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成半島環海路:景觀大道故事多

近段時間,一條題為《榮成新開半島環海路,引一路芬芳觀海天景象》的微信文章刷爆朋友圈,海天一色的濱海風光、絢麗繽紛的花海景觀,讓半島環海路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作為榮成市一條新的濱海景觀大道,新建成的半島環海路有哪些美景?有哪些故事?讓記者帶你一起去探尋。

榮成半島環海路:景觀大道故事多

半島環海路,東起車道河橋,西至哈理工榮成校區,全長10.2公里。該工程對全路段進行高品質景觀設計,配套休息驛站、觀景平臺等設施,是榮成市一條新的濱海景觀大道。

2016年,市委、市政府下決心對桑溝灣北海岸帶進行綜合整治,保護優化生態環境和自然景觀,提升“自由呼吸·自在榮成”城市品牌形象,半島環海路沿線建設就是其中一部分。市委、市政府曾明確提出,要把半島環海路作為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的新載體,用現代理念按照地標式建築打造,讓城市更有城市樣。

“對專項行動和重點工作,採取組建市級指揮部的方式集中攻堅,攻出高效率。”為此,榮成市成立了桑溝灣北海岸帶綜合整治指揮部,統籌推進工作開展。

桑溝灣北海岸帶綜合整治指揮部辦公室主任鮑永志告訴記者,半島環海路在建設前,原址是土路,附近有不少20世紀八九十年代甚至是50年代的平房、養殖場和曬場,環境髒亂差,嚴重影響著城市的發展。沿線需要拆除8.9萬平方米建築物,涉及眾多養殖戶和務工人員的生計。

榮成半島環海路:景觀大道故事多

改造中的半島環海路

如何保證高效率拆遷並最大程度還利於民?綜治辦和鎮街、部門的機關幹部們費了不少心思,摸排情況、宣傳發動、評估測算、審核、協議簽訂……環環相扣,緊密結合。有的養殖戶不理解、有的認為評估不合理,工作人員就不厭其煩地上門做工作,請第三方機構進行多次測算。幫忙找新廠址、聯繫專業公司規劃設計、辦理全套新址落戶手續,直至養殖戶順利搬遷。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及時幫助業主解決實際困難,機關幹部成了名副其實的“店小二”。

為配合半島環海路建設,沿線一家水產企業緊急處理了一批海帶,買方為外地一家企業。但對方在收到貨物後,以各種理由拒付貨款。38萬元不是個小數目,是工人們起早貪黑掙下的辛苦錢。事情因配合修路而起,綜治辦工作人員瞭解到這個情況後,及時與對方企業所在地市政府溝通聯繫,但對方企業拒不付款。幾經反覆,最後在當地警方的協助下,找到了貨物存放地點,價值38萬元的海帶被拉了回來,企業損失被降到了最低。

榮成半島環海路:景觀大道故事多

道路建設初見規模

半島環海路的建設還牽扯著尋山街道嘉魚汪村和盧家村這兩個海邊漁村的整村拆遷。為配合榮成市整體規劃而對村民進行異地安置,這在榮成市拆遷安置史上是第一次。

對於世世代代生活在漁村的村民而言,難免有著故土難離的情結。“靠海吃海,大海是村民的生財樹、聚寶盆,碼頭吊裝費、租賃費等是村民的重要收入來源。”尋山街道黨工委書記張華芹說。

牽牛要牽牛鼻子。尋山街道動員黨員幹部發揮帶頭作用,做好被拆遷戶家屬及親戚朋友的思想工作,動員其支持和配合徵地拆遷。

榮成半島環海路:景觀大道故事多

拆遷工作有序進行

拆遷工作成為展現村黨組織凝聚力、戰鬥力的“閱兵場”,錘鍊黨員幹部作風的“練兵場”。

尋山街道工作人員趙洪忠和劉建州分別負責盧家村和嘉魚汪村的拆遷安置工作。每天早晨6時,他們就和小組成員到村裡,挨家挨戶做工作,晚上九十點鐘才回家。對部分有牴觸情緒甚至提出無理要求的村民,他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說服。趙洪忠說,最讓他們開心的是有一次短短一天時間裡就有40多戶村民簽訂了搬遷協議。

