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智慧:做人要學會獨立思考,堅守本心,做個有主見的人

王陽明心學智慧:做人要學會獨立思考,堅守本心,做個有主見的人​很多朋友想學王陽明的心學智慧,但是又不知道王陽明到底在說什麼,甚至有人在批判王陽明心學,認為過時了,落伍了,就乾脆不思考,人云亦云,缺乏主見。比如有人嘲諷王陽明的心學是封建糟粕,唯心主義,真是如此嗎?我們今天就來說道說道。

如果用現代唯物主義論來看,陽明心學不僅是唯心主義,而且還是主觀唯心主義。那麼什麼是唯心主義,什麼又是唯物主義呢?二者的區別就在於,唯心主義認為精神是第一性的,而唯物主義則是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因為王陽明的心學中提到“心即理也”,出現了一個“心”,並且認為“心”就是“理”,所以被認為是唯心主義。但是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是西方近代提出來的,而東西方的哲學有著本質的區別,所以用西方的思維來衡量東方的思想,是否合適就值得商榷了。

比如西方黑格爾說的“存在即合理”,笛卡爾說的“我思故我在”,都是經典的唯心主義名言。同時,由於王陽明說“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因此王陽明也被認為是主觀唯心主義。什麼又是主觀唯心主義呢?

主觀唯心主義是一個哲學理論。其提出某主體的心靈,如其感覺、經驗、意識、觀念或意志等是世界中事物產生和存在的根源與基礎,而外部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則是由這些主觀精神所派生的,這些主觀精神的顯現。中國宋明時期的心學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無物”、“心外無理”,英國貝克萊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等等。

王陽明心學智慧:做人要學會獨立思考,堅守本心,做個有主見的人用唯心主義的概念來看待陽明心學,就很容易把心學理解為主觀唯心主義。更有甚者拿出王陽明的一個故事來說明。

有一次王陽明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王陽明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很多人只看了王陽明說的最後一句,但其實王陽明說的人心“寂”與“顯”的狀態。也就是說當人沒看到花時,花在心中是處於一種寂的狀態,但是當看到花時,那花就瞬間處於顯的狀態。而這種顯的狀態,與我產生的關係,也就是物來順應的關係,我的良知可以感知到花。但是,當我沒看見花時,那花與我並沒有發生關係,所以深山中的花開花落,與我心並沒有關係。

王陽明說的這句話,說的是物與心的關係,但是並沒有否定花的存在,更沒有說,因為我的心沒有感知到花,而否認花的存在,也就是物質的存在。

我們來舉個例子,比如當你沒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你並沒有與我發生關係,這篇文章的觀點對錯,你是不知道的。但是當你看到文章時,不管你是否認同觀點,但是我們之間都間接的發生了關係。但是並不是說,因為你沒看到文章,你就存在。不管這篇文章你看到沒有,你都活蹦亂跳的好好的在那裡。王陽明描述的只是心與物的關係,但是並沒有否定物質第一性。這其實也是東西方哲學文化的差異。

言歸正傳,雖然主流認為陽明心學是主觀唯心主義,但是作為專研學習陽明心學的人而言,並不能接受這個論點。

王陽明心學智慧:做人要學會獨立思考,堅守本心,做個有主見的人​不管如何,如果古人的哲學思想能促進我們獨立思考能力,而不人云亦云,做個有主見的人,給予我們人生的啟迪,我們就不應該否定。而應該去發展和傳承,只有這樣華夏文明源遠流長,生生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