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无间道》里有哪些值得深思的细节?

剑雪萧萧


《无间道》三部曲是香港电影中非常经典的作品,时至今日依旧耐人回味。今天下午,我正好重温了一下。其实电影这种艺术,值得深思的东西很多,一方面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另一方面也与观众的解读有关。在此,说一点吧:

在《无间道》三部曲中,始终贯穿着一首歌:《被遗忘的时光》。

看过《无间道》系列作品的朋友们,一点对蔡琴那首《被遗忘的时光》非常熟悉,或者说,即便不知道歌的名字,一听《无间道》三个字,耳畔也能回放出那段经典的旋律。

这首歌,将电影中的情感和人物关系连接在了一起。特别是对于理解刘建明的心理活动和种种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这首歌将电影中的许多情节甚至是内涵都联系起来了。如果完整地看完《无间道》三部曲,大家就会注意到:

1.刘建明杀掉倪老大之后,在玛丽姐的音响店里听到了这首《被遗忘的时光》。这首歌,是玛丽用一套十几万的设备放出来的,这种香港上流社会的人才能享受得起的东西和眼前女神级别的玛丽,成为刘建明欲望的源头;

2.后来刘建明一路平遥之上,混得如鱼得水,升值后有了自己的豪宅、找到了同名为玛丽的老婆,此后挑选了一套高档的音响,就是为了听《被遗忘的时光》;

3.在整个电影的结尾处,从刘建明的保险柜里翻出的证据中,还专门有一段录音带,打开后播的就是《被遗忘的时光》。

一首歌,将人物、情节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这是导演和编剧的高明之处。

如果仔细品味,正是这首歌,激发了刘建明的欲望。在电影中,刘建明在被催眠的状态下,倒出了自己的心声:

他自己并不想做内鬼,只是遇到了韩琛的女人玛丽。其实,他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玛丽这个女人。

刘建明自然知道玛丽是韩琛的女人,但为了得到她,哪怕是讨好她,自己甘于去冒任何风险。然而,随着欲望的膨胀,他越来越无法自拔,甚至在得知无法挽留玛丽的情况下,将其行踪泄露给了仇家,算是亲手毁了玛丽。

玛丽死后,刘建明始终没有忘记她。保留唱片、买高档音响,甚至是自己精神错乱以后,还是离不开这首《被遗忘的时光》。而且,电影最后,刘建明脑海里还是能浮现出玛丽的身影。

所以说,影片中《被被遗忘的时光》,是整部剧的一个重要线索,也是大家理解刘建明的关键所在。


碣石樵子


我只说无间道2里一个细思恐极的细节,关于倪家倒台的真正原因。。我们先来看看,倪家倒台之前,发生了什么,根据电影,时间线应该是在97回归之前,而在黄志诚重新接手倪家的案子,之前,总警司说了一句话

想外面知道。此时是回归之前,那总警司说的外面是指谁呢。此时,倪家也有变化,阿孝洗白在望

阿孝成为了政协候选人,他认为倪家可以在太阳底下堂堂正正做人了,而他的底气,也许是来自这句话陶驷驹这句话,确实使很多香港黑社会成为了执政党在HK的基本盘,而此时,阿孝也许得到了京城某个大人物的垂青,所以成为了政协候选人,洗白在望。

这是阿孝最大的愿望,已经近在咫尺了。然而事情还是发生了变化

回归宴上总警司这句话,基本可以宣告阿孝的死刑了,所谓主任,自然指的是中联办主任。

接着便是黄志诚带人闯回归宴,要抓倪永孝。这明显只是警方高层许可是不行的,那谁是背后发号施令的人呢。而阿孝回家之后,有段对话很有意思。

收回回归晚会的帖子;港澳办取消阿孝的政协候选人资格;后来又说打电话给北京的朋友,帮忙。后来,我们也知道,然并卵。我们来分析一下,倪家倒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乍一看是被黄志诚和韩琛算计,阿孝被黄志诚一枪爆头。其实香港警方敢和国际刑警联合调查倪家,又在回归之前,这个敏感的时间节点,注意调查的时候,阿孝的身份,政协候选人。明显是北京的意思。倪家想向左转,但是左转失败,家破人亡。某种程度上,倪家是政治上的牺牲品,也许是为了香港的治安稳定,也许是别的原因,但是终究逃不了政治。如果倪家左转成功了呢,会是什么样子。

