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捐官大盗

「传奇」捐官大盗

清朝年间,官场腐败,官即是贼,贼亦是官。有位名叫穆甲的绿林中人,行窃本领十分高强,越墙上房如走平地。被盗之家门窗未动,而财帛却不翼而飞,让人感到惊异。

几年来穆甲频频作案,盗得金银财宝甚多,家道日渐富裕。

穆甲的日子虽然过得阔绰讲究,但他仍然不满足,总觉得自己在社会上无权无势,常常遭人白眼和讥笑。于是,心里盘算着想过一过官瘾,便花大钱买了个县令来做。从此,穆甲不再以行窃为业,虽大字不识一个,却堂而皇之地就任了县太爷之职。

上任之后,时逢天旱不雨,庄稼歉收,穆甲很有心计,乘机收买人心,他查问灾情,减免田赋,赈济饥民。接着又捐资育苗,劝农民种桑养蚕,开垦荒地。这些好事使穆甲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成了一个好官。由于其政声颇著,上至知府以至巡抚大人都很器重他。

穆甲又善于结纳,将其积蓄的贵重财物拿出部分打点上司和周围关系,更得到人们的好感。不到两年,知府大人便保举他升任了按察司之职,从县里调到了省城为官。

按察司俗称臬台,为省司法长官。穆甲到任不满一月,地方上接二连三出了几桩重大盗案,失窃银两数以万计,因此惊动了府、县各级衙门。

知府大人当即会同知县共同派遣捕快拿案犯。然而捕快们日夜出动,费尽全力,却一无所获。知府大人遭受上司申斥,追究其办事不力,因而也将捕快们申斥一顿“尔等身为捕快,无所作为,设若限期之内再不破案,定然严惩不贷!”

捕役们一个个面面相觑,惶惶不安。捕头无法,大胆禀道“大人,我等几经侦察,并曾与邻县捕役碰面商议,发觉这些重大窃案,似乎都不是本地偷儿所作。而且这些案件,其作案手段精明,看来盗贼并非等闲之辈,我等恐怕都不是他的对手!”

知府大人一听,气不打一处来,怒道“岂有此理,难道衙门养你们这帮人是吃干饭的,破不了案,小心尔等性命!”

捕役们无可奈何,气急败坏地出得衙来,唉声叹息“上司追得这么紧,若不破案,恐怕命要赔进去了!”

正当大伙一筹莫展之时,捕头忽然想起一个人来,便说道“名捕刘大力住在邻县,他与我有老交情,我们不如去求求这位破案老手,帮兄弟们一把,如何?”

众人当然同意。于是,捕快们买上一只猪肘,抬着一坛美酒,来到邻县刘大力家。捕头进门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求老哥救我等一命,我这里给你叩头了!”捕役们献上礼物,也一块儿跪地求情。

刘大力年逾花甲,早已退役在家,但身子骨还算硬朗。他见捕役们前来求助,连忙扶起众人道“各位有话请起来讲,在下受不了如此大礼!”

捕头哭丧着脸说明原委,然后哀求道“请老哥出山,相助破案,望勿推辞!”

刘大力见捕役们态度真诚,求助心切,也很感动,便勉为其难地道“在下年老退役,恐难胜任,但见各位为难,就同你们去试试看吧!”

行窃案犯手段高明,不留痕迹。虽然刘大力乔装改扮,四处寻觅,也没有得到任何蛛丝马迹。但他估计案犯正在得手之时,不会轻易收手、必会继续作案。于是,他改变方法,着短打装束,身蒙暗器,夜间出动,沿街巡视,潜伏守望,果然,一天夜里,当他躲在一个黑暗角落张望时,忽然发现一个黑影飞掠而过,甚是神速。刘大力随即轻身一跃,紧急追赶,只见黑影越过几重屋顶,逾墙进了一个大户人家,他本欲趁机追上将其擒获、但又怕惊动那贼,让贼跑掉,只好潜伏下来,以观动静。

不一会儿、便见黑影从墙内飞越而出,手里拎了一个大包,看来又行窃得手了,刘大力心里极为愤恨,岂能将其轻易放过。可一转念,我乃年高之人,如若与之硬拼,恐怕不是他的对手,看来只有智取为妙。正想之间,见黑影离自己越来越近,即刻当机立断,朝黑影放出一支袖箭,只听到这家伙“哎哟”一声,转身朝另一方面飞奔而去,刘大力估计袖箭已射中了歹徒的某个都位,要不然他不会叫唤,便穷追不舍,紧紧追赶,可当他追到臬署衙门后墙边时,这个家伙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次日,刘大力把昨晚遇到的情况同捕役们说了一遍,大家都感到这事有点蹊跷,捕头便估摸着说道“看来这个歹徒无疑躲藏在臬署之内。”

“咱们进去将他搜出来!”捕役们接着说。

“这可不行!我们未曾当场拿到真赃实据,怎敢贸然闯入搜查?臬署乃是官衙,那可吃罪不起哟!”刘大力说。

“我们只有把这事报告知县大人,看他如何拿主意好了!”捕头说罢,即带领众人前往县衙。

知县大人一听,也感到此事甚为棘手,万一在臬署内捜不出贼赃来,那是要吃不完兜着走的!正在无计可施之际,忽有衙役前来密告“今日巡抚衙门召集各署官员议事,可臬司大人却派人向巡抚大人请了病假,说他感冒风寒,卧床不起,不能到署议事。知县大人一听,不禁心中大疑,回想捕头所说窃贼曾为袖箭所伤,且又躲在臬署之内,难道臬司请假与此事有关吗?想到此,便令众人退下,自己悄悄出衙去向知府大人作了禀报。知府大人也觉此情可疑,随即又悄悄去向巡抚大人作了禀报。巡抚大人听了禀告,立即就要派兵去搜查臬署。

“且慢,大人不如依我之计行事,方保无虞!”知府急忙与巡抚大人耳语。

“好,就这么办!”巡抚大人说罢,就带着两名侍从来到臬署。可门卫却以“我家老爷有病卧床,不能见客”为由,拒之门外。

巡抚侍从大喝一声“放肆,瞎了你的狗眼,连巡抚大老爷也不认识了。今有紧要公事,必须与臬台大人相商,快让开!”

门卫不敢再阻拦,巡抚大人径直进入臬司寝室,只见他以帕蒙首,似有创伤,于是直言问道“臬台大人不是说风寒感冒吗?怎么头上有伤?”

“这……”臬司支吾着,难以自圆其说。

“我看你额上是箭伤罢!”巡抚大人明白了十之七八,继续追问。

“我……我……”臬司无言可对,只得低下头来,供认不讳。“小人本是穆甲,以官职为掩护,继续行窃作案,如今不慎败露,请大人发落!”

事已至此,巡抚大人深感羞赧。穆甲之罪,不仅在其以盗谋官,复又以官谋盗。官场出此丑闻,着实令人深思,发人深省。于是当场命令侍从将穆甲拘捕归案,然后会同各司派员会审。可巡抚又担心这种官场丑闻张扬出去,将在老百姓中造成不良影响,有损于地方官的声誉。考虑再三,只好大事化小,将穆甲作革职处分,窃案不再追问。

选自《清代述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