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所能及,有尽,心所能及,无止,界以眼观,乱如麻,若以心感,静如水”是什么意思?

千笙结21


这段话,初看属于哲学范畴,再看属于佛学范畴,最后看:它却属于心学范畴。

它与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时,所悟的结果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王阳明只用六个个字就完整表达了这段话:人是天地的心!

那么,何谓“人是天地的心”,说白了就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这八个字,就从根本上,道破了天机:人可以突破一切外在束缚,到达你想要的任何!

正是这次悟道,让王阳明在被贬后,迅速由一个身处绝境、意志低迷的人,脱胎换骨成旋乾转坤的大神级人物。几乎从龙场悟道开始,王阳明的人生正式“开了挂”。也是凭借龙场的悟道,王阳明由一个失意者逆袭成了明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

这句话为何会有如此大的魔力,让王阳明有如此大的转变呢,接下来,我们来详细解读这句话。

首先,我们还是来看题中的原话“身所能及,有尽,心所能及,无止,界以眼观,乱如麻,若以心感,静如水”,这段话粗略的解释就是:肉身所能突破的,有限,而心能做到的却是无限。用眼睛(五官)看(体察),看起来乱如麻的事物,若启动心的感知,却可以获得相反的感受:觉出如水的平静来。

这句话充分说明:心能超越肉体,致无限。心也可以改变外界,致无限。

“心外无物”,唯空空是也。这与慧能法师所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二者是同一个意思:心空,万般皆空!

我们凡人,不需要到达慧能的境地,这也是需要修炼的。我们所要知道的是,慧能法师所言与王阳明龙场悟道内容,与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是同一回事:心,就是一切。这句话,用王阳明的说法就是:心即理(理是指一切事物)。

这话再具体一点就是:有此心即有此理,无此心即无此理。心不但是理的主人翁,还是“天地万物”的主人翁,它统一着世界万物,主宰着世界万物。

由于万物一体,所以我们的心和世界万物是可以沟通的,正如你能沟通你的四肢百骸一样。人心对世界万物有所感,而世界万物就有所应。如果你的心不“感”,那世界万物就不“应”;只要你“感”,世界万物必须“应”。这就说明,心统一着世界万物,主宰着世界万物。

值得注意的是:心,要主宰世间万物,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将你的心和天地连接,而这连接之法,已在文中。然而,要真正悟透,还得看个人!



奇扒公式


"身所能及,有尽,心所能及,无止,界以眼观,乱如麻,若以心感,静如水"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对人来说,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是有尽头的,而思想、精神所能达到的地方是没有止境的。只用眼睛去看外界,会混乱如麻,毫无头绪,如果是用心去感受,则会像水一样安定、平静,可以看到事物内在的联系。


1、人的看法受心智的影响


一个人如何看待事物是受到心智影响的。比如自古传下来的"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的人会认为这是至理名言,不觉得有局限性。


但事实上,耳听眼见的不一定就是真实。会有客观影响:听到的有可能是别人"说话轻过话重的"的内容,看到的也可能存在着视觉角度的问题,这与拍影视剧时的借位接吻类的角度类似。

也会与主观感受有关:投射心理使得人们心里想什么就看到什么,认为是什么样的就看到什么样的。带着有色眼镜看人看事,看到的可能就是变色、变形的人和事。


如果心被仇恨、嫉妒所侵扰时,心是乱的,听到、看到的是自己想听的、想看的,真实情况如何并不想去关心。



能静下心来用心分析,才能还原真实的面目,才会看到事物本来的样子。心智成熟的人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所有的事物,只要心灵纯净、平静,看到的就是美好。


2、人的眼界大小跟自己的学识和经历有关


读过书的人获得了知识,学会了思维方式,"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读过书和没有读过书是不一样。


多读书多学习可以少走弯路、少试错,更容易获得成功的机会。人要有知识有学问才能看得远,想得宽,才能避免短视现象的发生。


一般经历多的人也可以透过外在的形式,在心里呈现出内在的本质,办事效率高。没有读书的人尽管也可以从生活中悟道,但那必须在自己一次次的试错中才能总结出来,代价不可畏不高。

"富人思来年,穷人顾眼前"的现象,是受思维方式的限制,受制于经济、眼界的局限,实质上也是受学识和经历的影响。


3、人的生活状态与自我修为关系重大


身体可以到达的地方是有限的,心灵可以到达的地方是无止境的。只用眼睛看,这个世界纷乱如麻,看不清楚,常常"剪不断理还乱"。


像"盲人摸象"般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是很难过上好日子的。陷在其中的人自己看不到事物的整体,不懂何为修为,旁观者却明确感受得到。



如果用心去感受,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体会自然万物,发现事物之间相互之间存在的联系、以及运行的规律,也能巡着万物间各自的道,按客观事物的规律办事,生活才能过得好。


