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好劇本要做到每行字都能「拍出來」

編劇電影

汪海林是著名編劇,他的代表作品有《愛國者》《楚漢傳奇》《鐵齒銅牙紀曉嵐》《神醫喜來樂》等。在觀察者網舉辦的觀天下講壇活動上,汪海林分享了他對編劇工作的看法。

在汪海林看來,我們的影視劇從來不缺好故事,而是難在寫出好劇本。對於編劇工作,他認為作家並不是培訓一下就可以做編劇,“這就像妄想田徑運動員培訓一下就能夠踢中超一樣,中超也許水平不高,但是你直接上去踢會出人命的。”所以說,編劇有一定的門檻。

很多人諮詢過汪海林,想改行做編劇,他的回答一般是:“你能不能自己先寫一個劇本,這個劇本的片名就吸引人,第一場戲就吸引人,使得我可以去看第二場。如果你寫得足夠有趣,讓一個專業人士能夠看完你十場戲,不管你出身是什麼,你就已經贏了,你的機會可能就開始有了。”也許寫出的劇本90%不會被拍攝,但是由此會獲得試寫微電影、網絡大電影或者網劇的機會,或者是成為一個編劇的助手。汪海林說:“在工作當中你的才華很重要,要讓人知道。但更重要的是你的工作態度,你投入的精神,你的渴望,你的韌性,總之你要體現你的職業潛能。”

汪海林認為,現在我們影視界不能寄希望於一個民間的天才拿出一個驚若天人的劇本,我們需要一個有趣的故事,然後讓專業的編劇去挖掘它。汪海林在生活中也經常碰到有人說自己的故事比電影裡的故事要好得多,但其實故事是一直不缺的,劇本的難度是要寫成戲。“一個電影需要一百場戲,每一場劇本要變成戲。我們一直說什麼是戲,什麼是劇本,劇本就是你寫的每一行字都可以拍出來。”

他舉了一個例子,比如“老張已經十年沒有跟他太太說過一句話了。”這樣一句陳述是小說,它拍不出來。但是如果你看電影《無問西東》,其中的老師和妻子冷戰多年,那位老師喝水的杯子碎了,他卻不用他太太的杯子,寧願用飯盒喝水,這就拍出了類似“老張跟他太太已經十年沒說一句話”的效果,這是通過戲來表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