記者瞭解到,榮成市委、市政府將通過土地流轉等政策,讓遷居的村民享受到等同於或高於原來村享受的福利。

半島環海路是榮成市濱海景觀帶的重要節點。承建方市城建局按照“一條路就是一道風景”的設想,在建設品質上精益求精。“我們在道路建設中不僅採用了改性瀝青、透水鋪裝等較為成熟的做法,還應用了‘海綿城市’、彩色防滑陶瓷顆粒等近兩年引入的新技術和新理念,同時依託原有地貌和海岸線,合理配置彎道和坡度的過渡銜接,給駕乘和騎行遊玩增加了更多樂趣。”工程分管負責人、市城建局市政處副主任劉凱說。

榮成半島環海路:景觀大道故事多

在綠化上,半島環海路大面積採用了花海和草坪的綠化方式,打造出“花海長天一色”的視覺效果;栽植的樹木也多用彩葉樹種,並且注重季相搭配,營造色彩豐富的景觀層次;高大樹木稀疏栽植,灌木和地被植物錯落有致,打造令人心曠神怡的觀海視角。最終,半島環海路由鄉村土路蛻變為一條美不勝收的濱海景觀路。

榮成半島環海路:景觀大道故事多

對建設者來說,該工程的難點還在於巨大的工程量和施工方案的不斷變更。

工程量大到什麼程度?就拿土石方作業來說,總量超過220萬立方米,能裝滿10萬多輛渣土運輸車,相當於搬運一座130米高的小山,比觀海路、偉德路、青山路3個工程加起來的土石方量還要多得多。綠化工程也是如此,該區域岩石較多,經常需要採取爆破施工,進一步增加了施工難度。許多路段不具備施工條件,為了保證工程不停工、整體進度不落後,市城建局工作人員可謂費盡了心思。“在施工中,我們對那些暫不具備施工條件的工段,就調整施工方案,將其直接跳過,先進行其他工段的施工,以免耽誤工期。”劉凱介紹說。每一步都精打細算、環環緊扣,才使得如此龐大的工程,僅用一年多時間就竣工通車。

榮成半島環海路:景觀大道故事多

榮成半島環海路:景觀大道故事多

張鑫已在市政處工作了4年多,雖算不上“老兵”,但讓他獨自一人負責現場管理如此大的工程,對他來說是一個難度不小但又不得不完成的任務。從挖掘機揮動第一下剷鬥開始,他就成了工程現場最忙碌的人,全線7個附屬工程工段、3個道路施工工段、3個土方施工工段,每天都要跑幾個來回。“那時覺著每天時間真是不夠用,不管怎麼擠時間,怎麼加班,還是覺著有事情沒落實,有些地方沒能去看看,心裡總不踏實。”回憶起當時的工作狀態,他頗為感慨,“那時雖然很忙,但每一天都挺充實,自己也收穫很多經驗和知識,能力提升很快。”樂觀的心態中顯露出的是榮成幹部堅韌的性格和甘於奉獻的精神。在一次巡查工地過程中,張鑫不慎摔傷了胳膊,經醫院診斷為骨裂。但他沒有選擇住院或是休假,而是簡單處理後,又返回了工地。

“這麼重要的工程,誰都不敢掉以輕心。沒有別的事,我就去現場轉轉。發現什麼問題,就立即讓施工隊整改。”劉凱說。這股認真勁還讓他出了一次“洋相”。那天,他帶領技術人員在一處即將拆除的養豬場進行放線作業,一不留神,他踩進了汙水池,濺了一身髒水。工友勸他趕緊回家換衣服,他卻穿著髒衣服幹完了當天的工作。他說,回家換衣服,來回跑兩小時就沒了,當天的事兒就完不了,耽誤不起啊!除了他們,還有幾百名園林工人和市政工人也同樣加班加點地堅守工程一線,用智慧和辛勞的汗水成就了半島環海路的華麗變身。

“城建部門將繼續按照市委、市政府‘雙提’工程要求,進一步提升系統幹部職工素質和狀態,更好地服務於城鄉建設事業,全力爭當我市突破式發展排頭兵,為百姓打造出更多像半島環海路這樣的精品工程,不斷提高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市城建局副局長閆長青說。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位網友在微信圈裡留言道:榮成市委、市政府殫精竭慮、精心規劃打造美麗城市,財力用之於民。這幾年,櫻花湖、斜口島濱海公園、半島環海路樣樣都是精品,讓榮成散發出新的魅力。為榮成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