为什么"谣言止于智者"?凭借着自身修为的优势分析,心是平静的,就能看到事物本来的样子。有修为的人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分析看得到真实的情况,自然不用跟着别人人云亦云。


能用身去体验,用心去体察,看透事物本质,便不会受俗事的干扰影响,心静可以从容应对一切问题。


有书君认为,既然身体到达不了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到达不了的地方,心灵可以到达。那么做人有心,处事用心,有"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修为,心里明镜似的,生活状态也就不会不好。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先看“身所能及,有尽,心所能及,无止”,意思是说(举例说)你的学习、工作、生活仅仅限于接触、被动、机械、完任务式,那么你的前途事业是可以预见的,如果对待学习工作生活是发自你内心喜爱兴趣并为此投于你的时间精力,那么你的前途你的事业是不可估量的。再看“界以眼观,乱如麻,若以心感,静如是”,看待评判一件事情仅仅限于你眼睛看到的,那么你的思路是混乱的,你的内心是浮躁的,因为你可以轻松地被眼前的一切左右。如果你看待评判一件事情是发自你的“本心”,简单地说就是发自你对人对事诚实之心;发自还有“上有老下有小”之心;发自对身边人事物关爱帮助之心;发自感恩回报之心……等等,那么你的思路是清晰的,内心是平静的。


安安Anyway


身体到达不了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到达不了的地方,心灵可以到达。

身体可以到达的地方是有限的,心灵可以到达的地方是无止境的。只用眼睛看,这个世界纷乱如麻,也是看不清楚的。如果用心去感受,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体会自然万物,发现自然运行的规律,万物各自有道,这时就可以看清周围事物的发展次序,从而做到因势利导,就如水往低处流会产生能量,我们利用这个能量发电一样。

身体和眼睛受限则如《游褒禅山记》所云:

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2、:“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3、:“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人类身体受限,用“志”、“力”、“物”三者弥补:

有的人身体素质不佳,有的人没有毅力,探索洞穴,只凭眼睛不行,还要借助“物”,这里即火,虽然借用“志”、“力”、“物”三者,可以探索更广阔的地方,然而其尽头也只不过是“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远远不能满足人类对世界,对宇宙探索的好奇心,于是要靠“心”。

“科学猜想”是科学探究的第二步,其实质是根据生活经验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有了“猜想”才有科学探究的后面的步骤。这就是“心”的作用。

“诗仙”李白超级有想象力的作品:

《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古往今来无论是诗词还是科学技术都有“心”的妙用,心可以到达的地方很远很远,所以不要去猜别人的心思,猜不透,也不用猜,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心能感受到的即使真的。

身体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心静则心灵澄澈,心诚则灵。


夜阑静语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凭借自身做到的事毕竟有限,而他(她)的内心思想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深邃则是没有局限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如果你只是用眼睛去看,终会因看不全面透彻而庸人自扰自讨无趣,但你若能用心去体察感悟那么你将能洞彻其本质从而达到一种去留无意得失不计的了然心境。这句话总体来说它着重说明人内心的强大和重要。由内及外,又由外入内。这和王阳明的心学有相通之处。圣人之道,在于本心自足


降伏本心


谢谢邀请。学习文言文对我来说是将近60年前的事了,那些古典文学知识我已经原封不动地还给了老师。看到这个题目,真是一头雾水,为了答谢悟空问答,为了挑战自我,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回答这个问题。问题的原文是这样的:“身所能及,有尽,心所能及,无止,界以眼观,乱如麻,若以心感,静如水”。这段话的意思是,对于一个人来说,身体所能达到的地方是有尽头的,而思想、精神所能达到的地方是没有止境的。用眼睛去看外界,会混乱如麻,毫无头绪,若是用心去感应,则会像水一样安定、平静,从而找到线索。这短短的几句话,却揭示了身与心的辩证关系。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有心——也就是有思想,有理论,有观点,有精神,有灵魂,有追求,只有心才具有人类真善美的本性。以上完全是个人观点,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


路上有心人


谢谢邀请!作为一个大学生,我的经历还远远没有比各位长辈那么丰富,对事情的认知还达不到某种深度,也只能献丑的给你们讲讲慕白对这句话的理解,其实刚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就深深有感触,就比如身所能及,某件事情我主观上认为自己能做到,但是我对这件事不感兴趣,即使我可以重复做这件事一次、两次、三次,但终有厌烦的一天,也就是有尽,拿我的一个例子来说,刚上大学,下定决心要改变自己的性格,变得开朗乐观,改掉自己不爱与人交流的性子,于是我就尝试着待人热情,尝试着经常开玩笑,尝试着完全改变自己的性格,然而我的确改变了,表面上变得开心了,当心里却一点儿没有快乐,因为我不喜欢这种转变,当我好心跟别人讲话时,却遭无视;当我遇到不顺心的事,别人却调侃你;当我正经向别人询问事情时,他们却用玩笑的语气回答你,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一定非得认为自己可以变得乐观开朗,现实告诉我的一个真理,不要再用你主观上的想法去推测你能否达到某件事情的要求,因为你内心不愿意,做什么事情做的再好都会有断痕的一天,除非你在此过程中逐渐去适应,达到你心中认为你可以到达的一种高度,那么就可以恭喜你了,你已经完成转变,你的方向已经回到正轨,方向对了,只要坚持,就一定可以到达彼岸,到达你想要的终点,心所能及,无止,虽然有点唯心主义,当所道出的意义是实质的,排除客观因素,只有方向对了,只要你的终点没到达,你就会有无尽的动力支持你,无止并不是没有界限,它指出的大概是一种精神力量,精神动力,告诉我们只有你有心去做这件事,就不存在什么失败,因为你把这件事已经看成一条直线,直线是无限的,没有终点,可以无限延伸,就比如学无止境,我们活到老学到老,还不是说我们不要把事情看作一个线段,而是把它当当作一种延伸。

