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智庫傳媒:最高法院的兄弟們

亚太智库传媒:最高法院的兄弟们

亞太經濟時報

在華盛頓,一個或一群權柄人物,可以風雲一時,權傾一時,但他們無不感到歷史老人正非常耐心地靜坐一旁,默默地觀看著他們,等著浮華和渲染褪去,等著真實漸漸地裸露,在陽光下爍爍閃亮。本文選自《亞太經濟時報》2018年6月28日第七版。

亚太智库传媒:最高法院的兄弟们

重讀經典 之十九

世界各國最高法院大抵雷同,與世隔絕,運轉隱秘,惟有在國家儀式性場合,外界才能一窺風采。即使開放如美國,公眾對最高法院的內部運作,也鮮為知曉。人們可以輕易報出總統姓名,未必知曉一位大法官的名字。

吾國人民,對西方法政文化的認知,多來自美國電視劇,如《白宮群英》、《律師本色》、《金牌律師》和《波士頓法律》。

美國大法官極少接受訪談,向來有“內事不可外揚”的潛規則。1998年,大法官布萊克門前助理拉扎勒斯寫了一本《緊閉的辦公室》,壞了“行規”,後來出席布萊克門葬禮,同僚幾乎無人與他說話。

直到1979年,“水門事件”的扒糞者鮑勃•伍德沃德與人合寫了《最高法院的兄弟們》,採訪了最高法院包括數位大法官、170多位法官助理、幾十位最高法院僱員,査閱了大量未公開文件,終以編年體寫法,呈現了伯格法院全貌,轟動一時。

該書中,首席大法官伯格被描繪為一個愛慕虛榮、自以為是的庸人,令他格外抓狂。所以當伯格得知此書在書店滯銷,以98美分低價處理時,高興得打開香檳慶祝。

1982年,廣西人民出版社就曾引進過此書,將書名更改為《美國最高法院內幕》,兄弟彼時剛從西政畢業,曾捧讀此書。

如果說《最高法院的兄弟們》記敘了1969至1975年間的伯格法院,《九人》則以人物列傳形式,續寫了最高法院1990-2007年間的歷史。時間跨越伯格法院、倫奎斯特法院與羅伯茨法院三個時期。

作者傑弗裡•圖賓,哈佛大學法學博士,有過紐約聯邦助理檢察官任職經歷,卻“不務正業”,去做了《紐約客》雜誌專職作家。作為一名敘事高手,圖賓以首席大法官的的葬禮開篇——

2005年9月6日,大法官們集聚一堂,送別剛剛離世的首席大法官威廉•倫奎斯特。

倫奎斯特在最髙法院33年間,有過105位法官助理。儀式前,這些助理們準時來到會議廳,8位前助理要為倫奎斯特抬棺,為此需要與逝者親屬確認以下事項:

誰該站在何處?

扶靈者應一步一頓,還是緩步慢行?

步幅是兩英尺還是一英尺?

瑣碎細緻程度,正是已故首席大法官對屬下的苛刻要求。

上午10點,扶靈者們與靈車準時到達第一街最高法院臺階前。扶靈者擎住松木靈柩,最後一次將首席大法官送入這座宏偉建築。晚夏的陽光投在臺階上,折射出強烈光芒,頗為耀眼。

此刻,肅穆佇立於靈柩右側的,是7位大法官們。

靈柩首先經過佈雷耶,他長袖善舞、擅長交際,是長途騎行者和鳥類觀察者。樂趣遠勝於做一名循規蹈矩、刻板無趣的法官;

