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衰弱的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無論叫什麼都重


是俄羅斯延續了幾百年的國力增長模式失效了。

從沙皇俄國到蘇聯,雖然社會制度不同,但其發展路徑基本一致。一是靠擴張領土。通過向四面八方征戰,沙皇俄國從一個小小的莫斯科大公國成長為橫跨歐亞兩大洲的大帝國。在蘇聯時代,雖然一開始喪失了部分沙皇時代的領土,但在二戰期間基本奪回,而且還把部分中東歐國家變成自己的衛星國,使俄國人的觸角在歷史上首次進入中歐。控制的領土多了,人口和資源也就多了,國家的實力自然因此而得到提升。尤其是前工業化和工業化時代,國家的發展都是靠各種有形物質比如土地,原材料,勞動力的不斷增加。

二是靠粗放式投入。在沙皇時代,俄國就是歐洲一個野蠻落後的國家,當別的國家農民早就成為自由人時,俄國還實行農奴制。在蘇聯時期,儘管軍事技術上取得了突出成就,但總體上仍然落後於西方。所以,俄國從來就不是靠技術領先、工藝先進取勝,而是靠粗放低效的大投入。比如沙皇的陸軍規模歐洲第一,通過人數的壓倒性優勢彌補訓練裝備的劣勢。蘇聯時代為了在軍事技術上與美國齊平,將Gdp的20%左右,國家預算的1/3投入軍費開支,幾乎一半的企業都與軍工有關聯,一流的科學家工程師都在為軍工服務。這樣的狀況導致了一種十分尷尬的局面:核武器能與美國比肩,但老百姓生活切實需要的東西生產不出來。所以,不要以為原子彈能成功芯片就能成功,不成功就是因為重視不夠。其實那根本就是兩回事。

這樣的發展模式不要說在21世紀不管用了,就是在上世紀70年代之後也開始顯露出頹勢。這個時代還能搞領土擴張嗎?當然不行。克里米亞的成功是因為當地老百姓是俄羅斯族,你統治一下烏克蘭試試?不說違法國際法,在民族主義時代,統治異族的成本高到無法想象!在信息化時代,大投入,粗放式,再也換不來經濟的增長了,石油武器已經過時,掌握了芯片才是卡住了世界的脖子。這恰恰是俄國人不擅長的。


進擊的女武神


俄羅斯的衰敗,起源於前蘇聯後期戈爾巴喬夫所領導的改革運動的徹底失敗,併為此後俄羅斯遭到寡頭們的瘋狂洗劫、陷入寡頭政治的深淵埋下了禍根。

在1985年,蘇聯迎來了決定命運的領導人戈爾巴喬夫,這位在西方世界至今頗受讚譽的前蘇聯總統,所做出的最大功績就是結束了冷戰。同樣在1985年走上新工作崗位的還有葉利欽,他成為當時蘇共莫斯科市市委第一書記,他在以後的歲月裡“幫助”戈爾巴喬夫完成了結束冷戰、解體蘇聯的壯舉。

蘇聯解體後,在葉利欽領導下的俄羅斯,是這個民族300年來最暗淡的一段歷史時期。這個人能成功利用蘇聯社會長久積聚的矛盾達成個人目的,卻沒有能力阻止這些矛盾繼續吞噬整個國家。複雜的社會矛盾和領導人動搖體制的錯誤改革,導致在俄羅斯聯邦短短二十多年的歷史上,寡頭干預政治、控制經濟的事情從沒有停止過。

俄羅斯寡頭們的發家史,還要追溯到蘇聯解體之前所開始的私有化運動。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國有資產的大規模私有化是不可能發生的,但是這一切在戈爾巴喬夫時代都成為了可能。在葉利欽如願成為俄羅斯聯邦總統的時候,寡頭們趁著私有化的東風,與腐敗官吏們內外勾連,成功地在蘇聯解體之際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於是,在葉利欽急劇轉向資本主義,進行國有資產大規模私有化的時候,寡頭們也迎來了瘋狂掠奪民眾、洗劫國家財富的狂歡盛宴。他們的美國友人,則送來了經濟學家、“休克療法”和“五百天計劃”。最終,蘇聯解體後短短十年,俄羅斯便成為歐洲私有化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幾乎一步進入到“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行列,但同時也步入了經濟瀕臨崩潰的待破產國家行列。“休克療法”在醫學上是用來給神經病患者治病的,並不適合神智正常的人使用,它在玻利維亞的成功沒能在俄羅斯身上重現。“五百天計劃”則是一張超級大餅,美國人口口聲聲的大批金融援助,直到俄羅斯的國家財富被寡頭們瓜分殆盡,也沒見到半點蹤影。

