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讀者訪談:柳傳志談如何和兒女相處自己年輕人應具備的品格

董卿:像您這麼成功的人,還記不記得自己第一次遇見失敗是在什麼時候?

柳傳志:我高中畢業那年是1961年,我十七歲。當時上大學的規矩是這樣的:提前一個學期先選飛行員,把所有的男生選一遍。莫名其妙地,二百多個學生就把我一個人選上了。

董卿:那個時候當一個飛行員是特別了不起的事情。

柳傳志:尤其是1961年,蘇聯的第一個宇航員加加林上天,整個中國都是轟動的。我房間裡掛的都是加加林的像,當時真覺得自己要走這條路了,特別高興。但是真到了考大學之前,志願都填完了,突然老師來找我,表情很嚴肅地跟我說:由於你身體的某一部分——耳朵,還是有些問題,所以你被淘汰了。我當時聽完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再聽他說一遍我才明白,原來我當不了飛行員了。這時候,志願都報完了,考大學的機會也錯過了,所以一下就蒙了。

董卿:因為那時候畢竟年紀太小了,對突如其來的變化是很難承受的。

柳傳志:像遭了雷擊一樣。那天大概學校給我父親打電話了,晚上,就在我的小房間,父母一起跟我談了話。談話大概一個多小時吧,其中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對我的支持作用很大。我爸爸當時說:只要你做一個正直的人,不管做什麼行業,都是我的好孩子。當時我心裡真的覺得很溫暖。關鍵是第二天,我父親又去找了學校,又努力去幫我問還能不能上別的大學,這樣我就到了西軍電(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軍事電信工程學院)。後來才瞭解到,根本不是因為什麼耳朵的原因,是因為我有個舅舅是右派。 到西軍電唸書,我太太跟我同班同學。所以,我要是當了飛行員就到不了西軍電,就不會認識龔國興;不認識龔國興,就結不了婚,就沒有我兒子柳林。沒有柳林,我大概也不會去辦“聯想”了。如果真去做飛行員,我估計做不久被淘汰下來,就是維修工了。所以人生的道路就這麼神奇。

董卿:太難預料了。這也是我們今天為什麼要談“遇見”這個主題詞的用意。人生的不可預測,告訴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抱著一份希望。遇到了一個挫折,有時候可能也蘊藏著一個機遇,蘊藏著一條新的道路。 我知道您有一個原則,就是您的子女是不準進聯想的。那您在家裡跟孩子們的關係怎麼樣呢?
朗讀者訪談:柳傳志談如何和兒女相處自己年輕人應具備的品格

柳傳志:我自己感覺還行吧。因為這個問題以前有人問過我,我自己就做了一個折算,我說我和他們30%是朋友,30%是同學,40%是家長。我表達完了以後,他們一致反對。他們認為,有一部分是同學,但家長的比例高過51%。他們說我“控股”。(笑)

董卿:其實您說的“反對”,我覺得是家庭的一種溫暖,是家庭成員之間的一種愛。有沒有真正有矛盾的時候?比如說真的有些事情大家有了意見,或者說真的您希望他能聽您的?

柳傳志:有。我兒子上大學的時候,不知道怎麼就學著抽菸了,我太太和我父母對抽菸實際上都是很反感的。因此,我太太就跟我兒子談了,比較嚴肅,但他可能陽奉陰違,嘴上答應不抽,實際還是抽,結果我太太就一定要我去跟他嚴肅地談談。這時候我就嚴肅地表明瞭我的態度:我不能跟他談。為什麼不能談呢?因為我自己是戒過煙的人,戒菸的難處我知道;抽菸固然不好,但不是什麼根本性的問題;如果我真的跟柳林認真地談,柳林當時就不同意我的意見,那弄得爺倆肯定下不來臺。

董卿:您要真的跟他嚴肅談話,他真的會把您頂回去嗎?

