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胜街道基层党建讲习所请“双报到”在职党员开讲 “基层信访的分类与治理”

德胜街道基层党建讲习所请“双报到”在职党员开讲 “基层信访的分类与治理”

德胜街道基层党建讲习所请“双报到”在职党员开讲 “基层信访的分类与治理”

2018年7月3日上午,德胜街道基层党建讲习所7月份的首次党课在党建促进中心如期展开。与往期党课不同的是本次党课的授课老师是来自黄寺大街西社区的“双报到”在职党员——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冯军旗副教授。冯教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结合基层的实际情况和地区工作需求,给大家上了一堂精彩的党课“基层信访的分类与治理”。

德胜街道基层党建讲习所请“双报到”在职党员开讲 “基层信访的分类与治理”

德胜街道基层党建讲习所请“双报到”在职党员开讲 “基层信访的分类与治理”

参加今天党课的有来自机关7个党支部的部分党员和24个社区负责信访工作的社工。街道办事处信访办科长赵维明同志、司法所所长戴长隆同志、城管队教导员郝沪军同志也参加了本次党课。可以说,这既是一次党课,又是一次业务培训课,同时还是街道工委挖掘地区资源、发挥在职党员作用的一次成功范例。整堂课,冯教授理论与案例结合,图片和视频同时呈现,有理有据,亮点不断,教室里不时传出赞同声和感叹声。

德胜街道基层党建讲习所请“双报到”在职党员开讲 “基层信访的分类与治理”

德胜街道基层党建讲习所请“双报到”在职党员开讲 “基层信访的分类与治理”

冯教授以中国当前信访工作的基本形式开始了本次党课,他指出,从1992年开始到2004年,全国的信访总量连续12年呈攀升趋势,年均增幅在10%以上。近些年逐渐下降,但也基本上每年在1000万件左右。信访工作是目前中国各地都比较棘手的问题,可以说比多年前的计划生育工作难度还大,可以称之为天下第一难。这一数字和冯教授对信访工作的定位,立刻引发了大家的思考,激起了大家的听课热情。

德胜街道基层党建讲习所请“双报到”在职党员开讲 “基层信访的分类与治理”

德胜街道基层党建讲习所请“双报到”在职党员开讲 “基层信访的分类与治理”

接着,冯教授根据自己多年基层调研的实践和研究,从维权型、谋利型、谋权型和纠纷型四个方面讲述了基层信访的类别与治理,每个类别都举了一个特殊的案例,有张红莲的维权信访,有“上访专业户”羊治和的十年上访之路,还有朱喜民的谋权的例子。

德胜街道基层党建讲习所请“双报到”在职党员开讲 “基层信访的分类与治理”

“上访专业户”对大家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羊治和信访事件是冯教授亲自参与治理的一个案例,他本是一位河南农村的小学老师,因为一次去医院看病的偶发事件引起了他对当地教育局的不满,开始对教育局的上访和告状。后来又因为爱人的去世、祖坟事件赔偿等不断升级,最终以本人脑梗病瘫痪在床才结束。这一过程,前后持续10年之久,牵扯进了当地教育局、乡政府、县政府、公安局等多个部门,耗尽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一个非常值得借鉴和思考的案例。

德胜街道基层党建讲习所请“双报到”在职党员开讲 “基层信访的分类与治理”

德胜街道基层党建讲习所请“双报到”在职党员开讲 “基层信访的分类与治理”

冯教授在信访工作的讨论和前瞻中指出,基层信访是信访工作的第一道护城河。作为基层信访工作者,一定要有工作热情、信访工作经验和法律知识基础这3个基本条件,情理法科学合理结合,才能做好信访工作,守护好这条护城河,维持好基层社会的稳定,谋求和谐与发展。必要时还可以参考河北省的例子,引用中介机构妥善处理信访案件。

德胜街道基层党建讲习所请“双报到”在职党员开讲 “基层信访的分类与治理”

德胜街道基层党建讲习所请“双报到”在职党员开讲 “基层信访的分类与治理”

组织部部长李赟同志在结束的时候,对冯教授利用个人时间、发挥专业特长、服务地区党员群众的精神表示了肯定和感谢。她强调,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基层党组织一定要利用好这支队伍,发挥好他们的能力,不能仅限于号召他们参与地区大清扫,要有科学性和延续性。同时基层党组织也有服务好报到在职党员的义务,要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党员来爱护和服务。后面的讲习所还会继续沿用这一模式,邀请地区在职党员给大家讲党课,也希望所有参加学习的党员和积极分子能够珍惜学习机会,得到党性觉悟、个人素养和工作能力的提升。

( 内容转自德胜街道工委组织部微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