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门外汉”搞农场,建设合作农村年收入上千万

陵城区荣丰家庭农场位于陵城镇马厨村,占地280多亩,投资百万元。和现在从事农业人口普遍老龄化的现象不同的是,这个农场的农场主张付刚、张爱国是两个30出头的年轻人。一开始,两个人凭着一腔热情,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农场上,从场房建设、水电铺设到农业机械化,都按照标准化农场进行了设计。

30岁“门外汉”搞农场,建设合作农村年收入上千万

可是干事业不能只凭一腔热情,作为“门外汉”,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也并不是特别顺利。“以前上肥料咱都是盲目得上,看见户家上多少咱就上多少。总以为上的肥料多就打得多,病虫害防治也是看见户家什么时候打咱什么时候就一块打。”张爱国说。慢慢在摸索中寻找经验,加上农业部门对家庭农场的政策和技术辅导,农场慢慢步入了正轨。

首先做到的是测土施肥,根据土壤的情况进行施肥,已经达到了很好的效果。2016年,玉米价格下降又给农场的带来了新的挑战,200多亩地的玉米如果直接卖掉,算起来不少亏损。头脑活泛的两个人,打算在这些玉米上做点文章,扭亏为盈。

30岁“门外汉”搞农场,建设合作农村年收入上千万

两人不仅尝试调整了种植结构,提高农场抵御市场冲击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农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农业现代化实现节流。

以粮食入股,利润和风险共担。这样的联营模式让合作双方都有利润可得。而在这样的经济效益背后,张付刚和张爱国看得更长远一些:“王长来那边有个水池,肥水都排在里边,俺这边浇地就用鱼池的水。回头俺们再把新的水注入到鱼池里边。鱼也能快速生长。对咱的地来说,也是水肥一体的,能够预防地的板结。”离开土地,又返回土地,正成为一个新现象。近年来,返乡创业的人多了起来,农业也是其中热门选项。

截至目前,在陵城区工商局注册的家庭农场已经达到了87家。在扶持家庭农场发展方面,区委区政府支持适度规模经营,在种植补贴和农机购置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从去年开始,区农业部门还开展新型农民培育工程,在种植技术、经营管理、国家政策等方面,对家庭农场主进行系统培训。

30岁“门外汉”搞农场,建设合作农村年收入上千万

我区大多数农场和荣丰农场一样,处于刚刚起步和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只有不断提升农场品质量、走品牌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才能够使家庭农场成为有效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农业增收的新途径,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陵城区农广校校长邓学斌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家庭农场不要单纯以扩大土地规模作为经济增长点,要从农产品深加工、一二三产业融合上寻找突破,做细,做透,增加科技含量,打造立体式农场,实现效益叠加。”如今他们立体农村一年收益上千万元。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关注创业家公众号(ID:chuangyejia),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