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假茅台案60天追蹤:真相依然不明 莫成爛尾事件

從5月10日京東爆出假茅臺事件至今,已經足足兩月有餘。事到如今,有多少人還關心事件真相、真相到底如何,恐怕我們都不得而知。

但是,這件事能不能就這樣選擇性“遺忘”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和追問的問題。

我們先來看看,京東茅臺假酒案爆發後,這件事還有多少遺留問題待解。

5月10日,京東聲明稱:初步判斷為涉事的山東倉庫該批次“43 度飛天茅臺500ml”在運輸過程中出現了被調包的現象。將積極配合公安機關調查,嚴懲不法分子,並及時向社會披露調查情況。

5月16日,京東再發聲明強調“懷疑在由第三方物流公司送往京東倉庫的運輸途中被掉包,將配合警方重點對涉及環節及其相關人局進行調查,爭取早日將不法分子繩之以法。”並表示“後續將配合安機關第一時間向大家通報案件的進展情況。”

5月24日,茅臺官方微信公眾號“茅臺時空”發佈茅臺董事長李保芳針對“京東假茅臺風波”的回應。李保芳說,“作為戰略合作方,茅臺期待並相信京東能查清事件真相,讓消費者恢復信任。”李保芳在回應中最後強調:“我們相信劉強東先生和京東商城會處理好整個事件,並找到問題的癥結。”

京東假茅臺案60天追蹤:真相依然不明 莫成爛尾事件

從當事雙方的回應看,除了京東按照有關規定賠付消費者之外,京東和茅臺的另一大關注重點都是“事件的真相、癥結,並及時向社會披露、通報案件情況。”

那麼,到目前為止,真正的事件真相、案件情況是怎樣的呢?我們還得從此後京東和茅臺的一系列“公關活動”中來尋找脈絡。

5月24日,媒體報道稱,茅臺暫停對京東自營供貨,並且敦促京東方面儘快查清原因,給消費者滿意的答覆。

5月25日,“茅臺時空”再次發文稱,茅臺高層與京東高層已於24日召開專門會議。會議上,李保芳明確表態:茅臺相信京東的團隊和信譽,並懇請公安機關儘快破案,給社會和消費者一個交代。並強調,茅臺要站在更高的層面,看待未來與京東合作發展的問題。京東高級副總裁王笑松對此次事件給茅臺及消費者造成的影響深表歉意,並表示,一定會督促相關部門構建起一套更加完整和安全的物流供應鏈。

文章還稱,雙方協商確定進一步加強合作,在層級、業務類型、品類等方面的合作進一步升級。此後,茅臺按計劃繼續向京東供貨。

6月21日,茅臺集團董事長李保芳赴京拜會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會面中,李保芳將京東的創業之苦和茅臺的守業之艱作了對比。他指出,兩家企業的發展成就來之不易,都體現了中國企業的拼搏精神,合作能創造更美好未來。劉強東表示,京東與茅臺都是堅守商業道德底線的優秀企業,有著高度契合的企業精神,雙方要攜起手來,為中國企業樹立榜樣。

京東假茅臺案60天追蹤:真相依然不明 莫成爛尾事件

從以上雙方的後續行動可以得出:在假茅臺事件的進展的跟蹤上,目前看不到任何的進展披露。反倒是可以看到雙方由最初的“斷供”,逐步演變成為“會談”、“升級合作”,最後是李保芳會見劉強東。這一系列的行動,似乎在表明茅臺和京東都好好的,全然沒有了假茅臺事件出現之初的關切和緊迫。

回到最初的提出的問題,我們是否可以對假茅臺事件選擇性遺忘呢?這得問廣大的公眾尤其是雙方用戶、問茅臺、問京東。

一問用戶:如果不找出真正的癥結,未來如何確保每次在京東購買的茅臺都是真茅臺?因為短期的利益和習慣性的忽視,最終犧牲的必然是作為用戶的基本權益。遺忘其實就是在縱容企業犯錯。

二問茅臺:進一步的合作,並不能掩蓋出現過的問題,可以確保下次茅臺在京東就不被“掉包”或者出現其他變故?不找出問題的真相,最終將損害到茅臺作為國酒的基本信譽。

三問京東:承諾好的及時公佈進展,會不會演變成為不了了之?如果以公關行為來掩蓋事情的根本,京東將不會在消除假貨上取得根本的改觀,這顯然會讓自己付出更沉重的代價,希望京東能抓住問題的實質。

面對茅臺和京東的雙方實力及品牌影響力,恐怕只有警方公正的調查結果以及司法部門進一步的處理結果才能讓大眾心服口服。警方何時能夠高效、公正的查明真相併及時的公佈結果,相信公眾都在拭目以待。

總之,表面的雙方的和諧並不能真正推動消費環境的改善,只有各方真正的認真對待才能使消費者權益得到保障。

京東假茅臺事件,希望不要成為爛尾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