俄羅斯的寡頭們玩弄手中掌控的政治資源,工業、實業並不是他們關心的事情,投機倒把才是他們樂意從事的工作。他們控制經濟進而控制政治,將國家玩捏在手中,即使一不小心玩壞了也沒關係。因為國家如果完蛋了,對他們而言只不過是搬一次家而已,他們拍拍屁股坐上飛機,可以毫髮無損地降落在位於倫敦的大別墅裡。在“七寡頭”時代,有“克里姆林宮教父”之稱的俄羅斯前首富別列佐夫斯基,曾宣稱只要他願意,這個國家完全可以選舉一隻猴子做總統!

在普京上臺以後,雖然努力消除寡頭階層,但所打擊的對象只是以“七寡頭”為代表的舊寡頭。一批寡頭倒下了,但產生寡頭的土壤仍舊存在,新寡頭站在舊寡頭的屍體上繼續操控著這個國家,與他們的總統演繹著愛恨交織的新篇章。現在的俄羅斯,35%的財富操控在約110位富豪手中,這個嚴重依賴石油出口的國家,再向前一步就經濟崩潰的深淵。


讀歷見聞


從沙皇俄國開始,俄羅斯在世界上就一直都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等到紅色蘇聯之後,蘇聯的國勢更是勢不可擋,與美國一起並稱世界的兩極。但是隨著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的俄羅斯的國勢就漸漸的陷入了衰退的深淵之中。

但是今天的我們如果想去探尋俄羅斯陷入衰退深淵的原因的話,仔細分析,可能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無休無止的內部鬥爭,導致了蘇聯國內嚴重的內耗,最終導致了蘇聯最終的衰落。

在蘇聯建立以後,蘇聯的政權體制出現了一個非常奇怪的“政治傳統”,那就是繼任領導人為了鞏固自身政權的需要,開始否定前任。

比如斯大林執政時期就開始否定列寧的很多政策,等到赫魯曉夫時代,又開始出現打倒斯大林的運動。接著就是赫魯曉夫在退休後被打倒,然後就是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

無休無止的政治傾軋,不僅導致國家內部出現了嚴重的損耗,而且還使得國家的公信力遭受嚴重損壞,嚴重的動搖了國民的思想,一旦思想動搖了,這個國家就一定會出現動搖,這是不可避免的。

斯大林時期掀起的“肅反”、“鎮反”運動,大量的殺害了蘇軍中的基層軍官,使得蘇軍作戰能力大大衰退,在初期的德軍進攻中,就是因為缺乏優秀的基層軍事指揮,使得軍隊指揮混亂,軍心渙散,部隊成建制的被德軍大量消滅,損失慘重。

2、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俄羅斯軟硬兼施,逼迫其儘快衰落。

準備的講,蘇聯的解體以及俄羅斯大搞“休克療法”,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斷的事實“和平演變”的結果。

西方國家通過不斷的向蘇聯宣傳資本主義國家的富裕發達的生活方式,來迷惑蘇聯國民,使其對於自己國家的社會體制產生懷疑。這種對於國家的不信任日積月累,最終推倒了紅色蘇聯這個政權。

休克療法,俄羅斯經濟的原罪

而且等到蘇聯解體之後,西方國家又憑藉俄羅斯急於向西方靠攏的心理,蠱惑葉利欽政府在俄羅斯經濟政策上大搞“休克療法”,使得無數俄羅斯企業在一夜之間破產,俄羅斯貨比嚴重貶值,整個國家經濟徹底陷入崩潰。

而西方資本家們則通過金融手段,不斷的掠奪俄羅斯幾十年奮鬥的成果,這導致了葉利欽執政的十年期間,俄羅斯經濟元氣大傷,一蹶不振。

3、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斷的通過經濟制裁和外交制裁,盡最大可能來限制俄羅斯經濟的復甦。

當俄羅斯等到普京開始上任執政時,深刻的認識到了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經濟造成的巨大破壞,便下定決心打破這種怪圈,於是俄羅斯開始在國內清楚寡頭勢力,並且積極拓展與東方國家的外交關係,以圖走出西方國家設置的枷鎖。