就是这个样子,上市公司主席,香港的统战对象,社会贤达。新世纪最港味的港片里,依旧有内地的隐性控制因子,在剧情中。


趣事下午茶


  电影中梁朝伟扮演陈永仁墓碑上写着:「生于1966年10月25日,死于2002年11月27日」。  好的电影都会在细节上下足功夫,很多一闪而过的画面,其实隐藏大量资讯。2000年后香港电影低迷,此后推出的港片,多数票房都是十分惨澹,其中有一部电影被誉为救市之作,它就是《无间道》,最终更以5505万港币(约台币2.8亿元)成绩,拿下年度票房冠军。同年第二名电影《英雄》,票房仅有2665万港币(约台币1.36亿元),只有《无间道》票房的一半。  《无间道》由刘伟强执导,麦兆辉和庄文强编剧,集齐刘德华、梁朝伟、黄秋生、曾志伟、陈冠希、余文乐等一线阵容。在随后香港金像奖上,横扫16项提名,最终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在内7个重要奖项。而后来好莱坞电影公司买了版权,并被马丁·史柯西斯改编成2006年电影《神鬼无间》,赢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四个大奖,但论经典,不少网友还是认为不如港版。  

  刘德华、梁朝伟两人精彩对戏,让许多观众印象深刻。  《无间道》取自佛经中:「受身无间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旧译为「阿鼻地狱」,是佛经故事中8大地狱里最苦的一个,也是民间所谓18层地狱中最低的那一层。《无间道》作为香港黑帮警匪片,第一次没有把重心放到警察和黑帮身份团体对立上,而是着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描写。  警察出身的梁朝伟成为黑帮卧底,黑帮出身的刘德华成为警察。当年的梁朝伟达到忧郁巅峰,电影中无数经典台词和桥段也被后人不断模仿。而其实《无间道》里面暗藏许多小细节,并没有被许多观众所注意到,多年后才又被网友讨论。  
  倪永孝书架上竟然摆了一本金瓶梅。  例如在网路上曾经有人问过,倪永孝的书架上怎么摆放一本《金瓶梅》,不过答案并没有被讨论出来。还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影片的结尾,梁朝伟墓碑上写着:「生于1966年10月25日,死于2002年11月27日」片中黄秋生也和梁朝伟说过「25号你生日嘛」。这个细节应该不是电影中的bug,而是导演想用这个细节解释无间道的「生死无间」。    刘德华、梁朝伟第一次见面时,购买单上日期却是2002年11月28日。  在电影开始的时候,在刘德华和梁朝伟第一次见面的音响店里,购买单上写着日期是2002年11月28日,而梁朝伟角色是27日死的,电影开始却是28日,也许就是意谓着「开始的地方,结束的地方。」  凡被打入无间道的,永无解脱希望,要经受5种无间:时无间、空无间、罪器无间、平等无间,而最后一重就是生死无间,即为重复死去无数回,还得继续用刑。无间道乃言为权力、生存、金钱而互相出卖、互相争斗,立于黑白两道之间。所以从梁朝伟和刘德华披上「卧底」这个身份开始,就注定两人永无解脱之日。  针对网友提出的猜想,有网友表示「如果真是这样解释就太强了」、「对这部电影更加崇拜了」。不过也有人指出纯粹是导演或工作人员不小心留下的「bug」,这种猜想只是「过度美化」这部电影,因为音响店单据上用的是国历11月28日,墓碑上用的是农历2002年11月27日(国历12月30日),时间上并没有错乱。


24帧的艺术


我从大家一般都会忽略的一个小人物说起吧,他就是剧中的傻强。其实他不傻,并且是看透阿仁身份的人!


主要的镜头是:陈永仁上司黄Sir刚死不久,警察到场,古惑仔鸟兽散。中枪的傻强带着陈永仁跑路。

在开车的时候,傻强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得赶紧把该说的话说完。

傻强讲的第一件事,是老大找过他谈话。


傻强说:“琛哥说:'傻强,如果我们有个兄弟是卧底,你敢不敢干掉他?'”

“他这么当面问我,我当然说我敢啦,你当我真傻?”


言下之意,人情世故他都懂,傻强的傻只是装的,逢场作戏罢了。


接着,傻强从局内人角度,讲陈永仁最关心的,安全问题傻强说:“那个警察硬骨头,他们把他抓了上去,足足打了十分钟,

一句话都没有说过。”表面上,是钦佩黄Sir硬骨头。实际上,是安慰陈永仁,放心,你还没暴露。


接着傻强开始

警告陈永仁,他现在是安全的,但其实,已经引起怀疑了——至少,被“傻强”知道了。

傻强说:“琛哥说,今天谁没出现,谁就是卧底。我没说你去按摩。”


最后,又把以前说给其他人的话,对着陈永仁,再说一遍。“
总之呢,你要记住:如果哪个人,他做事不专心,又看着你的话,他就是警察。”

