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奠定秦国一统天下基础的人才,为什么都是魏国跑过去的?

历史沉淀中的新奇


看到有人回答里提到很多魏国人,不过我想说,对秦国出力者并非都是魏国人。如白起是秦人,商鞅和吴起是卫国人,后来的李斯是楚人,只有张仪、范雎、尉缭是魏国人。另外大家谈到了环境问题,这确实比较重要,战国时期,魏国、齐国、楚国、秦国都有尊贤重能的传统,为儒家四大阵地,其中,齐国、秦国和楚国里墨家也是显学。

一、前期法家对于儒学的变异

魏文侯时,魏国乃是儒家八家之一的子夏学派的大本营,段干木、李悝、颜阖、田子方、范蠡等人皆听子夏讲学于西河,除了范蠡,其他几个人在严格意义上都是子夏的学生,同时子夏也是魏文侯的老师(吴起则学于曾子)。后世传子夏得孔子教授易学,而易学本重变化,所以魏国时期文化思想和制度改革比较明显,可能就有这个原因。笔者以前在知乎时,有人称前期法家为变异儒家,也算贴合,而前人也早已论证过早期法家和儒家的传承关系,因此,这里面的源流演变,比如说吴起和商鞅立木为信,以及吴起言论中的儒家倾向,商鞅所谓的帝道、王道里的“殷商之德”,这都有明显的儒家痕迹,尉缭子则自称“世之通儒”。而商鞅在秦国的土地政策,不少地方跟《周礼》也很相似。

但总的来说,法家到了商鞅这里,在不得已使用“霸道”谋求秦国的地位时,这个“霸道”已经不是孔子所称赞的秦穆公的“霸道”了,可能因为时代较近,此霸道与孟子所谓的五霸倒是更相似些。商鞅后来说自己把秦国治理得跟鲁、卫一样,其实效仿的也是儒家,因为这俩地方是兄弟之国,同时也是儒家早期的大本营。哪怕是韩非子,在涉及到孔子的言论中,称赞孔子的地方也远多于批评,只不过到了上个世纪的“儒法斗争”时期,就只讲批评而不论称赞了。

另外,笔者看到有人把三晋的“铸刑鼎”和晋文公的“被廬之法”等同看待。其实不然,所谓的晋文公立法,是有典礼仪式的,现在出土的早期青铜器里“礼”都有典礼的意思,跟“刑”字接近。孔子所说的“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乃是早期立法的必备条件,即以礼乐为条件,在极其严肃的场合下,由唐叔、晋文公这些专门人士来立法。而到了“铸刑鼎”的时候,不但这法律条文是来自周边夷人(而非三晋大夫自创的,这跟邓析制刑书而驷歂杀之性质上完全不同),而且范宣子也根本不够资格去制定法律条文,即便如此,他还是用蛮族的法律推翻了唐叔和晋文公的法律,结果是什么呢?几家大夫争权而三易中军帅!这已经极为混乱了,哪里有一丝法的痕迹?所以孔子说晋将亡乎,后来果然三家分晋,晋卒而生韩赵魏。

二、秦国的招贤政策

秦国很早时就有了儒学,和楚国人一样,都是去到鲁国求学。后来荀子去到秦国,给秦昭王献上了孔子之语、六国事和七十二子等文献百多篇,这批文献没被李斯烧掉,而是保存在了秦国的秘府里,后来萧何给刘邦保存的秦典籍里就有这批内容。孔子以前,庶人执政难于登天,秦国任用奴隶之人百里奚就是凤毛麟角,所以孔子说秦穆公称霸没什么,而是完全能够取天下的。后来秦国起用刑徒和家臣奴婢的孩子来攻打陈胜吴广,也可以看出家臣奴婢的地位即便到了秦朝也是非常之低的。

