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他以“抒情考古学”方式为我们找寻中国服饰的记忆|悦读 · 赠书

沈从文,他以“抒情考古学”方式为我们找寻中国服饰的记忆|悦读 · 赠书

上影思南书局快闪店今日闭幕 | 诗人郑愁予南京活动 | 北京雨果奖作家聊科幻 | 企鹅鹈鹕丛书 | 上海新海诚手稿展 | ......

沈从文,他以“抒情考古学”方式为我们找寻中国服饰的记忆|悦读 · 赠书

......“图画书界奥斯卡”

沈从文,他以“抒情考古学”方式为我们找寻中国服饰的记忆|悦读 · 赠书

我们熟悉沈从文,多是从《边城》《湘行散记》开始的。故乡的山水人物,爱恋的拳拳之心,以及面对旧时代的哀戚、怅惘……悉数在他的笔下铺陈开来。

而在成为作家沈从文之前,还有一些更后来的故事,在悄悄埋下伏笔。

沈从文,他以“抒情考古学”方式为我们找寻中国服饰的记忆|悦读 · 赠书

沈从文少年从军,几经辗转,给一个“治军有方、足智多谋“的统领官做了书记。

这位统领官身在行伍之中,但“以王守仁、曾国藩自诩”,藏有不少古玩字画、碑帖古籍,治学、治事的时间几乎相等,经常让沈从文帮他取书或抄书。

沈从文因此学会了许多知识,“那些旧书大部分也慢慢地看懂了”。

1931年,29岁的沈从文回想这段经历,在自传中写道:

“无事可做时,把那些旧画一轴一轴地取出,挂到壁间独自来鉴赏,或翻开《西清古鉴》《薛氏彝器钟鼎款识》这一类书,努力去从文字与形体上认识房中铜器的名称和价值。

再去乱翻那些书籍,一部书若不知道作者是什么时代的人时,便去翻四库提要。

沈从文,他以“抒情考古学”方式为我们找寻中国服饰的记忆|悦读 · 赠书

这就是说我从这方面对于这个民族在一段长长的年份中,用一片颜色,一把线,一块青铜或一堆泥土,以及一组文字,加上自己生命做成的种种艺术,皆得了一个初步普遍的认识。

由于这点初步知识,使一个以鉴赏人类生活与自然现象为生的乡下人,进而对于人类智慧光辉的领会,发生了极宽泛而深切的兴味。”

1949年以后,沈从文将几乎全部心力,投入到了中国历史文物的研究当中。

《沈从文的寂寞》

“沈从文后来‘改行’搞文物研究,乐此不疲,一坐下去就是十几个小时。

他看到的是人,人的聪明,人的创造,人的艺术爱美心和坚持不懈的劳动。他说起这些东西时样子真是非常天真。

他搞的文物工作,我真想给它起一个名字,叫做‘抒情考古学’。”

——汪曾祺

沈从文,他以“抒情考古学”方式为我们找寻中国服饰的记忆|悦读 · 赠书

沈从文,他以“抒情考古学”方式为我们找寻中国服饰的记忆|悦读 · 赠书

沈从文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新陈列室做解说员

(内山嘉吉摄于1959 年)

20世纪60年代初,沈从文将主要精力集中到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当中。

起初,只有沈从文一人埋头苦干,后来才有助手帮忙,其中就包括当年的志愿军战士,后来也成为中国文物研究大家的王㐨。

满城汉墓(金缕玉衣)、马山楚墓等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的研究,

特别是在纺织考古方面,显示出王㐨先生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与卓尔不凡的学问

沈从文,他以“抒情考古学”方式为我们找寻中国服饰的记忆|悦读 · 赠书

1981 年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前)

1995年日本京都书院出版的日本增补版(后)

后来,《中国服饰史》的编辑王晓梵老师在后记中说:王㐨,作为沈从文助手,也无愧拥有“中国服饰文化研究奠基人”的光荣。

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之作,“原计划编写10部,由1964年初夏开始,前后不到8个月时间,本书主图二百幅,附图约百种,及说明文字二十余万,样稿就已基本完成。”

