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黄化原因及解决措施

学农技、找专家、问病害,关注“农百通”头条号,学习种养殖技术,专家在线帮助农民解决农业生产经营问题,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桃树根系发达,吸肥吸水能力强,属于浅根系果树,忌涝,喜沙质土壤。

近年来部分地区桃树黄化问题严重,本文尝试分析桃树黄化的原因及改善措施,与诸位朋友互相交流。

桃树黄化原因及解决措施

桃树黄化表现症状

桃树黄化的直接表现是失绿症状,从新梢顶部嫩叶开始,前期叶肉失绿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叶片呈绿网纹状。

随着黄化程度加重,新梢嫩叶全叶呈黄白色,随后下部老叶也出现黄化,继而新梢顶部叶片上出现坏死斑点,叶片边缘开始产生褐色焦枯斑,叶片逐渐坏死,加重叶缘焦枯脱落,顶芽枯死,如果是挂果期,桃子开始落果,整株落叶,出现假死症状。

桃树出现黄化的原因

一、桃树根腐病

1由于土壤透气性差,导致根腐病发生。

2由于桃树挂果量比较大,需求营养量不了大,追肥不及时,导致树体营养缺乏,抗性较弱,根腐发生。

3受到低温冷害,冻害,导致根系出现问题。

二、缺素等导致果树黄化

桃树缺铁,缺镁,缺氮肥容易导致叶片发黄。

缺铁一般由于土壤偏碱,铁离子被土壤中的离子固定,导致根系不能更好的吸收利用。

镁肥,应适当补充提高叶片质量,保证叶片。

氮肥,适当补充,过量容易导致枝条生长旺盛,导致生理性落果。

桃树黄化原因及解决措施

三、修剪不合理导致黄化

果实采收前,果实生长需要大量营养,此时根系生长受到抑制。果实采收后根系急需叶片供给有机营养,此时进行重回缩修剪,地上部失掉大量的营养枝条和叶片,引起地下根系生长营养供给不足,造成毛细根因修剪过重而死亡。

根系不能很好地吸收养分,致使地上部养分供应不足,果实采收后也是根系旺盛生长的重点时期,此时提高肥水供应,保证树体营养,增强根系质量,确保地上部正常生长。

四、雨水过大导致果树黄化

由于桃树属于浅根系果树,怕涝,若土壤是粘性土壤、通透性差,土壤水分含量太高,严重直接影响根系呼吸,导致根系生长不良,出现黄化。

改善措施

1、病害的防治

及时排涝,适时疏松土壤,确保土壤透气性,减低根腐病发生概率,若已发病,及时防治,恶霉灵灌根。

2、均衡施肥

适当补充有机肥,菌肥,活化土壤,增加土壤透气性,秋施基肥,确保树体营养供应,提升树体抗性,可用勒夫根好,增强根系活力,确保营养吸收,叶面适当补充叶面肥,上下同补,迅速补充营养。

3、合理修剪

桃树全年要修剪4~5次,用萌芽、摘心、疏枝、回缩等众多方法在萌芽时、五、六、九月份分别进行修剪,确保树体结构合理,通风透光,防止叶片黄化发生。

若已出现黄化,具体分析导致原因,合理用肥。

可用勒夫桶肥,强力生根,提高树体长势。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由农百通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实际操作一定要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及咨询当地有经验的农技专家!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