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三國演義》:官渡之戰曹勝袁敗,關鍵在於什麼?

論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官渡之戰”必定是要上榜的。此一戰之後,整個北方已經再無能夠與曹操相抗衡的勢力,可以說是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

關於這一場戰役,在《三國演義》裡面進行了精彩的演繹,雖然與歷史有所出入,但總體上還是符合的。

當時的情況是,袁紹佔據四洲,兵多將廣、糧草充足,水路大軍號稱七十萬;而曹操所在的兗州,則處於四戰之地,兵力上不如袁紹不說,還非常缺少糧草。

都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沒有糧草,想打仗是不太可能的,想打贏更加是痴人說夢。別的不說,袁紹甚至不用動,就在哪裡耗著,都能夠將曹操的大軍耗死。

而且就算曹操也有足夠的糧草,七萬對七十萬,這要怎麼打?

品讀《三國演義》:官渡之戰曹勝袁敗,關鍵在於什麼?

可世界上就是有這麼神奇的事情,曹操就是憑著七萬軍馬,將袁紹打得只剩百騎,倉倉皇皇地逃回到冀州。就好像新版三國電視劇裡面,劉備所說的那樣,“七十萬只剩不餘百騎,真實天下奇聞”。

雖然歷史上是兩萬對十萬,沒有演義上說的七萬對七十萬這麼誇張,但是能夠一舉戰勝五倍兵力的敵人,這也是很厲害的事情了。

那麼,在這麼關鍵的一場戰役當中,在理論上處處佔據極大優勢的袁紹,竟然會如此輕易地就敗於曹操之手?

非常明顯的一點,就在於人才。袁紹雖然兵多將廣,但論將才,卻遠不如曹操。

曹操有後來的“五子良將”中的四個,還有“虎痴”許褚,此外夏侯淵、夏侯惇等人都是以勇猛而聞名;反觀袁紹,最為依靠的顏良、文丑在正式決戰之前,就已經被斬殺;雖然有一個張郃,卻不懂重用。

品讀《三國演義》:官渡之戰曹勝袁敗,關鍵在於什麼?

在文臣謀士方面,曹操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滿寵等一大批名聲顯赫、才華出眾的精英謀士;袁紹則只有田豐、沮授、許攸這幾個能與之抗衡,此外郭圖、審配之流也尚可。

也就是說,無論武將謀士,袁紹雖然人多但質量卻處於下風。

可這並不是最關鍵的,武將方面雖然遭到壓制,但謀士上卻還能匹敵。要知道,一個好的計謀和戰略安排,勝過十萬雄兵、勝過百員猛將。

不信試看劉備,本身與關二爺、張飛號稱“三英”,此外還有趙雲這等猛將,卻是屢戰屢敗,走到哪哪裡被消滅。直到等到了徐庶,局面才稍有好轉,然徐庶一離開,立刻有回到怎麼打都是輸的局面。

若不是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別說建立蜀漢,還能不能找到立足之地都是個問題。

品讀《三國演義》:官渡之戰曹勝袁敗,關鍵在於什麼?

因此,袁紹有著田豐、沮授和許攸這樣的謀士,再加上本身兵力、糧草上的絕對優勢,想要戰勝曹操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可偏偏還是敗了,敗得一塌糊塗,為什麼?

這就是因為,謀士之間不團結,或者說是袁紹集團內部派別林立、相互傾軋,哪怕是在這麼重要的一場戰役裡,想的也依然是個人利益。

先是沮授,後是田豐,再是許攸,不是被下獄,就是被逼得不得不投靠曹操,作為袁紹陣營裡最有謀略的三個人,全部被自己人清除掉了,只剩下一些才華不算特別強,卻只會為了蠅頭小利爭得頭破血流,而且鼠目寸光的人,在整體的戰略上就已經輸了。

試想袁紹沒有聽信讒言,保持內部的團結性,只要聽取了三人中任何一個的建議,曹操又怎麼可能獲勝?又或者沒有在最重要的時刻,將許攸逼得投靠敵營,獻上了夜劫烏巢的計謀,袁紹又怎麼會敗得如此迅速、如此徹底?

別人是“兄弟鬩於牆,外御其務”,袁紹這裡倒好,管它什麼時候,反正就是要先內鬥,鬥贏了再說,如此安能不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