这个方法,是傻强的“独门绝技”。


前两次,他对着同伙说,是告诉他们,如何识别卧底。而这一次,却是从兄弟立场,

叮嘱阿仁,怎么当好卧底。几句话,既描述了现状,凸显了傻强义气儿女的个性,也完整交代了身后事。





怎么样,有没有觉得这部剧其实很厉害!台词的背后存在很多的意义。


艾美丽aggy


谢邀。这篇文章 ,在我的主页里置顶了。有一些我的个人主观意见看法,喜欢看的朋友不妨去看一下。下面我来说说

《无间道》说起这个名字,大家都会想起一些经典台词或者镜头,比如“对不起,我是警察”、“我以前没得选,现在我想做个好人”、“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但是其中还有的一些细节大家也许都没有注意到,今天就给大家解析一下。


细节一:

《无间道》开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在《无间道》一开场就有这样的一段佛经:“八大地狱之最,稍为无间地狱,为无间断遭受大苦之意,故有此名。”

其实,这只是《涅槃经》第十九卷的一部分,完整的应该是:

八大地狱之最,稍为无间地狱,为无间断遭受大苦之意。

佛曰:受身无间者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

阿者无言,鼻者无间,为无时间,为无空间,为无量受业报之界。

无间有三,时无间,空无间,受业无间,犯忤逆罪者永堕此界,尽受终极之无间。

大致意思就是说,八大地狱最痛苦的就是“无间地狱”,在无间地狱只会不断地遭受痛苦。而在无间地狱受苦的人,永生就是他们最大的折磨。而无间地狱,之所以叫无间,就是因为里面没有间断的时间、也没有替代的时间,在里面的人会受到不间断的痛苦(报应),那什么样的人会进入无间地狱呢?

1、杀父

2、杀母

3、杀阿罗汉(杀掉得道之人)

4、出佛身血(让佛受伤、出血)

5、破和合僧(在一个修行道场或一个团体里散播谣言、挑拨是非,造成纷争,最终使道场或团体分崩离析)

这五条罪行,叫做五逆重罪,只要犯下一条,就会被打入“无间地狱”。

毋庸置疑,《无间道》里几乎每个人都犯了第五条罪,也就是破和合僧,又叫阿鼻地狱罪。所以从时空角度来看,《无间道》整个故事发生的空间,就是影片开场所说的“无间地狱”中。

细节二:

影片开场在寺庙

算命的告诉韩琛:“一将功成万骨枯”

韩坤不同意

认为生死是自己决定的

其实这里也是一个不容易注意到的小细节,影片一开始就在一个寺庙里,韩坤在这个因果有报的世界里,并不相信那句“一将功成万骨枯”。于是,韩坤让小弟们(刘建明)去警校当警察,成为卧底。

按照韩坤说的话,跑江湖的生死应该自己决定,而对于刘建明来说,每天都要在警校刻苦训练,还要时刻提心吊胆的他,连说话都要注意三分,更不要说自己的生死了,生死早就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了。刘建明也因此开始无尽的遭受痛苦,踏入了这个叫“无间地狱”的世界

而这里,也是为了以后刘建明亲手杀了韩琛,留下了伏笔。刘建明亲手射杀了自己的老大韩坤,就是为了当“好人”,决定自己的生死,踏出“无间地狱”。

细节三:

“明明说三年,三年以后又三年。三年后又三年。差不多十年了”。喊出这句话的陈永仁,早就开始行走在了精神崩溃的边缘,以前的他是个充满正义感的警察,而现在的他,有时都已经分不清自己是好人还是坏人,是警还是匪,他和刘建明都一样,此他渴望找回自己真实的身份:警察,这种无法安心的日子,对于他来说就是地狱的存在。

而除了刘建明,其实陈永仁也早就进入了这个因果世界里。有的身份并不属于真实的自己,他们都生活在这个压抑的环境里,无论是吃饭、说话、睡觉,就连做梦都怕被人拆穿身份。他们进入了这个无间的世界,进入了这个叫“无间”的地狱,他们只会永远的遭受痛苦,没有轮回,所以,他们都是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轮回的机会、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细节四:

从这里看出阿强从未怀疑过他

阿强让陈永仁赶紧走

此时此刻陈永仁的内心受到了更大的拷问。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明明是卧底,却被所谓的敌人如此信任。他更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是真警察,却被名义上的自己人“利用”。狼虽凶恶,也是有灵性的动物。尤其是母狼,在“母爱”爆发的时候,也会改掉秉性,保护起人类的孩子。并把孩子驯养成“狼孩”。这就很像陈永仁自身的际遇,作为一名警察,却坠入“狼窝”。他根本想不明白,自己到底是人还是狼,就这样自己坠入这无间深渊的痛苦之中。

细节五:

注意右上角的日期 2002年11月28日

刘建明和陈永仁在音像店见面的场景。大家一定有些印象,但是没有注意过这一串小小的日期。

28/11/2002,一串简单的数字,却和影片结尾相呼应着。

注意墓碑上的时间是2002年11月27日

陈永仁死亡的日期,为什么在他去音像店的前一天。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心里已经有了答案,而这是不是这部电影的真正内涵所在呢?


