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章丘的這個千年古村,有雙神奇的大腳印……

梭莊村,位於章丘相公莊街道的北部,長白山腳下,是一個千年古村,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村裡文物古蹟眾多,有梭莊李氏宗祠、李氏族譜碑、文昌閣、元音樓、藥王廟、雪山寺、大戲樓等。2011年被命名為山東省歷史文化名村。

濟南章丘的這個千年古村,有雙神奇的大腳印……

文昌

濟南章丘的這個千年古村,有雙神奇的大腳印……

李氏宗祠

在梭莊村文昌閣西邊南北向、文昌閣內東西向有石板鋪成的老街,共有一千多米,石板路面看起來平整乾淨。這些石料大多每塊近一米,寬約四十釐米,厚二十釐米,經石匠加工而成,塊塊鋪在地下嚴絲合縫,根本不用任何灰漿。這段路面和文昌閣同時修建。至今也有四五百年的歷史了,村民為了愛護它,曾不斷維修保養,始終保持著中軸線和左右行道。

濟南章丘的這個千年古村,有雙神奇的大腳印……

文昌閣內石板街

在文昌閣西邊的石板路上,有兩塊奇特的石板,版面上分左右各有一隻大腳印,同人們雨後踩在泥地上的腳印相似,不過要比常人大不少,按現在尺碼,不少於五十五號,這兩個大腳印到底是誰踩在石板上的呢?據村裡70多歲的李大姐講,得從380多年前說起。

濟南章丘的這個千年古村,有雙神奇的大腳印……

石板上的一雙大腳印

話說崇禎元年(1628年),村人李縉徵參加殿試,前幾篇文章完成順利,到了最後一篇,剛起頭第一行寫到一個“檢”字時,忽然二目無力,想要打盹,李縉徵心想:這是殿試咋能分神啊!又要下筆書寫,又一陣頭暈目花面出虛汗,這時好像被人猛推一把,模糊中看到一穿紫衣之人將捲紙上的“檢”字抹去一半匆匆離去。此時的李縉徵已頭腦清醒,立時打了一個寒戰,渾身大汗淋漓,馬上將案上答卷換掉,另換新紙從頭再來。

李縉徵為何受驚冒汗,這裡面是有原因的。當時皇上是朱由檢,李縉徵文中有“檢”字,犯了名諱,後果是不堪設想的。靜下心來的李縉徵忽然大悟,剛才給改字的紫衣人不正是自己時常敬拜的文昌爺嗎。剛才金殿易字一幕,正是文昌帝君。文昌爺正在閣上守職,忽然一陣心血來潮,知道李縉徵殿試出漏,須馬上進京解圍。文昌爺下閣到了閣外,雙足一登離地直奔京城進入考場,見李縉徵正想打盹,急忙上前推了他一下,並將檢字抹去,然後回到梭莊(石上腳印正是文昌爺起步過猛所留)。

濟南章丘的這個千年古村,有雙神奇的大腳印……

文昌閣西邊的石板街

濟南章丘的這個千年古村,有雙神奇的大腳印……

此景過後,李縉徵倦意全消神清氣爽,整篇文章一氣哈成,本科放榜進士及第。按慣例聖旨賜恩,回家探親、祭祖,李縉徵先登閣叩拜文昌,感謝金殿易字之功。自此文昌之聲望與日俱增,金殿易字之說在當地廣為流傳不管是傳說也好,還是神話也罷,石板路上大腳印是確實存在的,村民們已經把大腳印的由來演變成神話了,實際上也是寄託了村民的美好期盼。現在還有人出遠門,在經過文昌閣時,雙腳都在兩個腳印上象徵性的踩一踩,以求往返順利,一路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