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行業會不會從最開始就是一場騙局

P2P行業會不會從最開始就是一場騙局

曾幾何時,P2P風光無限,一時無兩。

最早的P2P已無從可靠,成規模的可以從宜信算起。

2013年時,國內線下P2P開始快速增多;

2014年,線上P2P開始大量湧現;

2015年,P2P行業,尤其是網貸進入集中爆發期。雖偶有暴雷,但是依然勢不可擋;

2015年底,隨著e租寶被違法調查,P2P行業的巨大危機開始進入公眾視野;

2016年,P2P行業開始接受銀監會嚴格監管,暴雷平臺開始增多;

2017年,線上線下暴雷平臺層出不窮,幾十億,上百億的平臺暴雷已經習以為常。尚未暴雷的平臺為了監管要求和生存盡力完善合規並處理呆壞假賬;

進入2018年,全國性平臺中符合銀監會相關要求的寥寥無幾,繼續出現百億暴雷平臺。地方小平臺死走逃亡不斷,卻依然又有前仆後繼者。6月,銀監會宣佈合規審查延後兩年,正式表明全行業合規程度極低,有待觀察。

以上就是小編簡單梳理的P2P興衰發展史。未來如何,我們不好預料。但是就從P2P行業(尤其是線下起家的大公司)本身尚未解決的賬務問題,成本控制問題,貸款標的劣化問題,可能涉嫌的非法經營問題來看,P2P行業已經走入夕陽期。隨著大公司的相繼裁員(一般為通過嚴厲考核和降低佣金實現)和轉型(成功者寥寥無幾,絕大多數都希望從私募基金上尋求突破,但是路已被堵死),P2P的未來之路更變得撲朔迷離。

小編僅就某業內人士的話呈現給大家:“部分老公司假賬依舊沒有核銷完畢,假標拆標依然層出不窮,匆忙上線網上平臺應付監管,線下才是業務大頭,尋求海外保險私募基金等增加盈利模式但效果不佳,老員工吃老本新員工沒幹勁,招人難,流失率越來越高,怕出事怕擔責任的不斷離開,看到老闆在企業內沒有實名股份甚至職務就讓人毛骨悚然,催收形同虛設,放貸人員與貸款客戶狼狽為奸,好客戶沒有隻好包裝次級債客戶,企業運營成本高昂各地寫字樓租金和人力支出每個月上億,老闆總說自己有錢,可永遠見不到企業宣稱的資產……”

優秀的P2P有沒有?當然!有問題的P2P有多少?不少!

只希望各位投資者擦亮眼睛,在種種困局中能夠全身而退,賺個盆滿缽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