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越節折射的民族性格

逾越節折射的民族性格

3月30日晚,猶太人將迎來一年一度非常重要的逾越節,慶祝時間長達一週。瞭解猶太文化的人都知道,猶太人每年有三大宗教節日,分別為:逾越節(Passover/Pesach)、五旬節(Pentecost/Shavout)和住棚節(Tabernacles/Sukkot)。古時,猶太男子會在一年當中三次前往耶路撒冷,通過聚集、守節的方式來慶祝這三大節日。恰逢猶太逾越節來臨之際,筆者在此就逾越節來探討一下猶太人和中國人背後的文化底蘊。

關於逾越節

1. 起源和時間

猶太人守逾越節的歷史由來已久,在摩西五經中的四本中都有明確的記載。逾越節在希伯來文的意思是“越過”,就是上帝在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前,給埃及人第十個災難時,滅命的使者在擊殺頭生的孩子和牲畜時“越過”了門框、門楣上塗了羊血的希伯來人的家庭。因此,以紀念先祖由埃及為奴之家被救贖出來。

逾越節通常從猶太曆尼散月(即正月)十四日黃昏開始,一直持續7天,由於逾越節慶祝時間正好是大麥成熟的時間,因而大麥成為以色列第一個成熟的穀物,故逾越節也稱為初熟節。

2. 慶祝方式

逾越節折射的民族性格

在古以色列時期,特別是猶太聖殿尚未被毀壞時,所有的猶太男子都會於逾越節第七日到耶路撒冷敬拜上帝,向上帝守嚴肅會(英文稱為“Solemn Assembly”)。當第二聖殿於公元135年被毀後,猶太人被逐出以色列,到耶路撒冷過節就變成了一句套話,直至1967年,以色列在“六日戰爭”中取得壓倒性的勝利後,猶太人返回耶路撒冷過節才成為現實。在慶祝逾越節時,猶太人形成了自己獨特而具象徵意義的慶祝方式——逾越節晚餐Seder,簡單介紹如下:

燃點燭光,示意晚餐開始;

祝禱,喝第一杯酒;

洗手;

頭盤(青菜浸入鹽水,象徵在埃及被奴役的辛酸);

掰開一塊無酵餅,把其中一半藏起;

重述逾越故事;

第二杯酒,象徵救贖;

洗手;

祝福無酵餅,然後夾苦菜食用;

儀式暫停,享用事前烹調好的晚餐;

尋找被藏起來的餅;

飯後禱告;

第三杯酒;

讚美詩;

歌曲;

第四杯酒,並祝福:明年,耶路撒冷!

3. 食物

每年在逾越節的時候,在每家猶太人都要重述這段歷史,在過節的時候有許多規矩,要吃一些其它具有特別象徵的食物。逾越節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食物有shankbone、chazeret、雞蛋、karpas、charoset和maror。

逾越節折射的民族性格

Shankbone是一隻羊脛骨,代表猶太人逃離埃及的當晚所宰殺的羊羔。Chazeret和maror是苦菜,象徵猶太人在埃及為奴時被壓榨而流淚。Marror通常是指山葵,而chazeret通常是生菜。 烤蛋(roasted egg)一般不會被吃掉,這象徵帶到聖殿的祭品。Charoset則是堅果、葡萄酒、肉桂和蘋果組成的沙,它代表了猶太人在埃及作磚用的灰漿。Karpas是一種綠色蔬菜,通常是香芹,象徵著春天和新的開始。此外,無酵餅(matzoh)也是必須要吃的。

逾越節折射的民族性格

2018年逾越節的特殊活動

今年逾越節,以色列媒體發起了一項向以色列國防部的現役士兵發放逾越節包裹的合作籌募活動,包裹裡主要是逾越節的特色食物及書籍。此項活動的招募分成三個類別——初級合作人、高級合作人和白金合作人,不同合夥人送出的包裹也不同:初級合作人提供的是無酵餅和haggadot(逾越節樂集),高級合作人提供的包裹裡則多加了葡萄酒一項,白金合作人在前兩者的基礎上又囊括了糖果和一些逾越節的必備食物。

逾越節折射的民族性格

對比猶太新年與中國春節

逾越節之於猶太人就如春節之於中國人,是相當重要的節日,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逾越節與春節在很多層面上都各自有各自的特點。下面,筆者就為大家分析對比一下逾越節與中國春節的異同。

相同

1. 慶祝時間的節點原理相同。仔細研究猶太曆法和中國傳統曆法會發現,二者具有高度的相似之處比如猶太曆法和中國傳統曆法都使用月亮的週期來確定日期。逾越節是在第十四天開始,持續七天;春節的慶祝活動傳統上是從農曆除夕開始的,即中國農曆的最後一個月的最後一天到中國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的第十五天(滿月日)的元宵節(元宵)結束。

2. 家庭的重要性在節日中得以體現。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農曆新年前夕有團聚晚餐,即除夕家宴。逾越節的seder也是家人聚集的日子,可見家庭在國人和猶太人心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逾越節折射的民族性格

3. 寓意相近,都有辭舊迎新和祈求平安之意。

中國稱“過年”,關鍵在於這個“過”字;而逾越節是“逾越”、越過去的意思。雖然背景不盡相同,但是對於新一年的到來,人們均是期盼能夠平安度過。猶太人會在逾越節到來之前就先清理家裡的酵和一切含“酵”的食物,並且在聖殿時期上耶路撒冷朝拜時要先沐浴、洗衣服全身潔淨,這與中國春節前的房屋打掃、洗澡和穿新衣也很相似。

