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7点,离草莓炭疽远一点是一点

炭疽是草莓育苗的毁灭性病害,一不小心就毁苗了。从种苗、浇水再到打药,样样都要小心,今天莓莓整理了六大防治关键,说的不全面的地方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发病症状

叶片:

出现黑褐色斑,与蛇眼病不同,这种病斑中央不会变为白色

做到这7点,离草莓炭疽远一点是一点

草莓蛇眼病:中央变白

一张叶片上病斑多时,叶片生长受到严重限制而僵化,质地硬而脆。

做到这7点,离草莓炭疽远一点是一点

炭疽病斑

叶柄、匍匐茎

病斑水渍状,呈纺锤形,初为红褐色,后变黑色,凹陷。病斑包围叶柄或匍匐茎一周时,水分和营养运输不上去,病斑以上部分枯死。

做到这7点,离草莓炭疽远一点是一点

根茎部:

最初症状是新生的两三片叶先表现萎蔫,傍晚可恢复。如果病情发展迅速,叶片呈青枯状萎蔫死亡。此时如果切断根茎部,横切面自外向内发生褐变

做到这7点,离草莓炭疽远一点是一点

自外向内发生褐变

如果病情发展缓慢,叶片边缘先失水、变褐,植株逐渐萎蔫,最后死亡。当彻底死亡后,根茎横切面全部为

红褐色

做到这7点,离草莓炭疽远一点是一点

炭疽病和其他病的区别:

与茎腐病、红心根腐病、草腐病的区别在于这些立枯病死亡病株根腐老烂易拔起,而炭疽病根系新鲜难拔起。

切开假茎横切面,病斑从外到内蔓延;而红中柱根腐病是从须根系侵入,慢慢向上侵入假茎中柱,从里向外扩散,和炭疽病发病方向正好相反。

做到这7点,离草莓炭疽远一点是一点

草莓根腐

与黄萎病的区别在于黄萎病新抽幼叶表现畸形,3 片小叶中有 1~2 片变狭小,呈舟形,叶色变黄,表面粗糙无光泽,然后叶缘变褐向内凋萎枯死,根系变黑褐色。

而炭疽病幼叶正常,不变黄,无畸变。

做到这7点,离草莓炭疽远一点是一点

草莓黄萎病

发病条件

1、适宜的环境条件

草莓炭疽病是典型的高温高湿性病害,盛夏期高温多雨发病重。10~35℃范围内,菌丝均可生长和产孢,适宜温度为25~30℃,但炭疽病菌孢子的生长必须有水或高湿。

降雨是草莓炭疽病发生和流行必不可少的条件,病菌可借助风传播,侵染草莓叶片和叶柄。

做到这7点,离草莓炭疽远一点是一点

2、适宜的栽培条件

草莓炭疽病发生广泛,连作田发病重,偏施氮肥、定植过密、劈叶不及时造成行间不透光,导致植株生长柔嫩等,有利于病害发生。

土壤酸化有利于病菌生长,同时土壤粘性大、不通透、积水、EC值高、酸度过大(pH 值小于6),对草莓的根系有破坏作用,不利于草莓生长,导致植株抵抗力下降,利于病害发生。

做到这7点,离草莓炭疽远一点是一点

防治七大关键点

1、种苗选择

炭疽病发生率与母株来源关系很大, 脱毒一代种苗和自留越冬种苗作为母株,对炭疽病均有较好防效,而生产苗作为母株,易发生炭疽病。

做到这7点,离草莓炭疽远一点是一点

目前生产上大量种植的抗病草莓品种有

玛利亚、图德拉、全明星、宝交早生等,新近培育的抗 病草莓品种有宁玉、晶玉、香野、申阳等。

做到这7点,离草莓炭疽远一点是一点

2、浇水要点

晚上6~8点浇水(傍晚)是比较合适的,而中午和下午进行浇水引起炭疽病爆发。

做到这7点,离草莓炭疽远一点是一点

3、合理密植

草莓育苗密度越大,越容易发炭疽。据实验说明,每亩地留苗超过5万株后炭疽病危害明显加重。

做到这7点,离草莓炭疽远一点是一点

4、田间管理

现在正值雨季,应筑高苗床,便于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采取滴灌方式进行浇水,对苗期炭疽病防效明显,而采取喷灌、 漫灌方式进行浇水炭疽病危害极其严重。

做到这7点,离草莓炭疽远一点是一点

5、打药注意事项

  • 喷药时机与炭疽病发生率关联密切,草莓育苗期,尤其是高温高湿季节,雨前+雨后进行喷药防治,对炭疽病防效十分明显。病后再进行喷药防治,效果极差,不建议采用。
  • 喷药时,地面、匍匐茎、叶面、叶片背面均应喷到,药剂应浸润主茎接触的周围土壤。
做到这7点,离草莓炭疽远一点是一点

草莓匍匐茎最易感病

  • 一般7d喷1次,封垄前15d连续喷药3次,劈叶、疏苗后立即用药。
  • 如发现病苗,应摘除病叶后立即喷药2~3遍,每次间隔3~5d。发病重的地块建议连续用药一个星期,以后隔天一次药,摘掉病叶,药要喷透。
  • 避免偏施氮肥造成植株徒长、组织幼嫩。草莓苗出现旺长或者苗过于幼嫩(叶片颜色浅)及时压苗。
  • 及时摘除老叶、病叶,摘完及时打药防病。
做到这7点,离草莓炭疽远一点是一点

6、推荐药剂

(1)目前防治草莓炭疽病的药剂有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吡唑嘧菌酯、多抗霉素、溴菌腈、氟啶胺、二氰蒽醌、 咪鲜胺、克菌丹等 。

(2)也可选用复配药剂,如咪鲜胺加嘧菌酯、吡唑嘧菌酯加苯醚甲环唑等。预防用药可选用已配制好的复配制剂,治疗用药最好选用单剂自行配制。

(吡唑醚菌酯和嘧菌酯已经在一些地区产生抗性了,建议减少用药次数。)

做到这7点,离草莓炭疽远一点是一点

(3)混配原则:一般是治疗+保护性,另加中生菌素或乙蒜素、井冈霉素一起使用,三联齐下效果好。

(4)杨敬辉(2015)研究了12种杀菌剂对炭疽菌的抑制活性,结果称,12 种杀菌剂的毒力大小顺序为咪鲜胺 >氟硅唑 > 丙环唑 > 氟环唑 > 苯醚甲环唑 > 戊唑醇 >烯唑醇 > 吡唑醚菌酯 > 己唑醇 > 腈菌唑 > 多菌灵 >啶酰菌胺。

做到这7点,离草莓炭疽远一点是一点

7、另外补充:

硅肥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植物抗病性,对防病有一定帮助。打药加有机硅,有利于药剂附着更加均匀。

钙肥一定程度上增强茎秆的硬度,也对防炭疽起到帮助作用。


参考资料:草莓炭疽病:不防不行! 郑果丰

草莓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 辽宁科研所

草莓育苗炭疽病防治关键因子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