但是西方國家面對希望振興自己的俄羅斯時,則是不斷的以各種理由,在經濟上打壓制裁俄羅斯經濟的發展,同時在外交上肆意指責俄羅斯,以逼迫俄羅斯對西方國家屈服。不過很明顯,在普京的堅定領導之下,西方國家的種種圖謀都正在一一破產,而俄羅斯的經濟和國際地位也正在不斷的恢復過程中。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來,一個大國的衰落,除了一些不確定的外部因素以外,最主要的可能還是國家內部的分裂和不和諧,這就導致了國家在前進的過程中出現無意義的損耗,當這種損耗達到一定的程度時,就必然會減緩或者停滯國家的發展。

而俄羅斯為什麼會在強大的蘇聯時期突然崩潰,但是在衰退的俄羅斯時代卻能夠緩慢的恢復,我想上述的原因可能就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落下m


現在的俄羅斯,越來越與世界強國的稱呼是漸行漸遠,由於美歐的連續制裁,根據目前的數據,僅因為制裁直接經濟損失就在400美元以上,而石油價格的下降導致俄羅斯經濟損失達到1000億美元,特別是貨幣盧布的匯率能夠用崩潰來形象,與美元和歐元的匯率下降40-60%。雖然俄羅斯的軍事力量在目前來說還算一個世界強國,

但沒有經濟做支撐的俄羅斯,軍事強國還能夠支撐多久,恐怕這是不需要考慮的問題。如果這種現象繼續延續下去,俄羅斯發生內亂的可能性會日益加劇,到時,俄羅斯再度出現前蘇聯瓦解的可能性就會增加,如果真按照這種方式下去,世界將有可能沒有了俄羅斯。

有人說,美俄爭鬥,中國得利,從目前來看,中國似乎確實也得了不少利益,如石油價格的下降,中國GDP至少有0.5%的增長,而

且中國因此獲得了俄羅斯的石油大訂單,並且獲得了俄羅斯的軍事技術,所以,俄羅斯的衰落對中國是有好處的,甚至有人會因此奢想未來能夠收回俄羅斯曾經侵佔的領土,達到真正的統一。

事實會果真如此嗎?丁丁在這裡恐怕要向大家潑冷水了,丁丁認為,中國不能無視俄羅斯的衰落,必須在危難之中幫俄羅斯一把,讓其維持世界大國的地位。理由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失去俄羅斯,中國會更孤單。當今的世界正處在類似於中國歷史上的春秋時期(丁丁認為還沒有到戰國時期),雖然目前世界上有國家200

個左右,但真正的大國就那麼十個左右,而這十來個大國多是以美國為中心,成為了一個超級集團,他們現在是團結一致,最終的目的是搞垮中國和俄羅斯,一旦俄羅斯真正垮掉,中國更加顯得孤單,至少在目前,中國和俄羅斯是走在一起的,無論各自有什麼目的,但共同目標是為了自己能夠獨立於世界之林,這一點是誰也不能否認的。所以,失去俄羅斯,中國就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俄羅斯,會處在以美國為首的超級集團的全面包圍之中,到時的中國會獨木難支。所以,為了中國的前途著想,中國必須保住俄羅斯大國地位。

二、三國演義失去俄羅斯,中國就是下一個目標。中國歷史上有深刻的教訓,當年的魏蜀吳三國,因為蜀和吳的聯合,最終形成了三國鼎立之局勢,而因為蜀和吳相互的猜忌和內鬥,最終都被強大的魏國所消滅。現在的世界,美國和中國、俄羅斯正是三個超級大國,按照目前的實力,美國屬於當之無愧的魏國,而中國和俄羅斯無論誰是蜀還是吳,都不可能單獨和美國對抗,只能聯合起來才有可能保持住目前的態勢。所以,現在美國的意圖是要消滅俄羅斯,中國如果任其發展,接下來中國就會有相同的命運。


三、失去俄羅斯,中國的能源會更緊張。俄羅斯是能源大國,雖然中國目前從俄羅斯進口的能源並不多,但正因為俄羅斯的存在,國操控世界能源才沒有可能,也正是因為美國和俄羅斯的對抗,才有可能讓世界能源價格下降,中國才能從中受益。可一旦俄羅斯被瓦解,由於中東的能源基本上被美國控制,那瓦解後的俄羅斯能源同樣會被美國控制,

從前蘇聯瓦解之後就能夠看到,前俄羅斯的加盟共和國都基本上倒向了美國,中國要想獲得能源將會難上加難,雖然理論上中國能夠從非洲、南美等地能夠獲得能源,但失去俄羅斯,這些地區,美國一顆炮彈就能夠控制,也正是因為現在有了俄羅斯,要控制這些地區美國還有所顧忌。失去能源供應的中國,要想發展經濟只能是一廂情願,這個時候不需要美國的武力攻擊,中國都會自動衰落下去。

