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记者看横山:宽幅梯田铺平乡村振兴道路

一层层宽幅梯田将荒山变成了耕地,一条条道路再把分散的耕地连成了整体,一个个高抽站和一处处集水窖为高标准农田提供了灌溉保障,一台台大型机械和一包包有机肥为新田的保产增质提供了效益保证。这是 5月17日和5月18日笔者在跟随“横山区宽幅梯田建设媒体采访团”奔赴全区各土地整理项目区看到的震撼景象。

媒体记者看横山:宽幅梯田铺平乡村振兴道路

媒体记者看横山:宽幅梯田铺平乡村振兴道路

自5月17日横山区委宣传部、区新闻中心邀请陕西电视台、陕西农村报、榆林日报、阳光报、陕西传媒网等11家区外媒体围绕横山区宽幅梯田建设开展大型深度采访报道以来,众多外媒记者不畏风沙、不惧日晒、不辞劳苦,每到一处项目区,他们都忙着根据自已的思路找视角、访亮点、拍影像、记重点。笔者在他们的镜头里、妙笔下第一次发现原来横山的宽幅梯田可以这么美,大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慨。

媒体记者看横山:宽幅梯田铺平乡村振兴道路

媒体记者看横山:宽幅梯田铺平乡村振兴道路

在武镇元圪塔村,村支书马正旺向采访团介绍到,该村从2016年开始修建宽幅梯田,发展山地苹果种植,自今年与冯家墕村全并后,新修梯田面积1500亩,增加苹果面积500多亩,形成了集中连片上千亩的山地苹果园1处。目前,元圪塔村结合“三变”改革,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土地流转+托管”创收模式,果园建设工程由村民承包,完成后整体出租,村民可以一边坐享分红,一边可以参与林果产业实现就业创业。

媒体记者看横山:宽幅梯田铺平乡村振兴道路

媒体记者看横山:宽幅梯田铺平乡村振兴道路

来到赵石畔镇杜羊圈村的高标准宽幅梯田项目区,采访团正遇上查看工程进展情况的赵石畔镇副镇长兼杜羊圈村支部书记周玉明。据周玉明介绍,杜羊圈村历来有养羊的传统,近年来在坚持以养羊为主导产业的前提,积极争取各类土地整理项目,目前全村宽幅梯田面积达到9000亩,加上近几年建设的高抽水泵站,彻底解决了田地灌溉问题,这就促成了杜羊圈村的粮食产量成倍增加,羊子养殖数量大幅提高。拿群众的话讲,现在的杜羊圈基本实现了“沟打坝,山绿化,村美化,山地梯田化,道路水泥化,羊子养殖标准化,农业现代化。”另外根据全村宽幅梯田的修建情况,在区园艺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在苏陕扶贫项目的支持下,全村已集中栽植山地苹果300亩,并在行间科学套种了豆类、马铃薯、地膜花生等矮杆作物,真正实现了新修梯田“当年不减收、果树不误长”。

媒体记者看横山:宽幅梯田铺平乡村振兴道路

媒体记者看横山:宽幅梯田铺平乡村振兴道路

“真没想到家乡这几年的变化这么大,我会珍惜这次采访机会,一定用最佳视角和最准确的文字把最美的横山通过镜头和报道反馈给广大热爱和关心家乡发展的父老乡亲。”阳光报记者张壮壮在采访过程中感慨的说。

媒体记者看横山:宽幅梯田铺平乡村振兴道路

媒体记者看横山:宽幅梯田铺平乡村振兴道路

据悉,为从根本上解决产业发展瓶颈,提高农业防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步伐,实现农业合作化规模化经营和土地高产高效利用,推动全区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横山区以修建高标准宽幅梯田为突破口,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永恒主题,因地制宜加快构建山地苹果、名优小杂粮、特色马铃薯、设施农业、人工种草的战略布局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力争实现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媒体记者看横山:宽幅梯田铺平乡村振兴道路

媒体记者看横山:宽幅梯田铺平乡村振兴道路

通过跟随采访,透过记者们拍摄的影像资料结合他们记录的采访笔记,可以欣喜地看到横山正在通过建设宽幅梯田铺平乡村振兴道路,为全区百姓能够早日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

媒体记者看横山:宽幅梯田铺平乡村振兴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