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這麼多神話故事發生在晉南?


为什么这么多神话故事发生在晋南?​上古神話裡,暗藏著民族起源的密碼。可是你知道嗎?中華民族的上古神話,與山西晉南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晉南英雄神話是文明初始的佐證。翻檢中國文獻,不難發現,凡是著名的神話,如炎帝嘗百草、精衛填海、后羿射日、大禹治水、女媧補天、愚公移山、黃帝蚩尤之戰、夸父追日、堯舜禪讓、成湯禱雨等,幾乎都與晉東南及其周邊地區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为什么这么多神话故事发生在晋南?​如果我們把晉東南及其周邊神話作一研究,便可以發現,晉東南及其周邊神話,明顯地帶有英雄傳奇色彩。這些英雄傳奇神話,有共同的特點:一、它們歌頌的是帶領群體抗拒災難的英雄,也就是說,這些神話英雄都具有氏族或部落聯盟首領的性質,體現著較大的生活共同體的形成;二、所抗拒的主要是水災與旱災,這正是農耕社會最恐懼的兩大災難,體現著這些群體的農耕生活性質。

为什么这么多神话故事发生在晋南?​文明雖說是群體的創造,而作為人類進步的巨大成果,必然要有英雄的介入。因為文明的出現是以國家的形成為標誌的。作為文明載體的“國家”,無論其形態多麼原始,都必然是以統領眾庶的“君”的存在為前提的。《白虎通》說:“君,群也,群卜之所歸心。”這所謂的“君”其實就是原始人心目中的英雄,是領導野蠻群體走向文明的聖王。因而作為在華夏文明史上有特殊意義的晉東南地區,成為上古英雄神話與傳說叢生的地方,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以說,晉東南英雄神話乃是文明初始的曙光。
为什么这么多神话故事发生在晋南?​文明初曙於太行,旭日升起於晉南 。“孵化”需要封閉與安定,而發展則需要開放。晉東南雖適宜於文明孵化,而狹小的土地卻不利於農業大規模的發展。而在晉東南盆地這一巨大的“文明之巢”周圍,則有適宜“文明之鳥”結巢而生的豐茂之林。走出晉東南盆緣大山,向西不到100公里,便是堯都平陽,是廣闊的臨汾盆地:向西南不到100公里,便是舜所都之蒲坂與禹所都之安邑,是平坦的運城盆地;向南不到100公里,便是夏后氏所都之陽城與周之東都洛陽;向東不到100公里,便是殷人之都城安陽。如果以上黨為中心,以百餘公里為半徑,由西向南向東畫一個半圓,這便是司馬遷所謂的“天下之中”了。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說:“昔唐人都河東,殷人都河內,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堯、舜、禹、夏、商、周等古都,皆圍繞晉東南地區而旋轉,並相去不過百餘公里,這隻能說明晉東南作為“文明之巢”對於先民情感牽繫的意義。

为什么这么多神话故事发生在晋南?​“文明之鳥”從晉東南飛出,將文明之光帶向四野,而文明最先結巢之所,就是山西的晉南。因為晉南臨汾、運城兩大盆地,不僅與晉東南相接壤,而且土地平曠,氣候與晉東南也相近,是推廣黍稷生產技術最好的地方。當然向外發展,也會遇到阻力,如作為炎帝后裔的蚩尤族,在苗族幾個不同系統的傳說中,都說蚩尤是在黃河北從事農業生產的部落首領,在向外發展中,就與從事遊牧生活的黃帝氏族發生了衝突,結果落敗,大批南逃,只有一小部分留在黃河流域。但作為一種成熟的文明,它對於落後民族是可以不斷薰染、同化的。落後民族大肆破壞的同時,也在學習先進民族的技術,改造著自己的生活與生產方式,這樣也就推進了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文明最早在晉南地方生根,也就是在這樣的一種過程中完成的。晉南有比晉東南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與它種文化有了更多的交流機會。文化交流促成了文明的迅速發展,因而代表華夏文明之光的堯、舜、禹便在這裡興起。 因此,華夏文明的曙光破曉於晉東南,而代表文明光芒四射的旭日,則是在晉南大地上升起的。

为什么这么多神话故事发生在晋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