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历史学家葛兆光对把历史引申到现实的一些看法

“借古喻今”是非常常用的一种做法,但是有时候这种做法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复旦大学历史学家葛兆光对把历史引申到现实的一些看法

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院长、中国最知名的思想史学者葛兆光在谈到自己对新儒学的批评说:“我担心的是,一些看起来是历史和传统的东西,被人直接引申到现实社会当中,然后比附和发挥,会导致一些很坏的结果。”

他不能接受的是用下面这三种方式去引申历史:第一,不恰当歪曲历史,把它们勉强用到现实里,“这是不能逾越的学术底线”;第二,不是以理想主义的情怀这么做,而是在以现实的、谋利的动机在做,“这是知识分子的限度”;第三,在谈论现实时,没有真正考虑改变让人不满的现实,而是想换取利益,“这是做人的底线”。
复旦大学历史学家葛兆光对把历史引申到现实的一些看法

葛兆光说:“谈论过去的历史学家是一个诊断病源的医生,他不是开刀动手术的医生。但是,如果说你在诊断病源时,去误导那些做手术的人,出些馊主意,那就会祸害整个社会。所以,我们不得不守住这个边界。我们偶尔伸头一看,觉得这些江湖郎中是做过了头了。这些人既不符合学术伦理,也不符合知识分子应该有的精神和责任。坦率地说,他们是在羞辱我们这些做历史的人。”
复旦大学历史学家葛兆光对把历史引申到现实的一些看法

以上就是著名历史学家葛兆光对把历史引申到现实的一些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