四、俄羅斯瓦解,中國未必能夠收回失去的領土。許多人認為,俄羅斯瓦解,

中國就有了收回領土的可能,這其實是痴人說夢,當年,前蘇聯瓦解,中國是否就收回了在中亞失去的領土?當年中國在中亞地區的領土那是基本上包括目前從前蘇聯分離出來的幾個國家,可現實是他們都是獨立的國家,並沒有迴歸中國的可能。現在,如果俄羅斯瓦解,西伯利亞、北太平洋西部會迴歸中國嗎?這各可能性只能在夢中,到時,這些地區要麼會成為獨立的國家,要麼會混戰一團,要麼成為美國的傀儡,無論是什麼樣的形式存在,對中國的穩定都是巨
大的威脅。


五、失去俄羅斯,日本馬上就會成為中國最現實的威脅。在目前的東亞,日本對中國是虎視眈眈,雖然有美國的支持,但為何對中國不敢動手,根本原因是他的西北部還有一個俄羅斯,一旦俄羅斯瓦解,最先動手的就會是日本,因為日本與俄羅斯有現實的領土糾紛,而且日本更需要能源,所以,日本會在美國的操縱下,馬上進軍俄羅斯東部,既為了收復失地,又為了控制能源,這個時候對於中國的威脅將會更加,到那時,羽翼豐滿的日本,絕對有可能再次發動侵華戰爭,

那個時候的中國,不要說對抗美國,對抗日本都不可能,何況,南邊的越南、菲律賓甚至包括印度就會趁勢來中國撈好處,中國會陷入四面楚歌,而美國會在太平洋的對面看熱鬧,因為又失去了一個對手,世界獨大的局面會永遠長存下去。

所以,面對俄羅斯處於危難之中,中國必須要拯救俄羅斯於危難之中,至少要讓俄羅斯在形式上還是世界強國,還是超級大國。無論未來如何發展,無論俄羅斯有什麼想法,三國演義的局面只要沒有改變,無論誰更強大,

對目前的中國都會有利,才會爭取到更多的時間,才會能夠獲得更多的機會來發展經濟,才能壯大綜合國力,才有可能實現中國夢,才能可能改變成有利於中國的世界局勢。


用戶60120511249


謝邀。首先,蘇聯解體以後,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直沒有停止對俄羅斯的打壓;其次,俄羅斯經濟結構不合理,沒有走出蘇聯模式;再次,俄羅斯人口出現負增長和地理位置也制約了經濟發展;最後,俄羅斯民族性格,善於戰鬥,短於經濟。

1.美國為首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打壓。俄羅斯繼承了蘇聯60%的人口、70%軍事實力、60%的經濟實力,家底非常不錯。1991年,俄羅斯經濟總量為5595億美元。俄羅斯前領導人葉利欽採取了倒向美國的外交政策,甚至草率的引進了美國人發明的“休克療法”,結果造成俄羅斯經濟崩潰。到了1999年,俄羅斯經濟總量縮水到1957億美元,8年間縮水近三分之二。葉利欽到了執政晚期,幡然醒悟,深深為自己輕信美國的“花言巧語”後悔。因此,葉利欽在1999年選擇了普京作為接班人,甚至不惜提前辭職,任命普京為俄羅斯代總統。

2.俄羅斯經濟結構不合理,沒有走出蘇聯模式。在普京擔任俄羅斯總統的前兩個任期,也就是2000年-2008年,確實不負眾望,俄羅斯經濟大幅度增長。2000年俄羅斯GDP總量為2597億美元,2008年俄羅斯經濟總量為16594億美元,整整增長了7倍。但是這種增長不是基於俄羅斯經濟結構優化的增長,而是主要依靠國際油價的增長,作為石油出口第一大國獲得的紅利。2008年以後,受經濟危機影響,俄羅斯經濟開始停止了快速增長。到了2015年,受美國經濟制裁和國際油價下降雙重影響,俄羅斯經濟出現2.8%的負增長。普京在給俄羅斯帶來國家尊嚴的同時,也沒有能夠將俄羅斯經濟發展好。