拾光电影馆


《无间道》系列里的这个细节,你有参透导演的意图吗?

关于《无间道》系列,各位的解读已经很多,而我想说的也许是看过电影的你一定注意到但没有留心的一个细节:陈永仁和刘建明的警队编号,这个编号从警校开始一路跟随他们,在片中多次出现:

陈永仁的警察编号是PC27149

而刘建明的编号和他类似,是PC4927

有何含义呢?这就要提到整个系列每一部都会在片头出现的引子了,皆是一段佛经:

所谓《涅槃经》,是佛祖释迦牟尼在涅槃之前最后的遗教。

在整个系列都有丰富的佛学韵味的大前提下,科普一下:在佛法中,七七四十九天是用来超度的。佛教的轮回转世观念里,人在死后的七七四十九日内,会经过七个阶段。

也就是说这四十九天是个一个衔接期,在这个时间段里,大多数人经过超度都可以赎罪,能投个好胎,但是,极好的人会立即上天,极坏的人会立即下地狱。

刘建明和陈永仁两位男主角的警队编号,都蕴含有七七四十九,但数字是完全倒过来的,也暗示了主角身份和命运的错位,而在97回归之前,香港警察的编号都是五位数,这里其实也暗示了刘建明从来都不是一个真正的警察。

片中出现了两次“我想跟他交换”的台词,第一次是刘建明无意识的状态下,而第二次则是得知真相之后的刘建明发自肺腑的感叹,篇首、篇尾都是下降的电梯,堕入无间地狱的二人,注定要以错位的身份活下去。


褚汉辰


《无间道》是一部非常缜密的作品,其实“吃”的情节就常常为人津津乐道!

《无间道》里面飞扬跋扈的黑道大哥韩琛,小身材、小眼睛一样出得来大气场,甚至从未亲自动过手,甚至没有开过一枪,只需一个眼神,一个表情就将人物的老奸巨猾、冷酷无情演绎的淋漓尽致。

不得不提最经典的吃盒饭场面,这盒饭吃得网友要上知乎:“为什么《无间道》里每次看曾志伟吃饭都把我馋的要死?”

场面是这样的:曾志伟被带到警局,坐在偌大的一个会议桌前,身后站满了小弟们,面前摆着好多盒饭菜,他手持一次性筷子,旁若无人的挑拣着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霸气十足却也吃得津津有味!

看到韩琛在警局吃盒饭的胃口都这么好,黄警官放大招了——“不好意思,今晚的行动,连累琛哥您损失了几千块”。这句话一下子触到了韩琛的痛处!正沉浸于美食的韩琛,脸色一下子阴沉了下来,手中正举起的筷子轻轻掉落,沉默了几秒种后,他火速爆发,把面前的盒饭一股脑推向对面的黄警官及一众探员,这翻脸的速度可真是迅雷不及掩耳啊!

甩完盒饭,他又拿起一杯饮品,目中无人地吸着,一边用恶狠狠的目光扫射着身后的“可疑卧底”。

不到3分钟的吃盒饭戏码,曾志伟吃出了满汉全席的感觉。每次看到《无间道》中这一幕,强烈的感觉是:我饿了,快给我来份盒饭!!!.

请问,这不是演技是什么?

其实,好的表演还有个更深入的层次,就是通过眼神和动作的设计,让观众解读出更多的讯息。

像《无间道2》里,倪永孝(吴镇宇饰)死之前,韩琛去找他。吴镇宇在这场戏中,加入了剧本上没有的一个细节,边劝对方和自己合作,边拿起桌上的酒瓶斟了两杯,一杯送到曾志伟面前。

而曾志伟的动作是,把酒直接拉向和吴镇宇相反的方向。

这代表着两人谈判的失败,也是从此刻开始,他们谈话的气氛开始变得剑拔弩张。


香港电影


电影《无间道》里有哪些值得深思的情节?

