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線房價降溫,三四線城市瘋漲,回老家買房值得嗎?

摘要:棚改增量,如果外部壓力可控,保證了房價至少能維持穩定

一二線房價降溫,三四線城市瘋漲,回老家買房值得嗎?

撰文|張銀銀

在2017年主要城市房價“退熱企穩”的基礎上,2018年1月,樓市繼續呈出穩中略降的態勢,一二線城市成交量環比下降。

一線城市樓市成交面積環比下降27.92%,其中,北京、廣州降幅較大,均超30%。二線代表城市成交面積環比下降18.97%,其中,長沙、南寧、成都、濟南等地成交量降幅明顯。

另一方面,國家統計局公佈的2017年房地產數據顯示,三四線樓市全面回暖,2017年我國商品房成交規模突破2016年的歷史最高位,再次刷新紀錄。

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同比下降15.3%,絕對規模已降至2014年10月份以來的新低,即本輪“去庫存”前的水平。

正好最近有杆友問銀銀,在三四線城市買房值得嗎?槓桿遊戲的建議如下:

如果是剛需,可以買。如果是投資,而你的老家又在三四線城市,那麼建議謹慎,還不如在你老家所在的省會城市買。

原因很簡單。目前我國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已經漲了一波,有些價格甚至和省會城市不相上下,以後若沒有棚改支撐,人口增速也上不來,那麼誰來接盤將是個問題。

不過2018年,三四線城市的大的方向應該是較為平穩的節奏,因為前段時間國家也公佈了今年我國棚改的預期目標為580萬套,這是什麼概念?2017年,我國棚改制定的目標是600萬套。

而2016年時目標為606萬套。為此,國開行等金融機構支持了1萬多億元的融資。真是大投資、大建設、大就業,有力穩定了經濟。不僅如此,還刺激房價。

一二線房價降溫,三四線城市瘋漲,回老家買房值得嗎?

現在的棚改不同以往,流行的是貨幣化安置。在2013年之前,棚改的貨幣化安置比例都很低,槓桿遊戲之前看過許多研究機構公佈的數據,大部分的結論都是在10%,而這幾年都流行用貨幣來補償,因為2014、2015年的全國庫存積壓,所以為了去庫存,就開始了貨幣化安置。

大家拿著錢不僅開心,買房爽快,動輒全款,還參與炒房,也能刺激一些其他消費。

這樣來看,至少2018年,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有了新的支撐,以後怎麼樣,還是得看以後的政策和貨幣鬆緊了。所以還是要看你的需求,是剛需隨時買,投資屬性來說,人口流動性差的三四線城市的房子投資價值肯定是要小於一二線。

因為實際上三四線的需求到底有多少?還是得看所在城市的人口流動情況,以及土地供應情況。

如果說一二線城市的房價是城市化進程在支撐,那麼三四線的房價就是棚改支撐。棚改量的多少,可以說直接決定了房價是否穩定,或者上漲。

有一個細節挺有意思。去年上半年國務院制定的2018-2020年棚改目標是1500萬套,折算到年均,也就500萬套,而年底住建部公佈的2018年目標則是580萬套。

棚改目標比預期大幅提升,也可以看出高層穩定三四線城市房價的決心。畢竟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取得不錯效果,新的庫存可能又要來時,棚改加碼實在是利好。

也不是說房價會漲多少,畢竟三四線的需求擺在那?何況這一輪週期已經上漲的太厲害。但起碼棚改增量,如果外部壓力可控,保證了房價至少能維持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