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板塊 我敢閉著眼睛持有

產業結構變遷

科學技術的進步,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總是在潛移默化間,改變著人們的生活。過去的20年,對這個影響最大的,莫過於互聯網技術的運用了。互聯網技術,尤其是移動互聯網,使得有些傳統行業受到很大的壓力,比如報紙啊,廣播啊。現在很多人成了低頭族,每天看手機諮詢都來不及,哪還有時間去看報紙,聽廣播呢?

說到出行,現在出租車行業也受到了不少衝擊。大家是不是都習慣了用手機軟件來叫車呢?誰手上不是有幾個打車軟件呢?現在連高德地圖都開始搞打車了,你說以後出行會不會更加方便呢?技術的進步和生產技術的革新,也會對產業造成很大的影響。如電池的安全性改善和容量的擴大,使得純電動汽車成為可能,細胞免疫治療技術,基因檢測技術的發展,對醫藥行業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從股市看,過去二十幾年,產業結構的變遷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1992年到1997年,以輕工業發展為主導。建國初期我國對重工業的片面強調,使得國內輕重工業比例嚴重失衡,改革開放後,國家儲蓄與消費、生產與生活等各方面關係得到調整,輕工業發展步伐加快,家電等產業迅速崛起,其中四川長虹、青島海爾、春蘭股份、小天鵝 A 等家電企業是該階段輕工業崛起的主力軍。

第二個階段是1997年到2008年,以重化工業快速發展為主要特徵。這十年,以機械電子、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及建築業等產業為主體的重化工業加速發展。其中,中國石化、寶鋼股份、兗州煤業等重化工業巨頭的上市為整個產業的迅速成長貢獻了主要力量。

第三個階段是2009年至2017年,這是金融地產的黃金十年。這一階段,中、農、工、建四大行市值均穩定在市值前十。2008年以後,為促進經濟發展,全球處於寬貨幣、寬信用的貨幣環境,房地產進入一個持續繁榮期。製造業等重資產行業因下游需求向好景氣度持續提升,龐大的實體融資需求被撬動,推動金融產業發展。正是有了這個階段的加槓桿,才有了後來的去槓桿。

前瞻市場機會

從目前產業升級的主基調看,科技股十年內將成為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孫哥認為,接下來的五年,十年,新科技、新消費、高端製造等新興產業有望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股市將迎來一批新興企業的迅速崛起,這裡面的市場,不僅包括A股市場,還包括港股市場。

孫哥發現,在美股市值前100公司中,軟件與服務、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學、技術硬件與設備、零售業這四大象徵新經濟、新產業的行業的市值佔比排名處於前四名,相比之下A股這幾個行業市值佔比及相應名次均比較靠後,長期來看仍具備相當大發展空間。而隨著貿易摩擦的本質被看穿以後,對新興產業的投入肯定會加速,扶持的政策力度會更加強大,新經濟發展的速度還會進一步加快,有希望早日成長為支柱型產業。

这个板块 我敢闭着眼睛持有
这个板块 我敢闭着眼睛持有

為了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使資本市場真正為實體經濟服務,監管層正逐步完善發行和退市制度。首先通過發行制度創新來支持新經濟企業的融資,逐步推出 CDR制度。企業發行CDR目前的要求只包括兩個框架性的條件:一個是代表新興行業的方向,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軟件、集成電路、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八大行業。另一個是規模要求。孫哥覺得,雖然暫時受到了一些困難,但下半年CDR的細則終將落地,創新企業A股上市會漸行漸近。

精選個股,迎接未來

經歷過上半年的大幅度調整後,股市正處於底部的構築階段。上證從2016年初的2638點上漲了兩年到了今年一月份的3578點,然後開始調整,這輪最低到了2691點,雖然指數沒有新低,但是大量的個股已經新低了。這兩年半時間,漲的比較好的是消費股,包括白酒,調味品,旅遊等,還有醫藥股,包括創新藥,中醫藥等,還有一些供給側改革受益股。而以科技股為代表的成長股經歷了估值的大幅度迴歸,基本上回到了2014年上半年的水平。

这个板块 我敢闭着眼睛持有

上證指數月線圖

從流動性來看,國內的去槓桿毫無疑問是一場持久戰,中國的宏觀負債率已經不低,需要控制槓桿過快上升的風險。只有通過金融和財政政策調整,才能有效改善資源配置,提升經濟活力。美國持續加息對新興市場和歐美資本市場的中期壓制不容忽視,這些對國內市場的流動性都會形成負面影響。但從2016年算起,國內去槓桿已經歷時三年,激烈的去槓桿過程其實也已經接近尾聲,目前更多的是穩槓桿,未來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將逐漸淡化。

從歷史經驗看,政策導向轉變往往成為熊市轉牛市的觸發因素,市場最終走出底部還是需要等待流動性風險的釋放以及企業盈利轉折點的到來。現在,考慮到近期國際市場的劇烈波動和股市的持續下跌,孫哥覺得目前市場所處的位置就是底部區域,應該要精選個股了。

熟悉孫哥的朋友一定知道,孫哥對於半導體芯片行業是相當看好的,近期又有不少利好的消息傳來。ZH股份攜手晶盛機電,進軍大硅片市場。ZH股份是國內技術最為領先的單晶硅及半導體元件提供商之一,目前公司區熔硅單晶產量位居世界第三,國內第一。近年來芯片製程技術及高端電子產品不斷髮展,半導體大硅片國產需求迫切。而隨著技術突破,在靶材領域,本土企業也在迅速崛起。

目前日美跨國集團主導全球靶材製造以及上游高純金屬產業,佔據全球80%以上市場份額,但國內靶材龍頭企業目前已經逐漸突破國外的技術封鎖,擁有了自主專利的靶材產品,在多個領域已經初步具備和國際靶材巨頭同等的競爭水平。

本文源自功夫財經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