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舜帝南巡「梧州」,見證華夏文明的嶺南足跡

點擊「梧州旅遊」可快速關注

淵源

舜帝姓姚,上古五帝之一,名重華,史稱虞舜。《史記》稱:“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四海之內鹹戴帝舜之功”。舜帝以“利天下而不利一人”的精神德昭古今,直至現在仍是中華民族所崇敬的道德典範。

其實舜帝與蒼梧早有淵源,一般認為,司馬遷《史記》裡的描述,是對於舜至蒼梧的最早記載。

“舜年二十以孝聞,年三十堯舉之,年五十攝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堯崩,年六十一代堯踐帝位,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嶷,是為零陵。”

——《史記·五帝本紀》

上古舜帝南巡「梧州」,见证华夏文明的岭南足迹

在先秦時代,歷史只能靠口頭傳說和後人的書籍。所以司馬遷的《史記》中相關帝舜的記載,某種程度上也只是代表了司馬遷的個人認識。

當然,史學界對這個史實有不同的看法,一說在湖南永州市寧遠縣九嶷山,一說在梧州白雲山錦雞巖(今金雞衝)。有史學研究者甚至認為,“零陵”並非指一個地方,“零”是“無、沒有、零落”的意思;“陵”是山丘。

雖然關於舜帝的相關史考仍在持續進行中,未有確切結論,但在歷代史家的書寫中我們得知,“舜葬蒼梧之野”說明中原地區的華夏集團勢力在“五帝”時代已進入蒼梧腹地,並側面說明蒼梧古國在當時已經是一個文化程度不低、能與華夏集團對話的文化實體。在中國廣袤的疆土中,南北文化已經開始交流和融合。

上古舜帝南巡「梧州」,见证华夏文明的岭南足迹

作為蒼梧古國的核心區域, 梧州市也留下了許多帝舜的痕跡。

首先是梧州市白雲山的舜帝廟。白雲山曾名大靈山,位於梧州城東北,乃梧州的最高峰。白雲山直到現在,還是市民遊客喜愛的遊玩景點。唐大曆四年(公園769年),梧州人民為了紀念舜帝南巡蒼梧崩於此地,特意在錦雞巖(今桂東醫院內金雞衝)建起舜帝陵和舜帝廟,廟前有南燻亭。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梧州知府吳九齡曾重建舜帝廟,並每年春秋兩季率文武官員隆重致祭,足見梧州人民對舜帝的尊崇。

上古舜帝南巡「梧州」,见证华夏文明的岭南足迹

經考,梧州白雲山的舜帝廟是舜帝南巡路上最早建成的舜帝廟,今雖僅存遺址,但歷代以來有不少文人墨客到訪,並寫下流芳詩句。

如蘇軾在拜訪梧州舜帝廟時,得知其弟蘇轍在不遠的藤州(今藤縣),喜而提筆:

“九嶷聯綿屬衡湘,蒼梧獨在天一方。孤城吹角煙樹裡,落日未落江蒼茫。幽人拊枕坐嘆息,我行忽至舜所藏。江邊父老能說子,白髮紅頰如君長。”

還有一位曾官至明朝工部尚書、主持修浚靈渠的嚴震直,他在治理廣西鹽運時曾常駐梧州,曾作《蒼梧舜帝詩》:

“大舜南巡竟不還,至今遺廟落空山。南燻亭上琴中意,都在蠻煙瘴雨間。”

歷代先賢詠歎梧州的詩作中,多提及舜帝(重華)的典故,而嚴震直的詩作更肯定了當時煙瘴之地中蒼梧部落後人為歌頌舜帝明德而建築的廟、亭活動,可見梧州舜帝廟在唐宋以來,已成聞名史蹟。

舜帝廟周遭,梧州城曾有南燻樓和光華亭兩處建築與紀念舜帝大有相關。明代,梧州城池開有五門,南門稱南燻門,有南燻樓,為紀念舜帝而建。城門名字取自《南風》:“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相傳梧州的“阜民路“也取此意而得名。

上古舜帝南巡「梧州」,见证华夏文明的岭南足迹

光華亭建於白雲山南麓,因紀念舜帝(重華)而得名。其中“光華“二字,取自舜帝《卿雲歌》中日月光華、旦復旦兮之意。光華亭現位於白雲山茶花園內。

上古舜帝南巡「梧州」,见证华夏文明的岭南足迹

白雲山中還有神鹿臺景點,相傳也與紀念舜帝有關。《神鹿臺記》碑刻著悲壯的千古傳說:舜帝南巡時,有雙鹿相伴左右,至蒼梧之野,舜帝不幸病故,“萬民大慟,雙鹿尤為悲切,繞山疾駛,啾啾悲鳴,哀哀三日,聲聞九天”。後來,雙鹿跳下白雲山下的桂江,逆流而上,“途遇娥皇、女英二妃,跪報噩耗”。

上古舜帝南巡「梧州」,见证华夏文明的岭南足迹

此外,還有城中小巷摩天嶺。這條小巷現在位於大中路與東中路(馬王街)之間,相傳當時此地建有馬王廟,故稱馬王街。傳說當年舜帝到蒼梧,在此地帶會見地方酋長和百姓,人們就是從此路去拜見的。百姓朝見天子之路,後演變成摩天嶺,取“摸天“之意。

上古舜帝南巡「梧州」,见证华夏文明的岭南足迹

舜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更是嶺南地區和珠江流域的“人文始祖“。我們在當代的梧州城仍能夠通過種種史蹟,去感受華夏先祖帶來的文化碰撞,去觸碰綿延千年的文化交融痕跡,實乃幸運。舜帝 “德孝為先、澤被四方”的精神,將持續滋潤嶺南民眾,滋養嶺南熱土。

上古舜帝南巡「梧州」,见证华夏文明的岭南足迹
上古舜帝南巡「梧州」,见证华夏文明的岭南足迹

梧州旅遊

梧州是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 ,享有“綠城水都” 、"百年商埠" 、“世界人工寶石之都“之美譽。是粵語的發源地之一,嶺南文化(廣府文化)發源地之一。

上古舜帝南巡「梧州」,见证华夏文明的岭南足迹

長按指紋 > 識別圖中二維碼 > 添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