在他身旁的是金斯伯格。她挽住了佈雷耶手臂。儘管身著黑衣,她的氣質仍顯優雅高貴。面對倫奎斯特的離去,她難掩痛苦與失落之意。

靈柩接下來經過托馬斯身邊。儘管他才57歲,看上去卻已蒼老。長期久坐使他體重大增。面對攝影師快門此起彼伏,托馬斯橫眉冷對,他甚至公開表示過對媒體的敵視與輕蔑。

蘇特本應站在托馬斯右側,但他沒來。因為他像是生活在18世紀的人,排斥電視機、傳真機、手機和電郵。蘇特討厭華盛頓,沒事只願呆在新罕布什爾的家中。

肯尼迪也沒來,因為他正在中國訪問。此公熱衷於各類國際旅行,無論公差私務,長期奔波在外。

再往上三個臺階,佇立著斯卡利亞。此君爭強好勝,此時卻黯然神傷。作為歌劇愛好者,他情感豐富,痛失好友之慟,令他禁不住當眾抽泣。

奧康納也在哭泣。在最高法院歷史上,奧康納與倫奎斯特的友誼可謂獨一無二。從她在斯坦福大學餐廳遇見一位端盤子的英俊青年開始,他倆的友情跨越半個多世紀時光。作為倫奎斯特的同班同學,傳說中兩人還有一段無疾而終的戀情。後來他倆曾同住一城,兩個家庭經常互邀野餐燒烤,外出度假。倫奎斯特成為大法官之後9年,奧康納也成為最高法院首位女性大法官。以二人之交情,應為最佳拍檔,事實卻是,後者在司法哲學上帶給倫奎斯特的挫傷,要遠勝其他大法官。

但她的悲慟是真誠的,她75歲了,一頭金色短髮已全部變白。兩個月前,為專心照顧阿爾茨海默症狀日益嚴重的丈夫,她宣佈辭去大法官職務。巨大的失落感包裹著奧康納,許多美好事物正離她遠去……

站在臺階頂端的是斯蒂文斯,他總是習慣與同事保持遠遠的距離。這位由福特總統任命的大法官,他已85歲高齡了,儘管特立獨行,同事們都對他心存敬意。

44級臺階一路走來,送葬隊伍略顯疲態,惟一例外的是羅伯茨。儀式前一天,他剛接任首席大法官。他才剛滿五十,未經滄桑,此刻,儘管負重而行,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

外人很難想象,大法官們極少私下會面,多是集體亮相。庭辯期間,他們通常會在審判席上碰頭。案件討論時,他們習慣用備忘錄溝通。在富勒法院時期,最高法院恢復了握手傳統。這是為了提醒大法官們,儘管他們看法不一,但擁有共同目標。有人開玩笑說,這種握手禮儀就像拳擊賽開打前,握完手就得準備戰鬥了。

回顧最高法院歷史,大法官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斯托裡、霍姆斯、卡多佐這樣以學術見長的大法官,他們是真正的法學巨匠,寫出來的判決書讓法律人歎為觀止;一類是馬歇爾、沃倫這類以政治手腕見長的大法官,他們多為出色的管理者,使自己治下的最高法院影響了一個時代的歷史。

在倫奎斯特法院,有3位大法官值得一說。蘇特是其中一位,他受馬歇爾司法適度思想影響頗深,總是讓保守派的努力付諸東流。第2位是肯尼迪,他不斷在國際旅行中自我調整,使自己在許多法律爭議面前,保持著更為自由開放的思維。最耀眼的當數奧康納,她總是能夠通過判決不斷影響著整個國家,總能在關鍵時刻投下關鍵性一票,控制並主導法院的判決走向——從墮胎到種族平權,從行政分支的戰時權力到總統大選……

作為《紐約客》的專欄作家,圖賓善於拿捏材料,講述故事,許多大法官鮮為人知的珍聞軼事,經他娓娓道來,生動無比。比如佈雷耶與托馬斯雖然立場對立,開庭時卻經常互傳紙條聊天;金斯伯格與斯卡利亞在審判席上誓不兩立,私下卻一起滑雪、聽歌劇;奧康納一心想給老光棍蘇特牽線做媒;而具有隱士氣質的蘇特一度打算辭職,只是顧及丟失退休金方才作罷;斯卡利亞與肯尼迪同乘一車趕去開庭,因道路擁堵,斯卡利亞對司機說,“根據我被賦予的權力,我授權你闖紅燈。”一旁的肯尼迪忙說:“我們可沒權力闖紅燈啊。”

讀到這裡,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形象都躍然紙上。

還記得托克維爾的名言,在美國,任何政治問題最終都會變成法律問題。這是國家文明發展的方向。

捧書冥思,那些曾為西政同窗,如今位居大法官的最高法院的兄弟們,讀到彼國同行司法諸事種種,會心生何想?

亚太智库传媒:最高法院的兄弟们

關注您所關注

向上滑動

亚太智库传媒:最高法院的兄弟们

gdsqzx

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是經省委宣傳部、省編辦批准,由廣東省社會科學院成立的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全省綜合性省情調查研究機構,是一家特色明顯、機制靈活、具有獨立法人治理結構的新型智庫。

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堅持以“關注民生、影響決策、服務社會”為宗旨,主要承擔著組織開展省情調查研究及有關形勢分析研究工作,形成了基於調查數據的特色智庫研究模式,為省委、省政府及有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的基本職能。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天河北路369號大院

電話:020-38874449

gdsqzx

長按右方二維碼

關注我們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