民请“命”

而陈院长,早就把医学生誓言深入骨髓,孜孜不倦地为患者服务,从来都毫无怨言。

作为医生,陈院长20多年来长期从事的是普胸外科临床工作,近年来开始从事肺移植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为了掌握更好更先进的技术,他2001年10月至2002年4月及2004年9月至2004年11月,先后两次赴全球肺移植技术最先进的加拿大多伦多总医院肺移植中心学习肺移植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

回国后的他,身体力行,充分利用自己在国外习得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他在动物实验成功的基础上,于2002年9月成功开展了国内第一例肺移植治疗肺气肿。

至2008年12月已完成78例单、双肺移植,居国内领先,由此开创了我国肺移植工作的新局面。

让我们倍感欣慰的是,术后近期效果已接近国际水平。

陈静瑜:我能救死扶伤,亦能为民请“命”

作为无锡市人民医院副院长,他现在还兼任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肺移植中心副主任、肺移植科主任,进一步推广肺移植。

如今的他,在无锡和北京之间来回跑已成为工作的常态。

然而,我们没有听到过他对工作的苦累的任何埋怨。作为医生的他,反而更加任劳任怨。

他深切懂得对于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病人几乎一直在和时间赛跑。多一分一秒就可能把一个病人从死神手里夺回来。

即使爱心肺源是在深更半夜回来,他的手术也照做不误,绝不推迟。

“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总是第一位的。”朴实无华的话语里,满满浸透着他对患者强烈的责任感。

往往,我们深刻记住一个人的时候,不单单因为他卓越的成就,更因为他可贵的精神品质,这是无数的研究成果所不能替代的。

作为RD代表,“作为一个医生RD代表,我觉得尤其是像我这么一个接触这么多底层的这种病人的话,我觉得我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桥梁作用。”

“我通过我RD代表的履职,跟病人,跟政府之间搭建了这么一个桥梁,我可以代表他们来呼吁,代表他们来发声,我往往说,我现在和病人的医患关系,不是病人和医生的关系,最终我跟他们就像是实实在在的朋友。”

“您哪有空跟他们做朋友?”

“一般医生不愿意这样。”

“这个可能还是因为我的个性吧,我觉得人人都应该平等,我是很善于跟病人来交朋友,来交心的。可能跟我本人的家庭也有关,因为我父母都是工人。

“我母亲最早是个纺织工人,我父亲是个钳工。反正我父亲母亲给我遗传下来的基因,跟这些底层的老百姓啊,工人啊,我就觉得天生产生一种非常亲切的感觉。”

作为RD代表,陈院长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陈静瑜:我能救死扶伤,亦能为民请“命”

对他来说,RD代表的身份不仅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义务。

他愿意做老百姓的桥梁,站在最基层的地方,为最基层的人民群众发声。

当RD代表的10年来,他为患者的利益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

考虑到器官移植的供体取下来后,务必要争分夺秒地转移到移植医院,保证供体以非常好的质量移植给病人。

因此在2015年3月,他写了一个呼吁开放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建议,建议高铁、民航、高速公路共同为器官转移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但是建议提出后,有关部门一直没给答复。以至于后来浪费了很多好的肺源。

后来他又多次呼吁开放绿色通道的建议,终于在2016年5月6日,国家卫计委、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中国民用航空局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的通知》,要求建立人体捐献器官转运绿色通道。

绿色通道的建立提供了更优质的肺源,挽救了更多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病人。

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除了呼吁建立器官转运绿色通道,他还提过关于尘肺,脑死亡的建议。罕见病用药的建议,也是几乎每年都提。

他在采访的时候说过,美国的医生只需要负责治病救人,而中国的医生不可以。

中国的医生不仅要治病救人,而且还要让病人用最少的费用进行最大程度的治疗,对医生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责任的挑战。

陈静瑜:我能救死扶伤,亦能为民请“命”

站在医生的角色里,他考虑的是如何尽心尽力完成每一台手术,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小病人的开支。

站在RD代表的角色里,他考虑的是如何为医生群体、为患者群体发声,如何维护尘肺、罕见病病人等群体的利益。

自己的事情再多,再忙,也绝不推迟每一台手术,绝不会耽搁群众的利益。

我觉得,在陈院长的世界里,只有先人后己,永远都是以患者的利益为先,永远都是用一颗医者仁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病人。

作为老师,我们不辜负那一方讲台。

作为设计者,我们不辜负那一份图纸。

而作为医生,我们绝不辜负那一身纯洁的白大褂。

陈静瑜院长,完全衬得起白衣天使这四个字。

手术台上一丝不苟的他,两会上为民请“命”的他,生活中平易近人的他,每一面都让我深深佩服。

既能救死扶伤,又能为民请“命”。

陈静瑜院长,就是我心中的完美医生。

如果可以用我拙劣的文采来形容他的话,我想为他写一段感动中国的颁奖词:

兢兢业业,济世报国,你是无私的白衣天使。

作为新时代医学界的中流砥柱,站在巅峰上的你,一把手术刀,将无数身处死神之门边缘的人拉回人间。

医者之责,深铭“肺”腑,这是你一生的信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