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5000和月薪2万的员工,到底差在哪?一个为自己,一个为公司

月薪5000和月薪2万的员工,到底差在哪?

一般会直白地说,差在钱上;而我说,差在思维上。

查理芒格说:如果你手里拿的是锤子,眼睛里就只有钉子。

这就是看事情的眼光和考虑问题的思维太单一造成的局限性。

月薪5000和月薪2万的员工,到底差在哪?一个为自己,一个为公司

每次跟客户接触,我都会记录企业的问题,这几年,我发现有个问题发生率越来越高,"拿多少钱,干多少事"的想法越来越多了。

只要讨论起工作来,鲜少碰到检讨自己做得不足的人,大部分的人,都在倾诉自己的不满。

如果真有做的不好的地方,基本的论调都是:“拿多少钱,做多少事。”老板就给了我这么低的薪水,我就做这么多的事情,我只能给他这样子水平的结果。基本都不会检讨自己能力的不足,效率的低下,质量的不济等等,之类的话题。

月薪5000和月薪2万的员工,到底差在哪?一个为自己,一个为公司

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

为了找出合理的解释,我看了很多书籍,发现《绩效核能》是一本很好的书,是由中国绩效研究院的院长李太林老师撰写的。

书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没有利益的趋同,就没有思维的统一。

现在的90后与我们这些70后不同。

90普遍刚步入社会,家庭环境普遍比以前好,他们工作再也不单纯为了金钱,看重更多的是发展,越来越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所以以往的薪酬模式对他们来说并不适用

这个和70后不一样,70后绝大部分都买房了,要还房贷,要养孩子,压力比较大,对工作异常珍惜,对公司的前景和自己的生活绑定得较多,在工作上较兢兢业业。

月薪5000和月薪2万的员工,到底差在哪?一个为自己,一个为公司

千万不要有"拿多少钱,干多少事"的想法

之前

老吴是公司的人事主管,主要负责员工的离职谈话。

有一回,老吴公司研发部的一个职员小陈要离职,按照公司的流程,老吴找他聊了聊。

当问到为什么辞职时,小陈长叹了一口气:"怀才不遇!"

小陈是国外知名大学海归,当初老总也是看中了他的学历,当即决定要了他。

遗憾的是,他进公司两年了,表现平平,一直没有什么出色的成绩。

对于公司新提拔的研发部副经理,大专学历,能力一般,小陈很不服气。

月薪5000和月薪2万的员工,到底差在哪?一个为自己,一个为公司

老吴告诉他,那位副经理虽然学历不高,但他面对竞争对手推出新品,提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解除了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危机,立下了汗马功劳,得到提拔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小陈说,他的点子自己其实早就想到了,如果自己加入团队,研发小组或许能够早成功一个月,甚至取得先机。

"没有实现的东西,现在说什么都是在讲故事。"老吴微笑着说。

你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把自己的本事拿出来让老板看到,老板看到的只是你一天天的碌碌无为。如果你没有辞职,公司也准备把你解雇掉!"

小陈很惊讶,也有些后悔。

月薪5000和月薪2万的员工,到底差在哪?一个为自己,一个为公司

在他的概念里,公司的发展是上层操心的事,毕竟他们的薪水比自己高得多,自己拿多少薪水操多大的心就好。

这样的思维,其实是很多才华横溢却自觉"怀才不遇"的职场新人都有的。

也就是吃大锅饭的思想,不冲锋陷阵,不毛遂自荐,奉行"拿多少钱干多大事"的狭隘岗位观,不把才华贡献出来,怕吃亏,怕干了白干,不给加工资。

于是沾沾自喜地做个旁观者,结果丧失了让领导认识自己价值的好机会。

如何让员工想尽办法施展才华?

让员工和企业坐在同一条船上。

KSF宽带薪酬模式,从薪酬模式的转变,实现员工工资越高,企业效益越好!

它一般会给管理者开拓6-8个绩效激励渠道,并在每一个渠道上找到平衡点,超出平衡点即做出奖励,未达到就少发。

KSF分配的不是企业既有的利润,而是一种超价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结果、效果与企业进行价值交易,企业赢得的是高绩效、管理者员工赢得的是高收入。

月薪5000和月薪2万的员工,到底差在哪?一个为自己,一个为公司

举个例子:

一个企业的生产经理,工资怎么发?按照传统的薪酬模式,可能就是固定6000元,他只要保证不出什么问题就行了。至于费用率,成本,员工流失率,利润率,和他没关系,他也不会在意。

月薪5000和月薪2万的员工,到底差在哪?一个为自己,一个为公司

如果采用KSF薪酬模式,他会有6-8个加工资的渠道:

  • 毛利润每增加10000元,奖励31元,每减少10000元,少发25元;
  • 总产值每多3000元,奖励5.3元,每少3000,少发4元;
  • 报废率,每降0.05%,奖励2.5,每上升0.05%,少发2元;
  • 及时交货率,每上升0.05%,奖励2元,每少0.05%,少发2元;
  • 员工流失率,没流失,奖励50元,每流失1人,少发250

企业的效益越高,人效越高、成本越低、生产经理工资越高。反之,如果企业效益不好,员工薪酬也会受到影响。真正让员工和企业坐在了同一条船上。

本文所讲的:激励性模式实操内容及案例,来自《绩效核能》一书,想深入学习的,建议点击以下链接购买!书内附数十个行业案例,还有专属视频搭配学习。

英特尔总裁 安迪·葛洛夫

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只把自己当成员工,应该学会努力适应,把公司当成自己开的一样。

目标管理有套路,绩效管理讲方法。

欢迎底下留言评论,说说您的看法。

点击右上角"+关注",后续有更多绩效管理知识、干货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