俄羅斯至今沒有擺脫對石油的依賴

3.俄羅斯人口問題和地理位置也制約了經濟發展。俄羅斯人口超過1.43億,總數看似不少,實際上卻面臨三大問題。第一,俄羅斯人口連續多年出現負增長,以每年70萬的數量在減少,到2030年將減少至1.4億以下;第二,俄羅斯男女比例失調,在2010年的人口普查中1000:1163,缺少男性勞動力;第三,俄羅斯老齡化嚴重。這三大人口問題,嚴重影響了俄羅斯經濟發展。地理位置也極大地制約了俄羅斯的發展。蘇聯時期,有烏克蘭、白俄羅斯、波羅的海三國這些地域,都非常適合人類居住和經濟發展。蘇聯解體以後,除了歐洲部分,俄羅斯的亞洲部分是1300多萬平方公里的苦寒西伯利亞地區,除了能源開採業和林業,幾乎對經濟發展作用不大。

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

4.俄羅斯民族性格尚武不尚商。從沙皇俄羅斯時期開始,俄羅斯的發展水平就落後於其他帝國主義國家。到了蘇聯時期,斯大林依靠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以犧牲輕工業、農業的代價,發展重工業。即使在蘇聯最輝煌的時期,經濟總量也沒有超過美國的40%。蘇聯能稱為超級大國,更多是有別於美國的意識形態和強大的軍事實力。蘇聯解體以後,社會體制的變革,俄羅斯甚至沒有能力保住最具優勢的重工業,農業和輕工業更是毫無建樹。

所以,在美國的打壓下,依舊擺脫不了對石油的依賴,再加上人口問題退出,能征善戰的俄羅斯人也不得不面對越來越衰弱的事實!


美國觀察室


很多人把俄羅斯衰弱的原因歸結為蘇聯末期戈爾巴喬夫的改革運動,認為是戈氏“毀掉”了蘇聯和俄羅斯的經濟。

我不禁順著這個思路向下聯想,假如沒有戈氏的改革新政,蘇聯能一條道走到光明中嗎?

回到戈氏新政出臺之前的蘇聯。

國內,計劃經濟已經走向了盡頭,計劃經濟的專屬領地是軍事工業、重工業和能源、原材料出口,與國民衣食住行息息相關的輕工業卻百無一用,能源和原材料出口受到國際市場制約和影響嚴重,大多隻能出口到同一陣營中的兄弟國家,可憐這些兄弟國家也都被同樣難題困擾。

貧富不均現象嚴重,幹部群體的官僚化和特權化,與人民群眾的需求日益衝突。

加盟共和國離心離德,尤以波羅的海三國為甚。

俄羅斯內部的“民主反對勢力”開始發力。

國外,阿富汗戰爭深陷泥沼,花費了鉅額軍費,犧牲了幾萬官兵,還要為此揹負道義上的責任。

昔日同一陣營中的兄弟國家,從波蘭到匈牙利,也在不斷湧動著激進或漸進的改革風潮,跟著蘇聯人吃了幾十年的這碗飯內容並不豐富,這是他們的共識。

歐美的封堵從政治到經濟,甚至連莫斯科奧運會也發起了強力抵制。

國際原油價格大幅回落,重創了蘇聯出口經濟。

假如此時的戈氏是一位強硬的保守派(當然是假如,事實上如果持這種立場,戈氏根本上不了臺),不推行各種經濟制度的改革,國內在初期也許能保持穩定,這倒是可以預期的。

然而波蘭的形勢他無法把握,東歐該來的還是回來,多米諾骨牌該倒的還是會倒,兩德的統一、各國的變化,都超出了蘇聯控制範疇。

風潮返回蘇聯,“波羅的海之路”也不會不走,各加盟共和國,除了中亞地區的五個國家因為地域原因西方很難影響到,照舊分崩離析。

假如蘇聯強力阻攔,問題更嚴重,本來的歷史軌道好歹是一條不流血的軌道,將轉折為大量流血衝突道路,按照蘇聯打阿富汗的表現,以及蘇聯之前的民族衝突處理手段(通常會調動這個民族的軍事實力去鎮壓另外一個民族),已經行不通了,因為每個國家地區都想獨立。

這燎原的星火早晚會傳播到車臣、達吉斯坦、韃靼等各個俄羅斯內部的小共和國,發展到最後,何止蘇聯會倒掉,俄羅斯也保不住現有的1700萬平方公里,與其他國家的邊境歷史糾紛將會適時發酵,完全處於一種牆倒眾人推的境地。