”界以眼观,乱如麻,若以心感,静如水“,这句话更是让我们不要单纯把眼睛当作看世界的窗户,我们的身上有两个窗口用来接收外界信息,如果你用眼睛来观看,那你只能看到事物表面现象,就会产生差别感,因此产生错误感受,这样你看到的与你感受到的就会发生矛盾,让你心乱如麻;我们有句话还这么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我们通过眼睛接收到的画面,会经过心灵的深加工,你要是原料错了,那你做出的东西也就会乱,把多种杂料参合在一起,这也是麻布的配方,你说对吗?很形象的比喻,因此我们应该用心灵来观看世界,才能选对配方,制作出精美的东西,我们心灵的窗户就好像是透视镜,可以看穿事物本质,看见事情的内在,我们常说某人缺心眼,缺心眼,就是说人没有心机,做事迟钝不够细心,做起事情手忙脚乱,也是道出这么一个道理,我们用心去感受世界,才能细心的发现生活的美。

(慕白高中语文非常不好,见谅,纯属自己见解)


慕白杂货铺


应答,身所能及,有尽的意思是身体所能够到达的地方是有尽头的,但是思想和心灵能够到达的地方,是没有止境的,用自身的眼睛观看到的世界犹如一团乱麻,如果用心来感知这个世界,应做到像水一样平静!






本人才疏学浅,能力有限,大家勉强看之,谢谢!!!


老马识途164920285


“身所能及,有尽,心所能及,无止,界以眼观,乱如麻,若以心感,静如水”是什么意思?

这里我借用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二十六,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通俗地理解,就是身体所能达到的是有限的,内心所想的,是没有止境的。看人间世事万物纷乱麻,从抽象到具体。犹如黄山谷诗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视界摄员



“身所能及,有尽,心所能及,无止,界以眼观,乱如麻,若以心感,静如水”这句话总的来说强调了用心的重要性。

所有的外像都是表象,境有心造。只要有心,一切皆有可能。

01


“身所能及,有尽,心所能及,无止”,意思是身体能够到达的地方,是有尽头的,而心想达到的地方,是没有止境的。


人的身体任何功能都是有极限的,唯有心域可无穷宽广。法国著名诗人雨果有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理念“有意志的地方就有道路”,也源于身所能及,有尽,心所能及,无止。


影响意志的重要因素就是人的心,心态、心境,心动是一切行动力的根源,归根到底也是思想有多远,就能够走多远。



心可以到达的地方很远很远。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不用说文学的想象力,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等;就是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的每一次前进与发展都是心之所至,身之所往,心到后随之手到,做到的。如万有引力的发现,飞机的制造等等。

02


“界以眼观,乱如麻,若以心感,静如水”,用眼睛去看这个世界,纷乱如麻,觉得一团糟,理不出头绪;如果是用心去感受,用水一样的胸怀“水利万物而不争”去领悟,沉静下来,认真体会世间万事万物的内在联系,找到其规律,就可发现原来看起来非常复杂的事情也会变得简单。

当我们到了一个新的岗位,或者接受一项新的任务时,刚开始总觉得头皮发麻,压力山大,觉得无所适从。


但当你逼自己静下心来,一点点地去理顺,会发现,原来事情并不是那么复杂。有些事,只要你用心去做了,你会慢慢发现,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难。

有书君昨天接到要上交一份监测申报材料,厚厚的一大撂文件,既要有财务上的数据,又要有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概述,还有品牌推广、历年荣誉等等。看着都觉麻烦,但是明天就是最后的期限了,不得不硬着头皮细看。



当静下心来,经过分析,将任务分解,分到各个部门每人完成一个部分,事情也就没那么难了。心静自然顺,只要我们用如水一样的情怀去做事,去感知,就会发现,复杂的事情是可简单做的。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非宁静无以致远”,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内心的空灵才是最好的释放,如水的心境,不为身体所绊,不为表象所惑,心态决定一切,心之所至,金石为开,愿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过上自己想要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