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2018年,股市最重要的消息!

作者 | 暴哥

来源 | 暴财经(ID:icaijing123) 原创作品,转载请联系baoge-cj或评论留言

昨天,股市传来大消息!

独角兽企业上市政策出炉!

定了!2018年,股市最重要的消息!

相关意见的全文大家可以登录国务院网站进行查询。这里暴哥说几点的观察:

首先,进度超预期

说实话,证监会这么快就给出了独角兽企业上市的相关意见真的是超出暴哥的意料。(不知道超没超出各位的预计)。

为什么说超预期的进度呢?

第一,在两会的时候,证监会关于相关规则的出台曾经这么回应过:

《证券日报》记者追问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副主席姜洋:“对于百度、腾讯等‘独角兽’回归A股的问题,目前来看是不是并不容易?”

“你这个问题很尖端。”姜洋表示,“我们只负责把路修好,愿不愿意开车是市场的事。我们的任务就是修路。”

对于“修路”的时间表,他表示:“要看修什么样的路,修土路快得很,修高速公路就很慢,我们就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抓紧修路。”

这个对答其实本身说明市场一直落后于监管层的政策推进力度。因为在我们热议相关企业回归难不难,用什么形式回归的时候,决策层其实已经在着手下一个环节,即政策推进的速度,时机方面的问题,这表示此前关于上市形式等基本内容可能早就论证充分了。

第二,这周周一全球瞩目的原油期货才上线,周五紧跟着就推出独角兽企业上市相关的政策,没有喘息和间隔,连续给出市场大动作,确实也是历史上少有;

第三,中美贸易争端产生的恐慌没有完全消退,股市尤其是大盘股仍然在比较动荡的阶段,按照以往的政策演进逻辑,应该等市场相对稳定之后在推出相关的政策。(当然也不排除恰好因为美国直指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倒逼我们加速相关行业的扶持力度)

第二个暴哥在意的地方是:行业范围扩大,入围企业变少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最初传出独角兽概念的时候,是只有四个行业,即生物科技、云计算、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四个行业。

而本次意见里面是明确给出了七个行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软件和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

除此之外,意见还提出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达到规模的也可以入围。这个语调其实充满弹性,但又有很强烈的针对性意味。

在行业扩编的同时,入围企业的数量其实要比预期的少。

根据意见的要求,独角兽企业上市的规模有明确的硬性条款:

已在境外上市的大型红筹企业,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人民币;尚未在境外上市的创新企业(包括红筹企业和境内注册企业),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且估值不低于200亿元人民币,或者营业收入快速增长,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对于 已经上市的独角兽们来说,市值卡在了2000亿,刚好是网易的级别。

而携程、微博、搜狗等其他被热议可能第一批回到国内上市的独角兽来说,无疑被排除在了现有的意见之外!这一点可能超乎绝大多数人的想象。

再有,暴哥还有一点理解,就是像一些金融类的所谓独角兽企业,即使达到了非上市企业的标准,可能也不能赶在前面上市,因为可能国家更看重和实体产业、和我们战略性稀缺的产业相关的企业上市。

此外,关于独角兽企业的认定,并不是按照我们市场的揣测,而是要符合国家的要求。

为此证监会成立科技创新产业化咨询委员会(以下简称咨询委员会),充分发挥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及专家学者作用,严格甄选试点企业。

咨询委员会由相关行业权威专家、知名企业家、资深投资专家等组成,按照试点企业标准,综合考虑商业模式、发展战略、研发投入、新产品产出、创新能力、技术壁垒、团队竞争力、行业地位、社会影响、行业发展趋势、企业成长性、预估市值等因素,对申请企业是否纳入试点范围作出初步判断。证监会以此为重要依据,审核决定申请企业是否列入试点,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受理审核试点企业发行上市申请。

有国家认定标准在,其实是可有有优先级,和上市公司速度上的把控。

第三,估值受到控制,防止过度炒作

在独角兽上市政策推出的同时,关于非上市公司估值方面的配套认定,决策层也给出了指引,以控制估值注水现象,防止过度炒作,侵害投资者利益。

定了!2018年,股市最重要的消息!

主要的方法给出了三大类,即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

在这三个方面里面,可能最重要的就是市场法。

其中按照近期的融资进行估值,以及按照市盈率等市场乘数进行估值并参照可比公司进行比对验证可能是最为常用的。

不过,说实话,控制上市公司上市时候的估值,又证监会安排专家组进行认定的措施,可能无法影响到上市之后,市场对相关企业的炒作。高估值的现象也许无法根本上杜绝。

以上就是暴哥对于独角兽相关政策一些理解,接下来谈一谈,对当下股市的影响。

目前创业板的行情能够催动的这么快,当然不是暴哥吹出来的,很大程度有赖于所谓的独角兽行情。

相关政策能够这么快的超预期表现,可能有利于行情的进一步演绎;

而此前市场担忧的,独角兽企业过快集中上市,从而产生虹吸效应,分流其他股票的资金,造成其他股票的流动性短期内迅速枯竭的负面作用可能会得到一定的缓解。

因为能够上市的独角兽数量变少了,认定资质还有证监会的把控,节奏上也可以控制,再加上目前IPO监管本身也在趋严。

这也说明证监会有意识的降低独角兽上市给股市短期带来的负面作用。

所以,整体来说,对于中小创来说可能利好大于利空。

中长期来看,如果独角兽回归,能够带动更多的增量资金入市,而不是现在存量资金主导的行情,可能能够引导中国股市真正走向长牛!

而这一点可能也是我们的决策层乐见其成的真实意图之一,毕竟给社会更好的投资品,更多元优质的投资渠道,能够一定程度上起到分流楼市资金,起到控制楼市泡沫的目的。

最后暴哥想说,接下来希望上市制度改革能够持续下去,无论规模大小,最终让更多有前景的企业充分享受上市的融资便利,留住更多有潜质的企业。

也让我们投资者能够享受到独角兽企业成长过程中成长幅度最大的一块红利,而不仅仅是喝一口已经成长为巨人的成熟独角兽企业未来平稳发展带来的高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