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教師子女「被優秀」!

警惕,教師子女“被優秀”!

在社會大眾的眼中,大家認為教師子女都不錯,因為教師子女佔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爹媽都是老師,輔導孩子有力量! 尤其是近幾年的數據著實讓教師自豪不已:2017年山東省高考前十名,教師子女佔有七席。在對全國21個省、直轄市的2007至2016年之間的29名省級高考狀元調查報告顯示,來自教師家庭的狀元最多,佔狀元總數的35.09%。這些數據給社會、給教師強大的心理效應,教師子女是優秀的被推到輿論前端!

警惕,教師子女“被優秀”!

事情總是有兩面性,當社會在高唱教師子女成績優秀的凱歌時,無形中給千萬教師以壓力,每個教師家長在孩子初入學就卯足勁努力:咱的孩子學習不能掉隊,一定要讓孩子比同齡孩子優秀!這讓每個教師家長壓力山大,因為教師是凡人,教師子女也是普通孩子,哪裡有個個拔尖的!

社會對教師子女的片面評價有時會給教師帶來負能量!我們來看看,我的身邊每學期都有教師子女入學,客觀來講,教師子女在上小學時大部分的學習習慣、學習成績總體很不錯,大部分強於同齡孩子!畢竟教師職業在與孩子們打交道的過程中,積累了實踐經驗,引導孩子的教育還是有效果的,但隨著孩子上中高年級以後,優勢逐漸失去,甚至有個別表現差強人意。有的教師一時半會接受不了孩子的退步,於是,在對自已孩子的學習評價與態度上,就出現一些不成熟、不正確的作法:

警惕,教師子女“被優秀”!


孩子考得不好就是老師教得不好,不好意思調個班;即使沒有調班,也是對同事的教學十分不滿意,此時,不靜下心來想想孩子的成績為什麼掉下來,找同事的原因為哪般?


孩子考試成績還沒有出來,先去看看孩子考得怎麼樣,試卷沒有改出來,本應迴避,可是急切地想知道孩子考了多少分,就站在同事旁邊盯著改,於是,同事不好意思啦,89分不好意思評個90分,99分不好意思評個100分,當然這樣督陣的教師極小,請問表面分數的繁華給孩子帶來的是什麼?


班級中評個優秀什麼,巴望孩子次次都能拿個獎狀,班主任看在同事的情分上拉不下臉,給孩子評個優秀,如果哪次不評,還會有點小意見。即使孩子是很優秀,犯得著每次都要求優秀麼? 你這不是為難同事麼?

教師子女被優秀對孩子有害無益!我們要實事求是對待孩子的學習,我們要知道,教師是凡人,孩子也不過是個普通孩子!

即使孩子表現不太突出,這也是正常的,我們不能被社會輿論綁架犯糊塗啊!

圖片來自網絡

(陽光之下,謝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