早先的时候,“仁”主要是“亲亲”的意思,到了孔子,他本人是庶人出身,最后凭借傲人的政绩做到了公检法三部门最高领导。所以,仁这个概念多了“举贤才”而不再只是孔子之前的“亲亲”,所以他讲“先进”“后进”的野人和君子,在提拔任命里,他会使用那些学习过的野人,而非没学习过的君子。在孔子以前,君子和野人(或小人)多指贵族和庶民的对立,贵族可以学习,庶民则很难有机会接受教育,他第一个创立了私学,这就让野人也有机会来进行学习从政,这个贡献是很大的,因为首先打破了世家公卿的政治垄断。

商鞅到了秦国,凭借霸道站稳脚跟后,就发布了法律,将一切游学之士扼杀在农业生产里面。其实商鞅逃到秦国之初,既是魏国的囚犯,也是一个游士,但他就是怕别人走这条路抢了他的位置。张仪之所以能去秦国,主要原因就是商鞅被杀,秦国废除了商鞅的这些法令,再次开启招贤模式。用贤才,是诸子百家当时的一致观点,当然,《老子》和商鞅除外。即便是后来的李斯,也跟秦国的逐客令作了一番斗争,再续其招贤纳士之模式。

至于有答主说孟子和张仪这些人的关系,那是基于电视剧而言的,现实中他们根本就没见过面,也没有什么得罪了孟子这样的扯淡话。而孟子在齐国给齐王出的策略本就很OK,《战国策》也有记载,是齐宣王自己不听而导致了杯具结果,这让他愧对孟子而不敢见面。就孟子所谈而言,还是很实际的,十税取一能维持国家用度,太过仁慈而税收再少些,国家财政就面临危机,说明他专门研究过当时的税收和财政支出比。而根据李悝的记载,即便是十税取一,凭着当时落后的生产力,一个五口之家也不过是勉强度日而已,这就能解释孟子为何要给齐宣王讲他理想中的仁政了,因为只有这样做,你齐国人才能在勉强度日的基础上达到老人有肉吃,家人有好衣服穿,残疾孤寡都有所养的结果,而不是路有饿殍哀鸿遍野。有趣的是,秦国坐拥关中平原和天府之国,粮食产量却跟东方诸国差不多,其实原因就在于它跟《周礼》记载的土地政策相似。


肥嘟嘟的小不理


这个问题很有趣。

李斯在著名的《谏逐客书》中提到三个秦国崛起的关键人物,分别是:商鞅,张仪,范雎。有趣的是,这三人,都是从魏国跑到秦国的,反过来又把魏国整得半死。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在魏国时就是一条虫,到了秦国都成了一条龙。

商鞅是法家,张仪与范雎算纵横家,三个人还有个共同点,都是权谋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衡(即纵横)强秦者大抵三晋之人也。”这里说的三晋,包括魏、赵、韩三国,都是从晋国分化出来的,搞权谋都是第一流的,其中魏国去的人最多,成为秦国的人才培养基地。我觉得,秦国应该交给魏国一笔人才培养费与转让费。

魏国输出的人才,以法家、纵横家为主。为什么魏国

能冒出这么多顶尖的人才,这些人才为什么在魏国又混不下去呢?我觉得有必要来分析一下。

1、魏国的前身晋国,有深厚的权谋文化,是诞生法家与纵横家的摇篮

晋国是春秋时期法制比较完备的国家,法学思想发达,先后制订有《被庐之法》《赵宣子之法》《范武子之法》《范宣子刑书》等。公元前513年,赵鞅铸刑鼎,成为中国法制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晋国铸刑鼎与郑国子产铸刑鼎一样,是我国最早公开的成文法。由于晋国超级大国的地位,其影响之深远,要甚于郑国。

