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鐘暴漲1200倍 分叉幣是火坑還是財富捷徑?

在當前的市場狀況下,如果說還有幣種可以在一夜之間漲幅超過700%,那可能只有分叉幣了。上一週,比特幣分叉幣SBTC一天之內漲幅約為750%。7月16日ABTC則更是誇張,15分鐘內漲幅超過1200倍。

15分鐘暴漲1200倍 分叉幣是火坑還是財富捷徑?

ABTC詭異的價格暴漲K線圖

SBTC、ABTC兩個分叉幣價格暴漲得十分詭異,特別是ABTC價值本來已經基本歸零,交易量也為0,但在7月16日晚20點左右,幣價一下子上漲千倍以上,甚至讓人懷疑是不是系統出了問題。

15分鐘暴漲1200倍 分叉幣是火坑還是財富捷徑?

SBTC近一週的價格曲線

相信很多老韭菜心裡已經有了,拉盤割韭菜基本可以被確定,至於拉盤手段則有一些不同說法。但不論結果如何,對於投資者仍有吸引力,分叉幣現在價格低迷,但未來是否還會出現價格暴漲?

先來看看分叉幣的歷史吧,此前有著以太坊分叉與比特幣BCH分叉的先例,從2017年10月開始,比特幣等主流幣種分叉成了最簡單的通向財富自由的捷徑,往簡單說只要寫一份白皮書、簡單改改BTC的代碼,對BTC進行快照發發糖果,一個分叉幣就由此誕生,和做個ERC20空氣幣一樣簡單。但分叉幣的優勢是天然的就可以直接獲得分叉幣種巨大的用戶數量。

對於韭菜而言,也並不反感這些分叉幣,因為只要持有BTC、ETH等主流幣種,分叉時就能獲得各種糖果。而且這些糖果的價值往往不菲,比如SBTC在剛上線時的價格超過1700元。如果你持有1枚比特幣,每個月光是賣分叉幣糖果就可能獲利數千元。

15分鐘暴漲1200倍 分叉幣是火坑還是財富捷徑?

在17年12月牛市最高潮的時候,也是分叉幣最繁盛的時候,光是比特幣就至少有50種以上的分叉幣出現。雖然亂象環生,但不得不承認分叉幣無論是對於項目團隊來說,還是對於投資者來說,短時間內看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這些分叉幣往往打著改善現有幣種的旗號進行的,比如通過區塊擴容、閃電網絡、新的共識算法來提升交易速度並降低礦工費,甚至有些分叉幣號稱可在比特幣基礎上加入智能合約功能。但現在看來這些技術改進似乎並沒有進行,並且基本都是沒有應用支撐的空氣幣。

正如大家所看到的,2018年熊市開始,空氣幣是首先被淘汰的幣種。截止目前,除去老牌分叉幣BCH、ETC還有著較好的市值之外,只有BTG、BCD、SBTC、BCX、ABTC、LLC等少數分叉幣種的“佼佼者”還在殘喘。其他以太坊、萊特幣等幣種的分叉幣情況更為糟糕,許多價值已經歸零。

其實,要想打造一個成功的分叉幣並非易事,像BCH和ETC目前的成就,放在整個歷史上可能都是孤例。一方面分叉幣要有足夠的算力支持,另一方面要得到投資者的普遍認可。

基於比特幣、萊特幣的分叉幣,自然會延續PoW共識機制,需要挖礦。如果得不到足夠的算力支持,分叉鏈會自然的死掉,因此礦工的支持不可或缺。但分叉幣由於認可度低,人們對其價值的增長期望不高,特別是在2018年分叉幣普遍縮水90%以上,因此鮮有礦工的支持,全網算力連原有鏈的零頭都不到,由此造成的另一個嚴重問題——51%攻擊。

15分鐘暴漲1200倍 分叉幣是火坑還是財富捷徑?

此前,BTG、LLC、XVG等都遭遇了51%攻擊,原因就在於全網算力太低。LLC開發者Tanner在接受採訪時認為攻擊者的算力大都是租用的,攻擊成本可以低至500美元一小時。可見要想對這些分叉幣實施51%攻擊,代價十分低廉。但後果卻極為嚴重,甚至可以直接導致該幣種的信任崩塌。

關於分叉幣的價值,不少分析師都表示不看好。主要原因就在於分叉幣普遍沒有實體支撐,是空氣幣。加之市場已經不需要更多的“比特幣”,分叉幣的流通性普遍很差,提供分叉幣交易對的交易所已經不多,而且有些無法對外轉賬,只能在一個封閉的市場裡自嗨。

或許像SBTC一天暴漲700%的情況還有可能出現,但分叉幣的投資風險明顯很高。相比其他幣種,投資分叉幣更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