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具魅力小鎮之一「青岩古鎮」

青巖古鎮,貴州四大古鎮之一,位於貴陽市南郊,建於明洪武十年(1378年),原為軍事要塞 。古鎮內設計精巧、工藝精湛的明清古建築交錯密佈,寺廟、 樓閣畫棟雕樑、飛角重簷相間。

中國最具魅力小鎮之一“青巖古鎮”

從一座青石牌坊下入城,牌坊上寫有三字:定廣門,門外有一段寬石板路,連接一座灰白色的牌坊,上寫周王氏媳周劉氏之貞節牌坊。這位節婦的丈夫年輕輕去世,周劉氏從此再不吃葷,夫家的人感其長年吃素的虔誠,出資為她修了這座貞節牌坊。

中國最具魅力小鎮之一“青巖古鎮”

城門內有另一座更氣派的白石牌坊,叫狀元牌坊,有一百七十年曆史,是古鎮三傑之一趙員外的牌坊。牌坊立在青石路上,與周圍褐色陳舊的木板房對比鮮明。牌坊上刻有八隻石獅,尾朝上頭朝下,造型各不相同,很是別緻。被稱為下山獅。

中國最具魅力小鎮之一“青巖古鎮”

古鎮三傑是什麼樣的人,沒有任何史志可查閱,聽說這三人是趙狀元、周狀元和民國時期孫中山大總統的秘書平章老先生。一個小鎮,能出這樣三位名士,可見小鎮當年的繁茂。

南街上有一座基督教堂,教堂內不準拍照。這教堂建於七十年代,不是古物。尋訪往事的人,對屬於過去的事物有一種痴迷,那裡邊沒準會透出什麼歷史的信息。教堂不是過去的不進也罷。不過,在小巷裡行走,有許多人家掛著基督畫像。古鎮曾有過一個早年間建的天主堂。

中國最具魅力小鎮之一“青巖古鎮”

沿石階而行,路旁是造型有些特別的木板房,老舊得滿面風霜,不論家裡有沒有人,堂屋的門一般都是開著的。從街上望進昏暗的老屋,規格大體一致。正門壁上有天地君親師位,下一香案,插一束舊的絹花。堂屋間有四方木桌,配有高靠背木椅,四方茶几,均是褪了油漆,只剩清晰木紋的古董。有些窄巷和正街相連,石板巖的院牆上爬著綠油油的植物。小巷人家都生活在木屋和石板圍起的空間中,閒適而恬淡。

中國最具魅力小鎮之一“青巖古鎮”

鎮上有座古寺,名迎祥古寺,始建於明代天啟年間(1621——1627),由開山鼻祖智安法師主持修建。寺廟有兩進,大殿是菩薩,後殿為千手觀音,有兩具很老很舊有些殘破的銅爐。廟裡很安靜,和這個古鎮,這條老街一樣,靜得讓人心驚。從廟裡走過。可以看到寺邊山牆上,有一條石灰刷寫的標語:紅軍萬歲。這裡是紅軍經過的地方。當地的老人至今仍津津樂道,說毛澤東如何騎著大馬走進古鎮,馬蹄在青石路上濺起火花。在南街上,有一間老屋上訂了一塊白色的木牌:鄧穎超同志的母親居住於此(1939——1941)。這些革命文物和小鎮非常和諧,歷史和今天總是在一些時間和空間交錯。

中國最具魅力小鎮之一“青巖古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