说起《无间道》想必都不陌生吧,一部经典中的经典,香港电影崛起的里程碑,拿奖拿到手软的作品,众多影星成功路上的结晶。是环亚电影发行公司出品,由麦兆辉,刘伟强两位大咖导演执导,曾志伟,梁朝伟,刘德华等一起主演的一部警匪片。

影片中讲述的是两个身份非常混乱的男人,分别为警方的卧底和黑社会的卧底,经过一场激烈的角色斗争,决心寻回自己的故事。

下面跟小编一起探寻《无间道》里都有哪些值得我们深思的情节?刘和陈的警队编号,这个编号从开始就一路跟随他们,在影片中也是多次出现,陈的编号是;pc27149/刘的是pc4927。有什么含义的,其实这是一段佛经,给他家讲一下:在佛教的轮回转世观念里,人死后的七七四十九天里,会经过七个阶段,是用来超度的。

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里,很多人都可以赎罪,投个好胎,但是极好和极坏的分别会上天和下地狱。但他俩的数字完全是倒过来的,其实就是暗示了他们的命运和身份的错位。

还有就是香港在97年以前警员编号都是五位数字的,而刘建明的是四位数,也就表明了刘建明从来就不是一个真正的警察。

那么我们再来说一个小人物,可能已经被忽落了,他就是里面的傻强。他肯定不傻,而且还看透了陈就是卧底。有一段证明了小编的说法;警察和黑社会火拼结束,中枪的傻强带着陈逃跑。在车里傻强说,老大找他谈话,问他如果卧底是他兄弟,让他干掉他问他敢不敢《他当面这么问我,我当说敢了,你当我真傻》。

关注头条号:码哥侃电影,带你每天了解一部电影!


码哥侃电影


87年版的《红楼梦》,30年后,微博、朋友圈里仍然不时能看到关于剧里金银首饰,服装搭配,发型妆容的分析贴。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了极致,都耐人寻味。《无间道》作为近二十年最成功的港片,其成功也不是偶然,电影里的很多细节如今看来,依然值得推敲。

电影开头刘建明去买音响刷卡的时候镜头给了单子一个特写,单子写的时间是2002年11月28日,这是刘建明和陈永仁第一次见面的时间。但是电影结尾陈永仁的墓碑去世时间是2002年11月27日。但这是警匪片,不是恐怖片,所以必有其深意。无间道在佛经里是这么解释的:“受身无间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永世不死,无间轮回。所以这个安排,所以死于27日,始于28日,完全和电影名称的含义契合,不禁让人对编剧叹服。

电影里有一句台词,是梁朝伟对陈秋生诉苦当卧底时间太长,原本剧本上写的是“10年”,但是梁朝伟把它改成了“明明说好是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就快十年了老大”。用了一个叠句,用一句简单的话就表达出来当卧底那种度日如年的心里状态。

陈永仁和刘建明两个人在影片最后的天台对决,本来剧本安排的是两人来一段港片式的武打戏,但在刘德华的建议下,最后被改为斗智的语言对决,这场戏中两个人用语言代替枪械,把气氛推到了最高点。


电影烂番茄


在《无间道》系列第一部的结尾,梁朝伟所饰李永仁的墓碑上刻出了详细的生死日期。生于10月25日,可以从黄sir说过的“25号你生日嘛”得到印证,但死期却好像有争议。

因为开头两人在音响店碰面的场景中,发票上写的日期是2002年11月28日。李永仁死于27,电影开始于28号,这是在是个太大的BUG了。

再来看看影片开头的佛经:

“无间道”是佛经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受身无间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

旧译为“阿鼻地狱”,是佛经故事中八大地狱里最痛苦的一层,也是民间所谓十八层地狱中最低的那一层。被打入无间道地狱,永无超生来世,要不断的重复无间的折磨。

所以从梁朝伟和刘德华所饰角色开始做“卧底”之初,片名就预示了两人永无解脱的痛苦轮回,李永仁的生死日期看似是个bug,但连起来却正好可以形成一个闭合的轮回,是不是细思极恐呢?

2.“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

可能是片中这句话非常符合拖延症的大家(误),所以大家非常喜欢哈哈哈哈。

但是大家知道这句话其实是梁朝伟现场想出来的吗。其实这跟他曾经演过的一部电影有关。1992年吴宇森的《辣手神探》上映,梁朝伟在片中饰演卧底,所以距离02年《无间道》上映,刚好十年,应了片中的台词。

3.《无间道》第一部里面,韩琛想查内鬼,让手下小弟都填写个人资料。陈永仁笑傻强“这么大个人,连保镖的镖都写错”,但自己纠结了很久还是写错了。

在《无间道》第二部里面,特意用了一句“档案里有些字我不会写”做前后剧情的相互照应,导演果然用心良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