晋国以及后来分化出来的魏/赵/韩三国,其涌现出来的法家代表人物,在众诸侯国中是首屈一指,李悝、商鞅、吴起、申不害、韩非等,其法家思想之渊源,全出自三晋。

晋国的另一个传统,就是权谋文化,后来衍生出纵横学。

大家读历史,一定会有这么个印象,觉得秦国是个很狡诈,很会很权谋的国家。比如明明说要割六百里之地给楚国,到头来忽悠说是六里;比如说请楚怀王去谈判,一去就把人扣为人质,最后客死秦国。所以后来东方诸侯都把秦国的承诺当作放屁,谁也不当一回事。

其实,这是商鞅、张仪去了后,秦国才得这样。在整个春秋时代,秦国是最耿直仗义的国家之一,而晋国则是最善于搞权谋的。比如说吧,晋国闹饥荒,秦国给它援助大米;等到秦国闹饥荒,晋国却袖手旁观。我读春秋左传时,就发现晋国真是很狡诈,很会耍阴招,它有这个文化传统。

晋国的权谋文化,与其独特的政治制度有关。晋国的权力长期掌握在几大卿家手中,后来形成“六卿”制,六大家族轮番执政,内斗不休,相互倾轧。六卿变四卿,四卿变三卿,最后三家瓜分晋国。晋国国内残酷的政治斗争,造就其权谋文化极其发达,后来逐渐衍生出“纵横”术。

三晋的文化与东方的齐鲁宋楚文化都不同,没有半点浪漫主义色彩,完全奉行实用主义。你看东方诸侯出了孔子孟子墨子这样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大师,出了老子庄子这样沉思宇宙人生的智者,出了屈原这样浪漫主义的诗人。而三晋没有,都是出新型实用型人才,不是法家就是纵横家。

2、魏文侯的人才政策,刺激魏国法家、纵横家文化的发展与完善

进入战国后,继承晋国衣钵的魏国率先称霸。

历史学家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中有这么一段评价魏文侯魏斯的话:“

魏文侯以大夫僭国,礼贤下士,以收人望,邀誉于诸侯,游士依以发迹,实开战国养士之风。”战国时代的“养士”风气,并不是后来战国四公子才有,而是从魏文侯开始的。

魏文侯的人才政策是开放的,他四处收拢名士以为己用。譬如说,他拜孔子弟子、大儒子夏为师,与著名学者田子方、段干木亦师亦友,每次经过段干木的住处时,总是毕恭毕敬。这种礼贤下士的态度无疑使他很快声名远扬,天下英雄才士纷纷从各地赶来,投奔魏斯。除了以上几位名士之外,魏斯麾下有许多著名人物,如吴起、李悝、西门豹、乐羊等人,一时间人才济济。

在这种背景下,魏国本土的法家、纵横家文化得到迅速发展。

著名法家代表李悝汇集各国刑典,编成《法经》一书,后来这也成为魏国的法律依据。《法经》有六篇,分别为《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律》和《具律》,这部法律文献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李悝变法对战国诸国变法提供一个可资参考的蓝本,后来吴起在楚的变法,商鞅在秦的变法均受李悝的重大影响。而吴起与商鞅,都是从魏国去了别的国家。

在法家兴盛的同时,纵横术也走向繁荣。

法家与纵横家,虽侧重点不同,都是强国之术。法家重在制度,纵横家重在外交,一个主内,一个主外,如果能结合在一起,就相当完美了。

在诸子百家中,纵横家独树一帜,是战国时代最显赫的思想流派之一,其特点全在于“实用”二字,他们不是啃书本,更不是读死书,而是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诸侯之间游走,以种种外交手段在国际舞台上兴风作浪,纵横捭阖。

魏国出的纵横家最多,但是为什么像张仪、范雎这些纵横家在魏国混不下去,到秦国却如鱼得水呢?