綜上所述,果真如此的話,俄羅斯將陷入的何止衰弱,那將是一場不亞於拿破崙或希特勒發動戰爭所帶來的混亂,但情況也許更糟,當年面對的拿破崙和希特勒是一個強大的外敵,可現在最強大的外敵根本都沒有出手,已經自亂陣腳。

不否認俄羅斯人的生命力比較頑強,總會熬過這段苦難,也會有一個更加強勢的領導人帶領國家穩住陣腳,但俄羅斯人必須面對已成二流國家的現狀,而且在成為三流國家之前,也一定不會缺少所有周邊國家的敵意,因為俄羅斯窮兵贖武的歷史告訴了他們,只有三流以下的俄羅斯才是安全的俄羅斯。

回到問題本身,俄羅斯衰弱的原因?假如我們強調的是健全的經濟門類和

健康的經濟指標,從沙俄、到孟什維克、到蘇俄、再到俄羅斯聯邦,它從來就沒有強大過好不好?


歷來現實


在我個人看來:俄羅斯的衰弱在於其缺乏自主創新

蘇聯晚期隨著戈爾巴喬夫推行大規模私有化政策,於是一大批寡頭趁機和貪官汙吏勾結將前蘇聯的國有資產變成自家產業,迅速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葉利欽時代盲目上馬的休克療法幾乎使俄羅斯經濟陷於崩潰的絕境,然而寡頭們卻趁機把控了關係國家經濟命脈的金融、油氣、傳媒等行業,大肆玩起了投機倒把的遊戲。

普京上臺後打擊了試圖干預俄羅斯政治的七寡頭,但並未消除產生寡頭的土壤,於是新的寡頭實際上依然堂而皇之地活躍在俄羅斯。相比葉利欽時代的七寡頭,新的寡頭不再幹預俄羅斯政治,但他們依然牢牢掌控著俄羅斯的經濟命脈。

普京上臺後利用俄羅斯廣袤國土下埋藏的油氣資源以及繼承自蘇聯時代的強大軍工,靠出口油氣資源和武器裝備挽回了俄羅斯經濟的頹勢,同時大力弘揚俄羅斯人民的愛國主義和大國自信,尤其是在車臣問題和對西方的強硬態度使俄羅斯人重新找回了作為世界大國公民的自豪感。但這種發展模式隱藏著巨大的問題。

說到底俄羅斯經濟的好轉並沒什麼技術或制度上的創新,豐富的資源和強大的軍工都是俄羅斯歷代祖先遺留下來的,有沒有普京這些寶貴的財富原本就存在,只是葉利欽時代的俄羅斯不懂得如何利用這些寶貴的財富,才導致俄羅斯守著金飯碗要飯的局面。普京的過人之處就在於他明確知道俄羅斯的優勢何在並懂得如何利用這些優勢使俄羅斯發展壯大,但所有優勢都有耗盡的一天,缺乏自主創新的俄羅斯難免存在發展後勁不足的問題。

更糟糕的是由於俄羅斯出口創匯的重要物資——油氣資源始終牢牢掌握在寡頭手中,這意味著只要這些寡頭不干預俄羅斯政治即使是普京這樣的強人也輕易不敢動他們,否則可能就要付出俄羅斯油氣出口產業崩潰的代價,而這幾乎是俄羅斯經濟無法承受之重。既如此寡頭把控俄羅斯經濟命脈的格局就難以有本質的突破。現在的俄羅斯35%的財富操控在約110位富豪手中,這個嚴重依賴石油出口的國家再向前一步就將跌入經濟崩潰的深淵。

當然客觀說來:除了俄羅斯自身缺乏自主創新的問題之外,西方國家的制裁進一步加重了俄羅斯經濟的衰退。蘇聯時代以軍工為核心的重工業過度發展,而直接關係民生的農業和輕工業長期發展滯後的產業格局並沒得到根本性改變,事實上俄羅斯在和西方國家的競爭中完全不具有任何技術和制度上的優勢,只是單純依賴於油氣和武器出口創匯,由於西方對俄羅斯的出口施加了諸多制裁政策以及國際油價的下跌,俄羅斯經濟勢必受到進一步打擊。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俄羅斯確實很衰弱。油價一跌北極熊就會瘦一圈。除了堆成山的核導彈和冠絕全球的戰鬥精神之外,還真看不出俄羅斯比別人強在哪裡。

俄羅斯之所以難以強大,恐怕恰恰就是因為他那堆成山的導彈和冠絕全球的戰鬥精神。為什麼這樣說呢?用一個比喻來說明吧。一個手裡拿武器的莽漢和一個手裡拿教鞭的學者,誰能贏?打架前者贏,但是正能量的話後者贏。俄羅斯民族在武力方面的極致追求,恰好從反面說明了他們的軟實力是非常弱的。表現在幾個方面。