但直到1981年,中国服饰史书的开山之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才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

1986年,距离沈从文和王㐨在历史博物馆的初次相遇,已经过去了30多年。

这一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服装学科部分的编纂启动,设置了《中国服饰史》条目。说起来是一个条目,但其构架之大、内容之多,绝非几十、数百字可以承载,“理想撰稿人当然是沈从文先生”

但早在几年前,沈先生“握笔已感吃力,渐渐半身不遂”,因此,“选材,以及表述角度、把握分寸,都只能口述”,执笔人则选定王㐨先生。

沈从文,他以“抒情考古学”方式为我们找寻中国服饰的记忆|悦读 · 赠书

沈从文先生在家中与得力助手王㐨先生促膝交谈

时值沈先生在世之最后生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先生(沈夫人张兆和)也破例让沈先生长时间地讲了意见。

许多意见,主要一个“即使从商代到近代三千年的服饰也太丰富,如何疏而不漏”,再一个,“如何来断代”及“断代怎样写”。

此后几经周折,从服饰制度和衣裳制式两方面展现中国服饰历史的《中国服饰史》词条终于以数万字写就,而这也“可能是沈从文先生最后留给我们的一点文字方面的纪念”

1988年,沈从文先生去世。

1997年,王㐨先生去世。

2004年 《中国服饰史》曾以单行本面世

如今已难寻得

2018年 沈从文先生去世三十周年

谨以重新修订的《中国服饰史》

纪念中国服饰文化研究奠基人

沈从文先生和他的助手王㐨先生

沈从文,他以“抒情考古学”方式为我们找寻中国服饰的记忆|悦读 · 赠书

国礼赠品《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浓缩本”

一部可以欣赏、检阅中国历代服饰的精要读物

沈从文,他以“抒情考古学”方式为我们找寻中国服饰的记忆|悦读 · 赠书

从原始社会讲起,

历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明清和近代

汇中国各重要历史时段的典型服饰

于数万言之中

******

文物大家沈从文、王㐨作品

配合约300幅精美插图

沈从文,他以“抒情考古学”方式为我们找寻中国服饰的记忆|悦读 · 赠书
沈从文,他以“抒情考古学”方式为我们找寻中国服饰的记忆|悦读 · 赠书

32开精装

封面设计灵感

来自中国传统服装的交领右衽

沈从文,他以“抒情考古学”方式为我们找寻中国服饰的记忆|悦读 · 赠书

中国国家地理 图书

最新修订版本

2018年7月出版

沈从文,他以“抒情考古学”方式为我们找寻中国服饰的记忆|悦读 · 赠书沈从文,他以“抒情考古学”方式为我们找寻中国服饰的记忆|悦读 · 赠书

赠书福利时间

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识之一,我们行走世界总能看到不少其他国家的特色服饰依然在现代生活中富有活力。

传统服饰中的许多技艺面临失传的境遇,你是否了解这方面的故事?

你对当下的“汉服热”有什么理解?传统服饰在今天与日常生活有更好的结合方式吗?

欢迎大家在本文下面直接留言,我们将选择5位读者赠送本书一册。

以及,还有一个

新书分享会报名

沈从文,他以“抒情考古学”方式为我们找寻中国服饰的记忆|悦读 · 赠书

《中国服饰史》的故人故事

2018.07.21

嘉宾:王丹(作者王㐨之女)

地址:北京.侨福芳草地.中信书店

朝阳区东大桥路9号LG2-05

长按二维码即可报名

沈从文,他以“抒情考古学”方式为我们找寻中国服饰的记忆|悦读 · 赠书沈从文,他以“抒情考古学”方式为我们找寻中国服饰的记忆|悦读 · 赠书
沈从文,他以“抒情考古学”方式为我们找寻中国服饰的记忆|悦读 · 赠书沈从文,他以“抒情考古学”方式为我们找寻中国服饰的记忆|悦读 · 赠书

文学照亮生活

公号:iwenxuebao

网站:wxb.whb.cn

邮发:3-22

扫描左边可进入微店

文学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