3、从人才流入到人才流失

我细细分析魏国史,大致作了以下划分:

魏文侯时代,人才单边流入魏武侯时代,以流入为主,开始出现流失

,比如吴起去了楚国。魏惠王时代,人才流入与流失相当,表现为来了又走了;比如商鞅从卫国来了,去了秦国;孙膑来了,又回了齐国;孟子来了,张仪走了,等等。在魏惠王之后,人才就加剧流失了

为什么会出现人才流失的情况呢?有几个原因:

其一,魏国人才太多,竞争激烈。

魏国是生产法家、纵横家的大本营,要在这里混得下去,竞争很激烈啊。你懂的那些道理,别人也懂啊,怎么显得你比别人强呢?要有表现的机会,真的很少。比如纵横家大师公孙衍,在魏国时没什么名气,后来跑到秦国,没几年就当上最高的大良造。再比如张仪,在鬼谷子门下毕业,有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居然在魏国找不到工作,只好去楚国打工。所以,在魏国要出人头地,太难了。

其二,魏国体制僵化了,讲排资论辈,不看你真才实学。

商鞅由卫入魏,投奔魏国宰相公叔痤。公叔痤欣赏他的才识,临死前向魏惠王推荐商鞅,希望能把国家大事交给商鞅治理。魏惠王怎么想的呢?他认为公叔痤病得脑残了,竟要他把国家交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对于宰相推荐的人,魏惠王不仅不重视,在公叔痤死后,也没有给商鞅安排工作。商鞅一下子成了失业青年,正好秦国发了招工广告,他就前去应聘了。

再比如范雎。同样是纵横家,范雎比张仪好点,在魏国找了份工作,在中大夫须贾门下当了门客,但这份工作差点要他的命。出使齐国时,由于表现出色,齐襄王很欣赏他,送给他一个大礼包。不想回国后,因为这个大礼包,范雎遭到审查,被怀疑有卖国行径,差点被活活揍死。大家看看,表现得太好,反而遭到嫉妒/怀疑/猜忌,魏国已经不是魏文侯时的魏国了。在这种氛围下,大规模的人才流失就是必然了。

秦国则相反,在秦孝公之后,秦之人才政策最开明,不看资历,不看背景,只看你的真才实学。只要有真才实学,可以一下子从布衣提拔到相国。秦国的目的很简单,也很明确,就是“富国强兵”,需要的不是充满理想色彩的儒墨,也不是玄奥的道家/阴阳家,而是最有实用主义色彩的法家与纵横家。因此,秦国崛起之关键人才多来自魏国,并非意外



回望五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守护大中华纵横捭阖的血脉精魂。欢迎关注“君山话史”。


君山话史


魏国是战国时代第一霸,它地处中原腹地,是战国之世最先开始变法的一个国家!因此魏国兵强马壮,国富民强,文明兴盛,有条件培养人才,人才也喜欢往魏国跑。

卫鞅就是在魏国公叔丞相府中实习了六年,做了六年的中庶子后才去的秦国。魏国为什么能培养人才而不使用人才呢,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魏国是战国之世第一个变法而强的国家,它的制度先进,军事强大,是所有人才都要掌握的基本功。魏国变法后,对官制、税制、地制、人事关系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是所有国家变法的蓝本,卫鞅就是在魏国学习李悝变法的内容,与魏国的法令官制,这些是他去秦国变法的基本功。

其二、魏国的魏武卒是战国之世的第一支重装步兵,它战斗力惊人;魏国的骑兵也是战国之世的第一支铁骑,战斗力同样可以吊打其它诸侯国。卫鞅在魏国跟着公叔丞相不仅学习政务,也参与军事,他明白魏武卒的优缺点,而秦国变法后建立的新军其实就是魏武卒的加强版。

其三、魏国很有钱,对士子礼遇有佳,在魏国当一个小官,俸禄也足以锦衣玉食,因此很多士子愿意到魏国来寻找富贵,如果寻找不到富贵,再另谋它国。我们的老孟子就喜欢去魏国蹭吃蹭喝,魏惠王父子俩人都对老孟子礼遇有佳,以彰显他们敬贤的名声。