包容性幾乎木有。俄羅斯可能是當前國際環境裡最封閉的一個“大國”,他的封閉性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他自己不信任任何異族,甚至連同宗同族的烏克蘭都不信任。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關係可以用一母同胞兩兄弟來形容。結果呢?不管是在沙俄時代還是蘇聯時代,俄羅斯都沒有放棄過對烏克蘭的限制、同化、防備,然後引發烏克蘭民族主義運動,俄羅斯再武力彈壓。惡性循環。另一方面是別人都想封閉他,因為他的擴張性太強。俗話說君子坦蕩蕩。俄羅斯自己並不想做君子,所以也不認為別人是君子,所以對於外部總是感到不安全。為了解決不安全的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外部變成自己的內部。面對這樣的人,誰不想封閉他呢?



被流放西伯利亞的車臣人

毫無平等觀念。就以車臣為例子。就因為車臣信奉伊斯蘭教,和東正教不一樣,而且力量單薄,所以從沙俄時代到蘇聯時代,車臣人的歷史都是被俄羅斯壓迫的血淚史。蘇聯時期,就強制性的把幾十萬車臣人裝上鐵皮車廂,運到西伯利亞地區生活。理由是他們聯合納粹反抗蘇聯。車臣人確實曾經歡迎德軍到來,因為他們以為德軍會把他們從蘇聯的魔抓中解救出來。可想而知車臣人受了多少苦難。那次的大遷移造成了成千上萬車臣人死亡,飢餓、寒冷、疾病奪走了他們的生命。有的直接就死在了擁擠而密閉的車廂裡。這些慘痛歷史也造成了車臣恐怖分子對俄羅斯日後的恐怖襲擊報復。對待自己國民,依照的還是恃強凌弱的法則,當然就談不上公平處事平等待人,自然就不可能形成一個良好的社會制度。沒有好制度,有再多能源又有什麼用呢?



被流放西伯利亞的車臣人

毫無務實精神。蘇聯是這樣,俄羅斯也是這樣。蘇聯時代勒緊褲腰帶和西方搞軍備競賽,餓死民眾無數。可西方沒聽說因為軍備競賽而搶農民糧食的。現在還是勒緊褲腰帶死磕國防建設。放眼全球,誰敢踏進俄羅斯國土一步的?不趕緊想著發展經濟,光想著先拿下“強大”的名頭。精神糧食可以吃飽沒錯,可是過頭了就是意淫不是勵志了。

以上幾個方面,共同造成了俄羅斯文化的弱小。文化的弱小會反過來刺激他們的尚武精神。有文化的尚武者,會成為大師。沒文化的尚武者,只能成為莽漢一個。當然不是說俄羅斯教育落後。而是俄羅斯沒有形成一種能夠融入世界的價值觀。寡頭政治只是社會制度缺陷造成的後果,國際制裁也是基於俄羅斯對秩序的踐踏。衰弱的原因還得從自己內部去找,一味的推脫給外因,這是逃避責任的行為。


獨釣寒江


看到很多把俄軍事衰弱的原因歸結於蘇聯國內改革失敗。可是從赫魯曉夫上臺到戈爾巴喬夫改革再到勃列日涅夫的軍備競賽,再到最後的葉利欽完成送蘇聯進入深淵並肢解的壯舉。大家都忽略一個嚴重的事實。



一,蘇聯的經濟強盛的原因產生,因為沒有強盛談何而來的衰弱。

首先蘇聯的起點是很落後的,但是蘇聯的領導人可以準確抓住時代的契機。十月革命後,蘇聯快速趁其他國家的動亂加速共產化的速度,1917年後,蘇聯能選當時最優越的發展道路來進行工業化,並利用西方所謂管理來加強行政上的集中。



可是即便如此斯大林接手以前的蘇聯仍然十分落後。

首先當時最後的問題是蘇聯工業落後並且當時面臨希特勒法西斯勢力的猖狂進犯,內憂外患。而斯大林針對針對當時的情況選擇了最佳的策略。



他彌補了蘇聯國內的重工業空白,一越成為歐洲的工業強國,並打贏了二戰,成為國際三大巨頭。為蘇聯成為超級大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用溫斯頓.丘吉爾的話來評價說,斯大林接手的是一個用木犁耕作的俄羅斯,而留下的卻是擁有原子彈的俄國。