4. 除了以上幾點外,還有一點比較相似。春節人們貼對聯是以紅色驅趕叫做“年”的怪獸,使人們免於荼毒和殺戮,這一點與逾越節以塗在門楣和門框上的羊羔之血而避開擊殺長子的滅命使者有異曲同工之處。

不同

提起以色列,不得不提及《聖經》,其中涵蓋了猶太人的歷史、地理、風俗、文化、政治、經濟等等。揭開這些面紗,更深層的則是上帝與其選民的盟約關係,而逾越節就是一個以祭祀、敬拜上帝來回應上帝之呼召的日子,是宗教節日,這也是以色列不同於世界上的其他國家的一個體現。

中國人對春節的希冀除了平安以外,還包含著成家立業和對人生福祿壽的追求。猶太人則是期盼他們的彌賽亞來臨救贖他們脫離各樣的壓制,這與當年摩西領他們離開埃及為奴之地遙相呼應。

逾越節背景下看猶太民族性格與中華民族性格

透過逾越節和中國春節可以一窺以色列和中國兩國各自的民族特點和民族性格,正是這些造就了相同卻又不同的兩國人民和國家。

首先,上帝選民身份使猶太民族具有不被同化的特性。其實,除了逾越節外,猶太人的許多節日都與他們的上帝分不開。猶太人的生活習俗與其他民族截然不同,並在流散到世界各地的同時還是盡力維持著猶太人的血統。《塔木德》說“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世界若有十分哀愁,九分在耶路撒冷”;不知情的人會以為是猶太民族的自我吹噓和獨特的優越感,殊不知這是有根據的。根據《聖經》所載,猶太民族是被上帝從世界各民族中特意分別出來歸自己所有的,並且有特定的目的——榮耀上帝。在以色列建國之後,更是引發了全球猶太人迴歸熱潮。今天的猶太人雖然已經很難保持純正的血統,但目前以色列倒是聚集了一大批世俗猶太人(與極端正統派相對),並且以色列舉全國之力在世界範圍內以卓越的情報收集系統和領先的軍事力量保護猶太人,在航班飛行安全上尤為明顯。這也是猶太人在經歷數千年的顛沛流離後沒有完全被同化的原因,由此展現出了猶太民族的獨特性。

逾越節折射的民族性格

其次,動盪的歷史產生激發強烈的民族危機感,迸發出強大的民族生命力和創新能力。猶太節日多是嚴肅、悲傷的基調,這與猶太人數千年的浮浮沉沉、顛沛流離有著莫大的關聯。不難發現,猶太人的歷史是一部流放與迴歸的民族存亡史詩。公元前722年由所羅門王國分裂的北王國——以色列被亞述所滅。接著,南王國——猶大被巴比倫所擄,此次被擄分為三批:第一批被擄是在公元前597年,新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王擄走了猶太王約雅斤及貴族共3023人;第二批是在公元前586年,聖殿被燒燬時,帶走了832人;最後一批是在公元前581年,省長基大利被殺後,護衛長尼布撒拉旦又俘虜了745人,總共4600人。此後,猶太人有三次迴歸。第一次歸回:公元前536年,波斯帝國,在所羅巴伯和大祭司約書亞的帶領下歸回;第二次歸回:公元前 457年,亞達薛西年間,在以斯拉的帶領下歸回;第三次歸回:公元前 444年,在亞達薛西20年時在尼西米的帶領下歸回。公元70年,羅馬人攻佔耶路撒冷,猶太人被驅逐,直到1948年建國後才不斷有人迴歸,在1967年後達到高潮。

這種動盪和敵對勢力的虎視眈眈使得猶太民族在種種不利的條件下迸發出強大的創新力,在網絡安全、農業、創投、基礎科研等眾多領域佔據技術壟斷地位。這種居安思危的民族憂患意識也使以色列國防軍事力量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在眾多阿拉伯國家面前能夠處於上風

說完猶太民族,再來看看中華民族。

不同於猶太民族的生死存亡,中華民族的歷史則多是朝代更迭、江山易主。這些種種因素則促進了民族大融合,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統治。我國曆史上共經歷了五次民族大融合:漢朝-三國時期、兩晉南北朝時期、唐宋時期、元朝時期、清朝時期。漢族在不斷同化各少數民族的同時,其文化和思想也不斷推陳出新、行程各派學說,深深地影響了統治階級並最終被採納,以中央集權向四圍輻射。戰爭、自然災害等導致大量的人口遷移,而中華民族在各地落地生根、隨遇而安,並且能夠在當地發展壯大。例如,唐宋時期有幾次南下大遷移,都聚集在贛浙蘇,開發了閩粵地區,形成了如今著名的客家人。中國人口的重心,開始由北方向南移,直到北宋後期,長江以南的人口已經超過了北方。從此以後,漢族姓氏在南方落地生根,快速發展,形成了許多著名的大姓望族。如今,居住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各地的華人在當地都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在美國的“唐人街”就是一個例子。這也顯示了

中華民族開放、創新、包容和適應能力極強的民族特性。

總結

不同的地域、歷史、文化背景等造就了中華民族和猶太民族不同的民族特性,但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有共同的目標,且都有一個愛好和平的願望。二戰時期中華民族伸出的友誼之手更是拉進了彼此的距離,許多猶太人以中國作為其第二故鄉。在當今的世界,中以兩國均以開放、創新、獨立的姿態在各行各業展露風采,業已在諸多領域達成了各項共識和合作,為謀求各民族的福祉而銳意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