魏国不能发现并重用人才,还是跟魏惠王有很大关系。魏惠王有名师情结与贵族情结,他不喜欢出生寒门的士子,有不喜欢礼贤下士,对于没有名声的士子,他不会重用。庞涓因为是鬼谷子高足,所以得到魏惠王重用,卫鞅因为没有名师且做过丞相府中庶子,所以他不杀也不用;张仪因为在魏国王宫顶撞了老孟子,所以魏惠王不用。

最后一点就是魏国成名太早,到魏惠王后期,各个实权部门都被功臣阶级后代占满了,他们的阶级已经固化了,外人想要进入魏国的实权部门太难了。所以很多士子宁愿去秦国讨出路,也不愿在魏国混日子。再到后来,魏国衰落了,有识之士更不愿意在魏国效力了。


大秦铁鹰剑士


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提一下晋国,也就是韩赵魏的前身。晋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超级大国,她的崛起源于一次宗室分封的内乱,最后小宗战胜大宗,成功掌控了晋国,周天子也只能默认此事。晋献公时期,直接找了个借口,大肆屠戮宗室,结果造成异姓大臣的崛起,即使晋献公的儿子重耳继位也是受到异姓大臣的帮助。至于后来就是晋公与异姓大臣的斗争,无论如何晋国充满着叛逆。三家分晋后,这一传统也魏国国君继承,但鉴于晋国灭亡的教训,魏国对宗室的关系亲密了许多,韩国与赵国也存在此种现象。

尽管魏国初期大量不拘一格的引进人才,魏国也是战国最先雄起的国家,也是最早变法的国家,但魏国宗室势力还是占据国家重要职位,不管国君是否怀疑他们,客观上阻塞了异姓人才的进入,至少没有魏国初期的大国包容现象,再加上国君昏庸,人才就难留。

相反看一下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宗室被限制,平民凭借军功可以进入社会上层,由此塑造一大批军功爵的获得者,同时朝臣位置也面向有才能之士。如此一来,大量产生人才的魏国,乃至其他国家的人才,源源不断地向秦国输送。


夜读历史


战国初期,三家分晋,魏文侯迅速崛起做大,开启了魏国的霸主之路。早期的魏国,吸引了天下名士,所以成就了许多的人才。

但是到了后期,魏国腐败很严重,人才得不到重用,而秦国恰恰相反,大力引进人才。秦魏联系紧密,人才对于秦国了解也相对较多,所以士子愿意去秦国。比如商鞅、公孙衍、张仪等等。

秦国的崛起,和魏国的衰落有很大的关系,早期的时候魏国强大一定程度上对秦国起了保护作用。后期秦国想要做大的时候,魏国也充当了缓冲板的作用。

所以秦国崛起,魏国可以说是神助攻。



看点儿历史


一孔之见。天下从来不缺人才,缺开天辟地的君王!刘邦,朱元璋,洪秀全及蒋介石等等,他们革命的时候,将相谋臣基本都是家乡人,难道其他地方没有人才?显然不是!人生风云际会,很多人才只是没有机会。

再说秦国,真正奠定秦国统一天下的是秦国的历代君臣,如果没有秦国几代君王的开拓进取,商鞅张仪等人很可能就漠漠无闻了。商鞅见孝公,前两次陈述,孝公昏昏欲睡,第三次才君臣相得,相见恨晚!可见商君有才,孝公识才,识才就是高才!至于秦用外人,除了人才,怕还有深意。如外臣无根基,与内臣无利益关联,无后顾之忧。等等。春秋战国时代,人才流动都是如此。


至乐无如读书


1. 魏国改革在前,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人才流动很正常;

2. 秦国才是蛮夷之地,思想一开始也比较保守,即使商鞅过去改革,取得一定成功,最终也被车裂而死;

3. 魏国人才过去也有偶然性,秦国统一天下也不可能只靠魏国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