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爲三鎮節度使的大胖子安祿山,爲何卻懼怕一個瘦小枯乾的文官?

身為三鎮節度使的大胖子安祿山,為何卻懼怕一個瘦小枯乾的文官?

本文要說的這兩人的特殊關係,就是應了一句老話:一物降一物。

瘦小枯乾的宰相李林甫,為何能“降”住兇猛彪悍的安祿山?這就得說說,安祿山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比起好些野史裡,安祿山那兇殘嗜血的魔頭模樣,盛唐年間還在憋著壞的安祿山,卻恰如晚唐宰相李德裕的那句犀利點評:夷狄之譎詐者也。也就是十分會裝。具體到“奮鬥”道路上,最擅長裝乖認爹。早年還是個邊關小吏時,就認了名將張守珪做乾爹,後來更做了唐玄宗的乾兒子。乾爹面前更常一幅賣乖扮萌的做派,各種活潑可愛的表現,遮住內心的青面獠牙。

身為三鎮節度使的大胖子安祿山,為何卻懼怕一個瘦小枯乾的文官?

但安祿山這套一路認爹的偽裝本事,放在李林甫面前,卻是結結實實班門弄斧。

以處事風格說,李林甫和安祿山屬於類似套路,都是智商到人精級別的偽裝本事。但論起功力來,李林甫卻是實力完爆安祿山。以《舊唐書》的形容說“口蜜腹劍”,外表一派和風細雨的暖男形象,卻是甜言蜜語間,輕鬆就把死對頭往溝裡帶。甚至被他坑到吃苦受罪的苦主,比如大唐名臣嚴挺之,竟都完全看不出他這個幕後黑手,見他就像見了知心親人。這把人賣了還叫人倒貼錢的本事,著實甩出安祿山一大截。

於是,當安祿山遇上了同道高手李林甫後,果然幾個回合就嚐到了厲害:起初的安祿山,由於剛和唐玄宗確立了父子關係,正是自信心嚴重爆棚時,待人接物也是擺足了皇子風範。哪怕面對宰相李林甫,也是各種囂張裝十三。卻不料李林甫不氣不惱,交談的時候簡單三兩句,就把安祿山心裡在想什麼,輕鬆就點的分毫不差。驕橫的安祿山,瞬間就像被扒光了衣服一般,明明見面時是在冬天,卻當場嚇得滿身汗。

這般毒辣的眼光和腹黑心機,叫使慣了小聰明的安祿山,如何能不怕?

也就是從此時起,李林甫徹底成了安祿山的剋星,每次見到李林甫,都是各種畢恭畢敬。甚至李林甫話說得稍重一點,立刻就把見慣了征戰殺伐的安祿山嚇得直哆嗦。如果心機深沉的李林甫,但凡有丁點為國家大局考慮的責任心,就憑這般舉重若輕的手腕,未來親手毀了盛唐的大賊頭安祿山,管保丁點浪花都翻不起來。

身為三鎮節度使的大胖子安祿山,為何卻懼怕一個瘦小枯乾的文官?

可嘆的是,李林甫卻恰相反,他最大的造孽,並非整了多少政敵,而是身為大唐宰相,身肩國家重任,卻只是一心一意經營自家的權位利益。震懾安祿山?那只是為了多一顆手中的棋子而已。在輕鬆就把安祿山收拾服帖後,李林甫卻是緊接著臉一變,開始全力狠捧安祿山。就是在他的熱烈建議下,安祿山得以扶搖直上,沒幾年間就坐擁北方三鎮節度使。不誇張說,他未來把唐朝折騰掉半條命的兵馬本錢,就是李林甫“幫助”他攢的。

不過哪怕威風到手握重兵的地步,腰桿粗壯的安祿山,卻依然對李林甫怕的要死。就在他坐擁北方的那些年裡,每次派使者進京,第一件事就是要打聽李林甫高不高興。只要李林甫稍微陰測測的透點口風,遠在邊關的安祿山經常就立刻嚇尿。安祿山的親信部下們甚至都有了“經驗”,只要看到安祿山一幅六神無主狀的在床上打滾,那千萬別大驚小怪——李林甫又批評他了。

在李林甫那逮誰滅誰,盛唐朝廷裡幾乎橫著走的奸臣生涯裡,安祿山,就是這麼一隻李林甫精心受服,且對李林甫一直服服帖帖的大狼狗。以至於後來安祿山扯旗叛亂,戰火席捲北方大地時,也時常有人嘆息:

如果不是李林甫死掉,安祿山怎麼可能輕易造反?

不過說到安祿山造反這事,可就不止是死一個李林甫這麼簡單了:如果說安祿山怕李林甫,這還是個風格相剋的問題,那麼他怕李林甫怕到如此恐懼的地步,卻更來自一個客觀事實:哪怕坐擁北方三鎮重兵,但憋著壞的安祿山更明白,只要唐朝不犯糊塗,他造反是沒戲的。

那場安祿山席捲中原的“安史之亂”,後人說起禍根,常歸結為唐朝那給了邊關武將太多實權的節度使制度。事實上在盛唐年間,這個種下禍根的制度,也一樣有其聰明之處:各地的藩鎮互相牽制,唐朝也有快速反應的募兵機構,早就是防範邊將叛亂的層層防火牆。只要想下決心收拾一個邊將,難度並沒有這麼大。

身為三鎮節度使的大胖子安祿山,為何卻懼怕一個瘦小枯乾的文官?

而這一條,才是安祿山怕李林甫的深層原因。李林甫夠壞不假,但這是一個有能力的壞人。捧安祿山是為了收為己用,但倘若決心對付安祿山,憑著唐朝中央集權的強大實力和自己坑死人不償命的手腕,簡直是千百種方法要安祿山命。無奈人精過頭的李林甫,治得了安祿山,卻還是爭不過有貴妃背景的楊國忠。待到被楊國忠修理得悵恨而死後,北方的安祿山,卻是徹底撒了歡:比起有本事的奸臣李林甫來,楊國忠除了有皇親國戚身份,其他本事真為零。

於是,天寶十四年,安祿山放心大膽鬧起了安史之亂。果然如安祿山的判斷,比起叫自己怕了好些年的李林甫,楊國忠卻是蠢的冒煙,造反的每一步,都有楊國忠的瞎指揮配合,唐軍守洛陽,就是被楊國忠胡亂指揮守丟,接下來的潼關大戰,明明唐朝已經快速反應,大軍直撲安祿山的范陽老窩,楊國忠卻死催著戰力不足的潼關守軍出戰,在安祿山最困難時親自送上大禮包,鬧得長安悲壯淪陷。安史之亂戰禍,再也無法遏制!

身為三鎮節度使的大胖子安祿山,為何卻懼怕一個瘦小枯乾的文官?

李林甫與楊國忠的差距,就是安祿山敢於造反的強心針。但是從李林甫到楊國忠,宰相崗位上一波不如一波的大唐王朝,就憑這如此坑爹的崗位逆淘汰,想免於叛亂大禍,真心是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