當然任何事情都走其弊端,片面的發展重工業而忽視輕工業,也給蘇聯的未來蒙上了濃厚的陰霾。

戈爾巴喬夫的毀滅性的改革,不過是對積重難返的蘇聯式經濟工業結構的嘗試性彌補和補救。當然歐美國家也軟硬兼施設下了不少圈套,經濟學家、“休克療法”和“五百天計劃等等。

寡頭政治崛起,私有化規模的確立,官僚腐敗,阿富汗戰爭泥潭,歐美的軟硬兼施的策略,各個加盟國家人心惶惶。



果然,之後上臺的葉利欽完美的給蘇聯這個超級大國畫上了句號。而繼承而來的俄羅斯也成為歐洲資本主義化程度最高的國家。

二,上任的普京有能力,有眼光,及時挽救了極速下滑的俄羅斯。

作風老練強硬的普京,準確的把握了俄羅斯經濟特點,針對性利用俄羅斯地大物博,開發石油資源,軍事資源,兜售軍火,技術合作,發展輕工業等。



可是俄羅斯走到今天,不是這麼容易扭轉經濟局面的,況且美國也不會坐視俄羅斯再次崛起。

資源總會耗盡,底蘊也終歸流失,加強美國經濟制裁,政治態勢又包圍打壓。



可以說俄羅斯想要再次崛起很難,維持今天的局面已經很不容易了。

楓落天下秋


楓落天下秋


俄羅斯的衰弱是當前全球化下,國際經貿規則下受害的一個典型。當前俄羅斯的衰弱境地,很難想象俄羅斯的前身蘇聯是多麼的強大,曾經的俄羅斯可以生產人類社會所有的一切產品,經濟總量在巔峰的1975年達到美國的60%,軍事實力更是一度超過美國。

自蘇聯解體後,蘇聯的主要繼承者俄羅斯投入美國的懷抱,美國人用“休克療法”,徹底摧毀了俄羅斯除軍事工業外的所有工業,大批大批的機械設備和高精尖的飛機軍艦扔在一邊生鏽,國家的資源性企業用私有化的旗號賤賣,俄羅斯經過幾年的改革,國家經濟環境反而越陷越深,1998年香港有一個專欄節目,介紹俄羅斯的農民全年只能用土豆充飢。

俄羅斯擁有讓人眼睛發紅的龐大國土和各種各樣的資源,蘇聯時期留下的無數高素質科學家和工程師,可是這20多年來俄羅斯經濟全靠石油吃飯,油價高日子就好過,油價低就艱難度日,工業能力一點也沒有恢復,這不怪俄羅斯寡頭,也不能全怪石油,而是俄羅斯處於一個由美國編織的,不利於俄羅斯的全球國際經貿體系中,在這個經貿體系裡面,基礎工業能力薄弱,輕工業全無,重工業給徹底摧毀,民用高精尖工業發展不起來的俄羅斯幾乎沒有翻盤的可能。比如俄羅斯要發展紡織業,俄羅斯生產的紡織品可能是中國、越南、孟加拉這些紡織品成本的10倍。比如俄羅斯要發展日化產業,其生產的肥皂、洗頭水等產品根本就不是美國成熟的日化品牌的對手,要知道在日化領域,中國人也不是美國日化品牌的對手。如果俄羅斯要發展汽車,電子產品等工業,將面臨更加恐怖的競爭,中國的、韓國的、日本的、美國的、歐洲的,可能俄羅斯化幾百億美金髮展這些工業,最後都是打水漂。更無奈的是俄羅斯根據貿易協議,對以上所有工業領域的產品不能採取貿易保護政策,只能眼睜睜看著俄羅斯市場全部被這些外國產品佔領,自己國家的這些企業要麼倒閉,要麼只能佔一點點的市場份額。


俄羅斯陷於全球化國際貿易陷阱不能自拔的最好例證就是伊朗,同是產油國的伊朗自1979年以來讓西方國家全面封鎖,沒想到30年後伊朗竟然自己發展出全面工業,伊朗是除中國外唯一一個幾乎能夠生產出全部民用產品的國家,在軍事裝備生產方面,伊朗也讓全球矚目,而俄羅斯無論是國土面積、石油、礦產、人口、教育底子等等都甩伊朗好幾條街,封閉的伊朗已擺脫資源出口國地位,而開放的俄羅斯徹底淪為資源出口國和其它國家產品的傾銷市場,這問題很值得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