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型人格障碍有哪些症状?

明若輕兮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对别人进行描述的时候很可能会对别人评价说这个人有些自恋。这其实可以用另一个词来代替那就是有一些自我膨胀。适度的自恋是一种正常的自信。但是过度的自恋就成为了一种心理障碍了。

事实上,在一些研究当中,自恋者超凡的魅力体现在他们的驱动力、视野、冒险精神甚至是冷酷无情。因此,许多企业青睐自恋者的领导能力。然而另一方面自恋也可以让身边的人感觉危险、鲁莽、自我毁灭和无趣。

对于那些自恋障碍者来说,开始一段亲密关系轻而易举。然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就是另一码事了。他们往往对待亲密的关系时一塌糊涂。而且自恋型人格还有其他特点。比如习惯于随时随地的奉承别人;对待一些底层工作人员态度十分恶劣;对待问题和别人交谈时精神注意力不专注;甚至发生对家人和朋友发生敌视而且十分的物质化。这些都是一些典型症状。

最近英国萨里大学和南安普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实验,实验对象是自恋者实验表明,当这些极端的利己主义者被要求想像自己在承受痛苦时,他们是可以感受到别人的痛苦的。这也就打破了说自恋者缺乏同情心的谣言。

实际上,一个自恋型人格障碍者必须要在内心里认识到自己的病态心理,并有主动求医的意愿,才有可能被治愈。这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关注小明的两个原创头条号。《赵小明心理团队 》与《心伙伴》~被头条网评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类专栏。

赵小明 央视财经频道特约心理专家


心伙伴


自恋性人格障碍的主要症状表现:

1. 以自我为中心。整天想的都是自己,自己的利益、自己的形象、别人怎么看自己等等,即使想到他人也是为了自己。好像全世界都是为他们而存在着。

2. 缺乏共情能力。不会站在他人的立场角度考虑问题,不会将心比心体验他人的感受,或者对他人的情感做出恰当的反应。

3. 狂妄自大。爱表现,直接或间接展示自己的优点,甚至夸大自己的优点。渴望他人的赞美、尊敬、关注、羡慕、崇拜。这是他们的快乐所在,别的事情引不起他们的兴趣。

4. 有特权者的感觉。要求得到无私的给予、支持,无条件的赞美。他们不合理地期待得到他人的特殊照顾、优待,或别人应该主动顺从他们的期望、满足他们的各种需要;他们不顾别人的利益,只顾"我快乐";他们认为"任何人都得围着我转"。在人群中稍有"冷落"就会敌视他人;期望得到礼物、惊奇和恭维,但他们不用给把这些给别人。

5. 他们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认为自己有高贵的血统,认为自己的这些独一无二的"能力"只有少部分高地位的人才能理解他们。

6. 对自身有无所不能的感觉。他们作了一点成绩后总认为自己的就是最优秀的,或认为只有其他同样优秀、同样聪明的人才能理解他们、重用他们。

7. 存在人际剥削。在人际交往上利用他人,即为了自己的利益损害他人。利用完了之后,他们没事儿人似的离开你、疏远你。有需要的时候还会来利用你。

8. 他们沉迷在无穷的成功,权力,财富、才华,理想的爱情幻想中,或者后悔当初的选择,“当初如果......该多好啊!”是他们的口头禅。

9. 爱面子。什么都要与别人比,特别怕输,常常嫉妒他人。确信自己出类拔萃,所以常常以为别人都在嫉妒自己。

10. 表现一种高傲自大的行为或态度,说话大言不惭,表现夸张。

11. 缺乏反省能力。看不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意识不到给别人带来了不快。行为态度高傲自大,常常指责、批评、怨恨他人,动不动就大声吵架。

12.缺乏爱的能力。渴望被爱但从没想过有相应的付出。似乎最爱自己,不爱别人,但实际上他们爱自己跟爱别人一样无能力。

以上症状存在5种以上就可以诊断为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成因是个体在早年经历了人际关系创伤,比如父母长期分离、父母关系不良、父母对待个体过于粗暴或过于溺爱等等。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给他人带来的最大的痛苦是无止境地付出却感受不到被爱、被关心、被理解。患者因跟周围人的关系不良,所以也感觉自己对赞美、关注、爱等的渴求得不到满足,导致自己也感到痛苦。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治疗需要联系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来专业展开。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是长程的,患者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陪伴下,在移情关系当中重建早起童年,再次经历原来的冲突并学习新的适应方法来解决冲突,从而逐步形成一个与先前不同的、更加完整更加自尊的自我,自恋倾向因此而得到改善,开始有意识地关爱他人。


心理专家刘爱民


具备哪些特征才算是自恋型人格障碍?


有自恋型人格障碍( NPD)的人至少拥有以下特征中的5条:

1、夸大自己的才能和成就;

2、幻想永远的成功、聪明、美丽以及理想的爱情;

3、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平常人不可能理解或不配与之交往;

4、需要别人过多的赞美;

5、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良好的待遇;

6、缺乏对他人的关怀和同理心;

7、嫉妒他人或认为别人嫉妒自己;

8、行为或态度傲慢。


倩Sur


说到自恋,大部分都会想起当年的网红,凤姐,堪称自恋的代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过度的自恋表现,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人格障碍。但是,所谓的人格障碍,其实只是针对极少部分人群而言的,如果大部分人都存在这种状况,也就属于正常的现象了。

在网络通讯刚刚开始发展的年代,如果超过2个小时的上网时间,就称为是上网成瘾,放在当今社会,是不成立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通常都会看到有些人喜欢发朋友圈,里面都是一些自拍的照片,有时候一天发三次以上,令人厌倦,这属于一种自恋的行为。而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原因何在?

缺乏自信。通常他们对自己的形象不是很满意,希望通过别人的评价,重新获得认同感。他们很在乎别人的评价,稍有一点负面的,就会产生不满,自尊心受到严重打击。他们其实很需要安全感,哪怕是一些小小的关心,也会很满足。



以自我为中心。因为自恋,他们永远只会从自己出发,不在乎别人的感受,常常表现出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子。

缺乏理性的认识。他们通常不能够接受别人批评,容易情绪化,特别是与自己过去痛苦经历有关的。与这些人合作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好分寸,不应该去开玩笑,容易引起矛盾。

总之,很难说我们内心没有自恋的一面,只是不太喜欢表现出来罢了,对于自恋的人,应该去包容他们。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关注小明的两个原创头条号。《赵小明心理团队 》与《心伙伴》~被头条网评为2017年度最火的心理类专栏。

赵小明 央视财经频道特约心理专家


心理奶爸


自恋型人格障碍主要表现为过度自恋并且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都是对的。 <1>渴望得到关注与赞美。 <2>在任何情况下认为自己应该有特殊照顾。 <3>居高临下指使他人方便自己。 <4>受到指责时愤怒、羞愧,难以接受。 <5>自命不凡对成就、权力、荣誉、理想、爱情有过期望不切实际。 <6>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能力夸大其词,希望受到别人特别重视。 <7>缺乏同情心,情绪变化无常。自我膨胀总想得到外界认可。 自恋型人格往往起源于青幼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