柳傳志:以前沒有過,但我不能不做好這種思想準備。我跟太太說,我頂多跟他說:你要能把煙戒了,我高看你,我覺得你了不起。後來柳林自己就真的把煙戒了,這多好。

董卿:所以您真的是以一種朋友的關係,甚至是以一種朋友的方式在處理這樣的問題。 柳傳志:其實做父子只能用這樣的方式。公司裡的同事當真不聽我的意見,我就跟他先好好談一次;二次再犯了,我會在更大的場合跟他談一次,讓別人聽見;第三次再犯,我就把你炒了。兒子能炒嗎?兒子炒不了,所以只能是用朋友的方式,只能用和緩的方式。這麼說,我其實挺怕他的,對吧?
朗讀者訪談:柳傳志談如何和兒女相處自己年輕人應具備的品格

董卿:不一定是怕,是非常在意。我自己也有切身的體會。我小時候我父親對我特別嚴厲,但是後來慢慢隨著子女的長大,隨著他們慢慢變老,這種關係發生了很微妙的變化,甚至我想他可能心底裡偶爾覺得,女兒說的話我也要聽。

柳傳志:嗯,就是非常在意,非常在意他們的感受。

董卿:您說過,希望您的孩子是誠實的、正直的,還有其他的願望嗎?

柳傳志:我想不僅對他,對我們公司的年輕人,尤其是掌管著權力的年輕人,除了正直以外,還要學會融通。“融通”的意思就是要有理想而不理想化。什麼意思呢?就是你要有你追求的目標,但是你不能說你的目標在牆那邊,就愣把牆鑿個洞過去;你實現了目標,但牆受了更大的損失。所以寧肯迂迴一點。在我辦公司那個年代,如果我不懂得融通,我相信我早就做了改革的犧牲品,這中間有太多的故事。現在的孩子,未來的不確定性更大,所以要知道什麼叫“融通”。 另外,還是應該要努力學習知識,要做一個有能力的人,僅僅做一個好人是不夠的。

朗讀者訪談:柳傳志談如何和兒女相處自己年輕人應具備的品格

董卿:我覺得都是非常好的建議,也謝謝您帶來的故事:十七歲時遇見的小挫折,決定了您後來遇見了自己的人生伴侶,遇見了自己的事業,一直到今天。您今天想要給我們朗讀什麼呢?

柳傳志:十二天前,我兒子結婚了。應該講他終於結婚了。結婚的時候,我有一個致辭,後來別人說這個致辭不錯,我今天就節選一部分作為朗讀的內容。

董卿:您是想把這段致辭再獻給兒子嗎?

柳傳志:我想獻給那些有兒子、兒子還沒結婚的父親們。之所以獻給他們,是因為我覺得可能對他們有參考作用。

在我們大家庭中有一個至高無上的尊者,那就是我的父親。由於柳林在家族中獨苗單傳的特殊位置,也由於柳林孝順善良的性格,爺爺奶奶對他的成長高度關注。在他結婚的重要時刻,我要對他講的一句深刻的話,就是我父親送給我的一句話,轉送給柳林。 我十七歲高中畢業的時刻,由於家庭成分的原因,發生過一個突然的變故,我曾受到重重的一擊,我被完全打蒙了。在這時候,父親和母親一起和我談了話。 父親說:“只要你是一個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麼行業,你都是我的好孩子。”父親的話讓我無比溫暖。我的一生經歷坎坷,天上地下、水中火中,但我父親的這句話,讓我直面任何環境,坦蕩應對。 今天,當我要把這句話轉送給兒子的時候,我想加一點補充。“正直”兩個字本身包含了忠誠坦蕩、光明磊落等多種真善美的內涵,我想加的半句話是“懂得融通”,也就是說“有理想而不理想化”。 在我懂事成人的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何曾想過今天世界會是這樣,而對你們——你和康樂,將面臨著一個更大不確定性的未來,真正理解“有理想而不理想化”也會讓你們以強大的心臟面對未來。我想會受益無窮的。(節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