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課題組:警惕川普政府施壓手段向貨幣、匯率和金融領域蔓延

人大課題組:警惕特朗普政府施壓手段向貨幣、匯率和金融領域蔓延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助理於春海

中宏網北京7月17日電(記者王鏡榕)“中美貿易衝突存在進一步激化的風險。在長期利益的視角下,美國需要適度控制貿易逆差規模、分散貿易逆差來源、維持良性債務國地位和實現本國要素全球收益最大化,為此需要推動國際經貿關係和經貿規則的重構。”7月17日,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助理於春海代表課題組發佈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報告時表示,我們認為,特朗普政府在未來的中美經貿博弈中有可能會採取更加極端的政策行為,包括:聯合歐盟和日本等眾多發達經濟體共同對我國施壓;施壓手段可能轉向貨幣、匯率和金融領域;對我國採取更大力度的技術封鎖政策。

上半年我國宏觀經濟呈現積極變化

國家統計局16日公佈多項宏觀經濟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418961億元,同比增長6.8%。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1896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8%。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8%,二季度增長6.7%,連續12個季度保持在6.7%-6.9%的區間。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2087億元,同比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169299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227576億元,增長7.6%。

對此,於春海代表課題分析指出,2018年上半年我國宏觀經濟運行平穩,物價水平穩定,就業形勢整體向好。宏觀經濟在諸多方面呈現積極變化。首先,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服務業對經濟增長和就業創造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強化,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佔製造業的比重進一步提升,專業和商業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在服務業中的佔比不斷提高。其次,總需求結構不斷完善。最終消費在GDP增長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總需求力量更趨合理和穩定。居民消費升級態勢得以延續,消費增長的新動力繼續增強。固定投資達到內生力量逐步增強,對政策性力量的以來有所降低。第三,對外貿易在我國經濟中的作用發生了變化。我國經濟在投入和產出兩個方向上對外部的依賴性變得更加平衡,對國外市場淨需求的依賴性降低。第四,在微觀層面,企業收入和利潤保持較高增速,生產成本逐步降低。

警惕我國宏觀經濟內外部風險疊加

“在我國宏觀經濟總體平穩增長,並呈現多方面積極變化的同時,諸多矛盾和隱憂也不斷顯現。”於春海指出,首先,居民實際收入和消費支出的增速下滑,城鎮居民的消費支出增速向下偏離收入增速的缺口擴大。其次,固定投資的增速下滑明顯,市場內生力量還難以完全彌補政策性因素退出後的缺口。第三,工業企業績效改善幅度放緩,工業企業虧損面擴大,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融資成本上升過快。第四,旅行和運輸等服務貿易逆差的迅速擴大,意味著消費升級過程中不斷增長的新興消費力量未能有效地拉動國內供給擴張。

“這些矛盾和隱憂應該說是我國經濟調整和變革時期的正常表現,也是我國宏觀經濟調整、增長模式轉化、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對象和目標所在。在這樣的背景下,更需要關注的是外部風險及其可能與內部風險的疊加。”於春海表示,首先是主要發達經濟體增速下降和宏觀經濟政策空間縮小。其次,新興經濟體的金融風險加大。第三,中美貿易衝突存在進一步激化的風險。

報告指出,雖然我國整體貿易失衡已經顯著降低,但是考慮到我國經濟運行在投入和我產出兩個方向上的對外依賴性,以及國內不同產業的投入-產出聯繫,出口下降及其引發的進口下降,對國內經濟活動的負面影響並不是相互抵消的,而是相互疊加的。

報告認為,在金融層面,雖然我國擁有大規模的對外淨資產,但是淨投資收益卻是負的。我國擁有淨債權國之名,卻未獲得淨債權國的收益。金融穩定性缺乏必要的收益支撐。大量跨境資本流動出現在誤差遺漏項下,在國際金融市場出現異常變化時,或者國內金融壓力加大時,監管部門很難有效地阻隔金融動盪和風險的跨境傳導。

深化開放戰略,與推動國內市場擴大與升級並舉

綜上分析,於春海代表課題課題組建議。1、通過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民間投資增長與家庭消費需求增長的良性互動。2,抓住世界經濟增長態勢尚未逆轉的窗口期,利用多邊利益關係分化帶來的利益結盟機會,深化與日本、東盟、歐盟以及俄羅斯等的經貿合作。3,加快推進和落實既定的深化開放戰略,推動國內市場的擴大和升級,提高國外企業對我國市場的依賴性,以應對外部貿易保護主義壓力和抵制歐美等經濟體之間可能的結盟。4,針對特朗普政府的極限施壓,必須兼顧國際市場的供給狀況以及國內生產和消費投入需求狀況,為調整反制措施留下適當的餘地,以降低反制措施可能對國內生產和生活的負面影響,提高反制措施的可信度。5,採取更加靈活的匯率形成計值和偏緊的跨境資本流動管理,防範國外金融風險的傳導及內外金融風險的疊加。還需要解決大量跨境資本流動處於監管視野之外的問題,提高跨境資本流動的監控效率。6,在提高外資准入和投資便利化的同時,要兼顧國際發展態勢和國內自貿區的試點經驗,完善國內規則和法律,提高法律審查的效率。同時,及時梳理和評估我國貿易與投資壁壘的動態變化,構建量化指標和測度。

本次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經濟學院、中國誠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平,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餘淼傑、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楊瑞龍等專家學者出席了研討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