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孩子的朋友圈子,決定了他的未來

你給孩子的朋友圈子,決定了他的未來

你給孩子的朋友圈子,決定了他的未來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了一則讓不少人都有些羨慕的新聞,說湖南師大附中一個寢室裡,6名男生全部考入了清華、北大。

這幾個男孩子都比較喜歡化學奧賽,自從高一來到同一個寢室,就共同制定了一個寢室公約。

你給孩子的朋友圈子,決定了他的未來

比如晚上11:50熄大燈,11:00不能聊天;11:50後開小燈,不影響別人睡覺;每個人共同營造良好的氛圍等等。

你給孩子的朋友圈子,決定了他的未來

共同努力的這三年,6個男孩最終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其中3人考入了清華大學,還有3人同時保送到北大的同一個專業,友誼得以繼續延續。

你給孩子的朋友圈子,決定了他的未來

這些年學霸寢室、學霸班級的新聞一直很多,僅僅這段時間就看到不少一個寢室全部考研成功,全部拿獎學金,全部被國外名校錄取,一個班級過半數被清華北大錄取之類的報道。

似乎也在側面印證著一個道理:

你是什麼人便會遇上什麼人;你是什麼人便會選擇什麼人。

孩子們所接觸到的交友圈子,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最終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你給孩子的朋友圈子,決定了他的未來

我曾跟一位經驗豐富的重點初中老師聊天,老師說起一個學生的故事,聽完讓人特別唏噓。

這個孩子家境一般,但聰明又好學,幾乎沒有跌落過年級前5名。

所有的老師都對他抱有厚望,覺得他一定能上市重點高中。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這個孩子在中考的前兩天開始不舒服,咳嗽、發燒而且腹瀉,緊急送醫院打吊針也不見怎麼好轉。

孩子帶著病考試,結果穩穩當當的重點苗子,只能去當地排名很靠後的一所高中。

學校和老師們覺得惋惜,覺得他可以再復讀一年。

你給孩子的朋友圈子,決定了他的未來

但當地的那個高中則過來要人,表示願意一切費用全免,還提供豐厚的獎學金。

家裡人覺得孩子只要肯努力,到哪兒都是一樣的。更何況“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市重點高手雲集,去了未必能一直保持住優勢,到一般的學校,老師肯定特別重視特別照顧,考上名牌大學還給錢,不如就去吧。

孩子原本就懂事,知道給家裡省錢,聽父母這麼說也不再堅持復讀。

可是到那所高中後也就一年的時間,就聽說這孩子有點不夠努力。天天跟寢室裡的孩子交往,還學會了抽菸、去網吧打遊戲、在網上跟女孩子“談朋友”。

這位初中老師特地找這個學生談了一次,學生先是說自己成績沒有下降,還是班級前3名,然後說自己就是覺得學習有點太累了,調劑調劑,心裡有數。

當時這位初中老師就提醒他,說現在這個學校的班級前3的水平,也許只是重點高中裡的年級前150,甚至更多。

再不努力,也許你會連那些初中被你甩在後面的同學都不如。

本意是勸慰和敲打,沒想到一語成讖,這個當時全校公認的好苗子,高考時真的只考上了一所很普通很普通的學校,比當時初中班級裡的好朋友考取的學校,差了好幾個檔次。

你給孩子的朋友圈子,決定了他的未來

這其中當然有孩子承受不住誘惑,對自己放鬆要求的原因。

但交友不慎,對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也不能忽視。

你給孩子的朋友圈子,決定了他的未來

記得曾經看過美國教育專家邁克爾·湯普森的一段論述,他這樣說孩子所處的小圈子對個體的影響:

“小群體就好像童年的高速路。我們的孩子被裹挾向前,不得不與主流保持速度一致。

如果你孩子學校的同學都是以55邁的時速前進,那麼你的孩子可以在他們中間保持安全的速度。

如果其他孩子時速75邁,你的還想保持55邁就比較困難了,而且從社交層面來說也十分危險。

所以他必須加速,絕對不敢停在路邊休息。”

高速公路這個比喻實在是既貼切又恰當,我們很多時候,可能以為孩子怎麼樣,全靠個人努力,周圍的環境影響並不大,但其實不是的。

一個孩子在周圍朋友都在玩遊戲、說髒話、想方設法逃避學習的大環境裡,是絕對難以獨善其身的。他會非常容易跟隨對方,變成跟朋友們一樣的人。

你給孩子的朋友圈子,決定了他的未來

一個孩子在周圍朋友都彬彬有禮、熱衷鑽研問題、彼此你爭我趕的大環境下,也容易有樣學樣,進步更快。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有些寢室會在一起逃課、打牌、吃吃喝喝整整大學四年,有些寢室會彼此監督彼此鼓勵,一起減肥健身,共同考入名校。

父母給孩子們一個好的圈子,其實就是在給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資源,塑造孩子更好的性格和人生。

作家賈平凹在曾寫過:

“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和勤奮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懶惰;和積極的人在一起,你不會消沉。與智者同行,高人為伍,你一定不會甘於平庸。”

作為父母,我們肯定不會讓孩子結交朋友的時候去想是否“有用”,但毫無疑問,跟一群優秀的同伴交往,孩子的確有更大的可能變得更加優秀。

把孩子推入好的圈子,儘量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交友環境,並不是一件功利的事,相反,正是為了給孩子一個溫柔的童年。

你給孩子的朋友圈子,決定了他的未來

關注家庭教育,分享教育理念,更多優質育兒文章,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