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中国策略之忧虑

编者注:7月10日,特斯拉公司CEO马斯克在上海确认,将在中国独资90亿美元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斯拉超级工厂,规划年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按照计划,工厂最快将于2020年建成。文章由华盛学院编译,为您解析特斯拉的中国策略。

特斯拉:中国策略之忧虑

为何在中国建厂

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增长迅猛,特斯拉的销量受益于此,再考虑到中美之间日益增长的关税压力和贸易战威胁,在中国建厂对公司未来有益。

事实上,不断上升的关税已经影响到了特斯拉汽车的价格。自7月6日起加征25%的关税已经让美产汽车痛苦不堪;7月8日,公司宣布将Model S和Model X的价格提高20%。

鉴于中国国内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一旦公司产品提价,可能严重抑制市场需求。上海工厂投产后,生产成本势必将大幅下降,无疑会提高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虽然在自贸区独资建厂,特斯拉仍避不开25%的关税。但在运输装卸费、购置税方面,一台售价百万元的Model X能省下10万元的成本。

因此,为避免成本和价格的进一步升高带给销量的负面影响,在中国本土内建厂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巨额的建厂成本

虽然在中国建厂的成本没有在美国高,但是也绝对不低。

以通用为例:此前,通用汽车宣布在中国新建5家工厂,总成本280亿美元,平均每家工厂投资56亿美元。由于通用汽车的中国子公司是一家合资企业,所以通用实际出资140亿美元,另外140亿美元由中国合作伙伴支持。

特斯拉与之不同:(1)通用建造的工厂不生产电池,只是组装汽车。换句话说,如果特斯拉建造“电池+组装汽车”的超级工厂,建厂总成本会高得多。(2)特斯拉希望独资建厂,那么全部建厂成本将由自己承担。最近公布的90亿美元预计只是新厂建设成本的30%,对于已经面临资金短缺的特斯拉来讲,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美元从何而来?

已面临的财务困难

根据特斯拉最新发布的2018年季报显示,期内公司净亏损7.85亿美元,同比扩大90%。即便如一直看涨特斯拉的来自摩根士丹利的Adam Jonas,如今也不情愿地接受未来特斯拉需要筹集更多的资金才能维持其发展的事实。他已经将特斯拉短期资本需求的预期从25亿美元提高到30亿美元。

其实,30亿美元无助于改善特斯拉的资产负债表或流动性状况。更何况,要在中国投资数十亿美元,还需要注入大量资本。

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的可行性

如果像其他美国制造商那样,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帮助其更好地开拓中国市场,似乎对特斯拉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但是特斯拉是一个与传统汽车制造企业截然不同的公司,寻找合作伙伴将给自己带来两个风险:

特斯拉的财务实力和议价能力远不如通用或大众。特斯拉还未盈利的财务报表似乎很难吸引实力雄厚的投资者与其合作,即使在中国达成协议,也可能会导致不平等的关系,使特斯拉被迫做出重大让步。

特斯拉被认为是一家科技公司,而不是一家汽车公司。特斯拉的技术如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能源储存和设计等,使其有别于传统汽车制造商。但特斯拉在涉及自己的专有技术时,经常选择不申请专利。如果与中国合资或者合作的话,这样的行为将不被认可的。因为中国企业认为,知识产权具有巨大的价值,如果一家科技公司不注重自己的知识产权,也意味着缺少了核心竞争力,恐怕未来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小结

特斯拉在中国的扩张被很多人看来是为了解决Model 3产能不足的必需之举,然而不断恶化的财务状况,年初承诺不再筹资的马斯克,在中国寻找战略投资者或许是一个选择。

但是面对没有盈利能力、极少知识产权在手的科技公司,如何在不进行重大让步的情况下吸引战略投资者还是一个难题。虽然公司可以通过与技术共享,研发合作来吸引投资者,但会令特斯拉在未来的发展,技术把控方面处于劣势。

本文由【华盛通app-新浪集团旗下港美股服务平台】特约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