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短尾烏賊與細菌之間和諧而微妙的合作關係

夏威夷短尾烏賊,這是一種非常可愛的海洋生物,它們長成之後也只有拇指大,生活在夏威夷群島附近的淺海水域。不過,這些小傢伙們受科學家青睞的原因並不是萌,而是它們與細菌之間和諧而微妙的合作關係。

夏威夷短尾烏賊與細菌之間和諧而微妙的合作關係

為了不被吃掉,夏威夷短尾烏賊有很多種偽裝自己的方式。白天,它把自己埋在沙子裡休息,也可以改變體色更好地融入背景,或者在遇到危險時噴射墨汁逃跑。而到了晚上,它的海水中的偽裝則要依靠一種發光細菌的協助。

這種細菌名叫熒光弧菌(Vibriofischeri),它們在烏賊的發光器官中生活。這些細菌發出的藍光與夜晚照進水中的月光看起來比較相似,通過細菌的發光,烏賊可以消除自己遮擋上方光線造成的影子,這樣從下方觀察的捕食者就會很難看清它的存在。這種偽裝方式被稱為“發光消影”(Counter-illumination)。在與細菌的合作下,烏賊的發光器不僅能發光隱藏自己,還能對發光的角度和強度進行調節。與此同時,烏賊們也為這種細菌提供了糖、氨基酸之類的營養物。

夏威夷短尾烏賊與細菌之間和諧而微妙的合作關係

發出藍光的夏威夷短尾烏賊

在實驗室環境中,這些小烏賊在缺乏共生菌的情況下也可以健康地生活,但是如果沒有這些細菌,它們的發光器官就無法發育成熟,自然也無法發光,這在自然環境中將會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在剛出生時,這些烏賊身上並不帶菌,而在孵化之後只要過上幾個小時時間,共生菌就會安營紮寨。在周圍的海水中存在著很多種微生物,但能夠進入烏賊發光器官與其共生的卻只有熒光弧菌這一種,這是因為烏賊會在發光器官中產生一系列抗菌化學物質,這會阻止很多細菌生長,但熒光弧菌卻能適應這種環境。

夏威夷短尾烏賊與細菌之間和諧而微妙的合作關係

烏賊與發光細菌們的合作關係相當有趣,而且這絕對不是細菌跑過來發個光那麼簡單。比如說,在發光細菌的刺激之下,烏賊的基因表達會發生一系列變化,只有當這些細菌存在時,發光器官才能真正發育成熟。而且,研究者還發現這些細菌影響著烏賊們的晝夜節律。

有意思的一點是,這種深厚的合作關係也出現在了這個領域的研究者身上。一直傾心於夏威夷短尾烏賊的動物學家Margaret McFall-Ngai與微生物學家Ned Ruby聯手,共同發現了很多烏賊與細菌之間的合作秘訣。而這兩個人不僅是工作中的夥伴,同時也是生活中的伴侶。

在I Contain Multitudes的視頻裡,他們還展示了一對畫有烏賊和細菌的鞋子,感覺真是非常可愛了:

夏威夷短尾烏賊與細菌之間和諧而微妙的合作關係

可以考慮做成情侶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