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了7萬家店,火鍋業洗牌後將迎來大爆發!

關了7萬家店,火鍋業洗牌後將迎來大爆發!

文丨職業餐飲網 程三月

2017年,全國火鍋店數量由36萬家下降29萬家,整整關了7萬家門店。

火鍋業一片哀鴻遍野,不少餐飲人感嘆火鍋生意不好做了!

關了7萬家店,火鍋業洗牌後將迎來大爆發!

火鍋業2017年關了7萬家店

其實,餐飲行業大洗牌見怪不怪,不是行業風向不對,是物競天擇,弱者被淘汰了而已。

事實上,火鍋業依舊保持高歌猛進態勢,門店數量雖然減少了7萬家,但是總營收反而增長11%。

2017年的火鍋市場規模已經達到3856億,並憑藉著上癮+可複製的特性,將成為餐飲業的最佳賽道。

那什麼會這麼說呢?火鍋業機會點是什麼?未來又將是何走向呢?

火鍋業洗牌後將迎來大爆發!

如果有一個餐飲業態,拓店速度快、客單價提升幅度大、利潤又很豐厚。那麼,我們是不是有理由說,它是餐飲業最佳賽道?!

火鍋行業就是這樣一個餐飲業態。

量:標準化程度高,拓店速度快

首先,火鍋可標準化程度高,使得它拓店速度極快。

做得好的火鍋店1~3個月能達到盈虧平衡,6~13個月收回投資,一般第6個月即可籌劃新店。

這是什麼概念呢?

餐飲業著名學者劉廣偉先生曾把投資餐廳分為五個段位:

12個月以內收回投資的是“快手”;

13~24個月以內收回投資的是“常手”;

25~36個月以內收回投資的是“慢手”;

37~48個月以內收回投資的是“笨手”;

49個月以上收回投資的是“臭手”。

火鍋則屬於回本最快的“快手”,資金回收週期越短,發展自然越快。

海底撈今年準備開180~220家新店也佐證了這點。

關了7萬家店,火鍋業洗牌後將迎來大爆發!

價:火鍋桌均價提升近20%

再者,從價格的角度看,火鍋的人均消費也在不斷提升。

火鍋近五年桌均價從111元提升至132元,提價近20%,是除小吃之外價格提升最快的餐飲業態。

客單價的良性上升,不僅說明火鍋業的利潤會越來越高,也映射出它在逐步脫離低趣味的價格戰,從而進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階段,可大有作為。

關了7萬家店,火鍋業洗牌後將迎來大爆發!

利:火鍋淨利20%~30%,是餐飲利潤率最高的賽道

最後,從利潤的角度看,火鍋是餐飲業利潤率最高的賽道。

2017年,全國餐飲總收入39644億元,而火鍋業的總營業額已經達到3856億元,佔比近10%。

但2017年全國餐飲業門店數量581萬家,而火鍋只有29萬家,只佔全國5%。

簡單說就是火鍋店少,但掙錢多!

而且,火鍋業淨利潤高達20%~30%,是餐飲業利潤率最高的賽道;火鍋過去五年營業額複合增長率11.6%,也是發展最快的餐飲業態。

關了7萬家店,火鍋業洗牌後將迎來大爆發!

什麼樣的火鍋企業能勝出?

火鍋業一片形勢大好,但這也意味競爭會日趨激烈,抓不到要點一不小心就當了炮灰。

那麼,在這場火鍋大戰中,哪些餐企會勝出呢?

1、深耕重點城市直營,建立品牌

呷哺呷哺是從北京上海做起,再向其他城市擴張;海底撈也是從一二線城市向三線城市擴張。

若想在火鍋業佔一席之地的話,切莫盲目擴張,不防學學這些火鍋前輩的打法。

先在重點城市深耕,採取直營模式,利用粉絲進行口碑傳播,打造品牌,接著再逐步下沉到其他城市。

關了7萬家店,火鍋業洗牌後將迎來大爆發!

2、差異化戰略培養死忠粉

極致服務是海底撈“殺手鐧”,性價比則是呷哺呷哺的“必殺技”。

這兩個火鍋大佬抓住了餐飲五要素中的服務和價格發力,走出了自己的差異化道路。

要在這場火鍋大戰中勝出,那麼就一定要有自己的差異化戰略,樣樣都想做好,到最後卻往往一點特色都沒有。

因此,在保證口味穩定的前提下,做了差異化定位,單點打爆口味、環境、地點、服務、價格這餐飲五要素中的一點,培養出忠實粉絲的企業容易勝出。

關了7萬家店,火鍋業洗牌後將迎來大爆發!

3、把控原材料+物流倉儲能力強

火鍋行業操作簡單,因此門檻極低,再加上底料差異性較小,因此主要看食材。

只有擁有把控原材料+物流倉儲能力的企業,才更容易勝出。

因此,海底撈收購上游牛羊肉生產企業,從源頭上嚴控食材來源,又建立蜀海,提高把控供應鏈能力;呷哺呷哺也建立了三級物流系統。

火鍋業未來有哪些機會點?

火鍋業經歷了2017年的這輪大洗牌之後,將會有哪些機會點呢?

1、地域類火鍋有望崛起

海南椰子雞火鍋、潮汕牛肉火鍋等地域類火鍋近些年發展迅猛。

數據表明,去年火鍋業的門店總量下降了 7萬家,但地域類火鍋佔比不降反升,從2016年的30.4%上升到2017年的32%。

這意味著,經歷這次洗牌之後,地域類火鍋有望迎來發展高峰。

2、 海外火鍋市場成為新增長點

中國華人目前已經遍佈全世界,海外中餐規模近7000億元,但火鍋子行業增速和佔比遠小於國內,潛力無限。

不僅潛在需求旺盛,火鍋因為其配料具有很強的彈性,能夠適應當地人的口味,具有廣泛傳播的特性,這也增加了它在海外傳播的砝碼。

這兩年,海底撈也不斷髮力海外,截至2017年底,海底撈在海外一共有19家門店。

這都表明,海外火鍋會成為火鍋業新的增長點。

關了7萬家店,火鍋業洗牌後將迎來大爆發!

3、火鍋零售化

主打“懶人經濟”的外賣火鍋已經很常見了,零售化的自熱小火鍋迎來時機。

自熱小火鍋是什麼?

跟方便麵有點類似,外盒放發熱包,內盒放食材,注入冷水煮,12~15分鐘就能吃了。

目前自熱小火鍋約有50~100億市場規模,它既有可能部分替代方便麵,也有可能部分替代傳統火鍋,預估3~5年市場空間將達300億元。

這都預示著,火鍋零售化是個趨勢。

關了7萬家店,火鍋業洗牌後將迎來大爆發!

大龍燚和海底撈的自熱小火鍋

職業餐飲網小結:

火鍋業是餐飲業最佳的賽道,但也是餐飲業最擁擠的賽道。

因為實在是太難打造差異化了,但是一旦抓住了大洗牌後的機遇,打造出了差異化,火鍋也是跑得最快的賽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