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口史話」古城拾遺——馬道

「營口史話」古城拾遺——馬道

南馬道今貌

蓋州古城原有東、西、南、北四條馬道,與城牆同於明洪武五至九年間修建而成。據民國十九年(1930年)《蓋平縣誌》記載:“縣城池本明蓋州衛城也。洪武五年(1372年),指揮吳玉因舊土城修築。九年(1376年),展築南面,磚石包砌。周圍五里八十八步,高三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闊一丈八尺。門三:東曰順清,南曰廣恩,西曰寧海。鐘鼓樓在城中衢,今按其城周圍七里零三步,城仍舊池淤”。馬道是由登城馬道與馬道巷路組成。其中登城馬道是傍著城牆內側、用臥磚砌成的斜坡狀的登城道路,各個城門內左右兩側或城角皆有修建;馬道巷路修建於各面城牆內側,路徑走向與城牆平行,它們之間相互貫通,是古城內的“環路”。

如今,蓋州古城仍基本保持明、清時代的街巷肌理,使得後人可以對古城所有現存建築、遺址及街巷進行準確的測量。記者通過“Googleearth”衛星地圖軟件對蓋州古城進行了詳細測量,得出的數據為:東、西(原城牆)長約780米,南、北(原城牆)長約900米。去除城牆基約10米的厚度,推算出:東、西馬道長約為760米,南、北馬道長約為880米,馬道寬度皆約為6米,完全能夠容納兩排馬車並列通行。

「營口史話」古城拾遺——馬道

在冷兵器時代,作為城門、城牆的附屬設施,馬道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軍事作用。戰時,守城兵馬、武器糧草等可在城內馬道巷路上暢通無阻,並通過登城馬道及時、便捷地攀登城牆上。同時,城上各方守城部隊之間也可通過馬道巷路及時、快速地相互傳遞戰報或進行支援。由於處在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資源豐富、商貿繁榮,歷史上的蓋州一直都是遼東地區的軍事重鎮,亦是兵家必爭之地。據《蓋平縣誌》載:“衛控扼海島,翼帶鎮城,井邑駢列,稱為殷阜。”自漢代以來,蓋州在歷代遭受大小戰爭達上百次之多,城池攻防戰發生較多,馬道在戰時起到了重要的軍事作用。無數官兵就是由馬道登城防禦或出城迎戰,誓死保衛城中百姓的安全。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7月25日,爆發了震驚世界的中日甲午戰爭,翌年1月10日,號稱“甲午中日戰爭陸地第一惡戰”的“蓋平保衛戰”打響。淮軍將領章高元奉旨守衛蓋平城,與日本侵略軍展開了殊死鏖戰。由於敵我武器裝備差距懸殊,日軍最終攻陷了蓋平。日軍雖然攻陷蓋平,但也付出了死傷334人的沉重代價,是日軍入侵中國以來死傷較多的一次戰役。甲午戰爭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進程,使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基本確立,同時,也讓冷兵器時代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從此以後,高聳堅固的城牆在槍炮面前,再也起不到有效防禦作用,逐漸被廢棄了。

在和平時代,馬道除了守城部隊每日由此登城例行巡視外,不再發揮其它軍事作用。由於具有“環路”功能屬性,馬道在疏解古城交通壓力方面起到巨大作用。作為歷史上的遼南商貿中心,山東、江蘇、浙江、福建等關內沿海地區客商通過海路,到遼東地區開展經商貿易,必到遼東灣第一大貿易港口——蓋州連雲島港(今西河口)進行中轉。據《蓋平縣誌》載:“本邑海口有二,一曰西河口,即清河下游入海處,距城二十餘里,在清季道光以前為東三省海運交通唯一之商港,南北貿易鹹萃於此。”“雖系蕞爾偏邑,而名聞八閩,聲達三江,無不知有蓋州者,皆因貨物積散之傳播也。”關內客商及貨物渡海來到連雲島港,再由西河口沿大清河逆流而上,在蓋州城南關外的清河碼頭上岸,穿過一、二、三、四道楞子,跨過南關橋,穿過南城門進入蓋州城。城中主幹線——南大街與東大街 “商鋪林立、人群熙攘、車水馬龍、熱鬧繁華”,若是客商穿行還算方便,但滿載貨物的馬車通行就不太容易了,很容易造成交通堵塞。這時候,馬道就是最好的選擇了,馬道寬闊平坦,行人及車馬較少,通行極為順暢。從南馬道經東馬道繞到東門,出東門過北橋頭,沿古道一路向北到青石關,再向北行,到嶽州(今大石橋)、海州(今海城)、東京(今遼陽)、盛京(今瀋陽)等地。

「營口史話」古城拾遺——馬道

東馬道今貌

隨著時代的發展,蓋州古城被現代建築逐年“蠶食”。如今,四面城牆除東城牆僅殘存400餘米,南城牆殘存50餘米外,其餘各段城牆皆已無存。修建於城牆內側的各條登城馬道與城牆同時期被拆毀,城牆下的馬道巷路由於是城內居民每日出行的必經之路,大部分得以保存。如今,東、西、南、北馬道中,西馬道與北馬道西半部分完全消失,僅遺存北馬道東半部分420米;東馬道、南馬道保存較為完整,東馬道遺存約820米,南馬道遺存約670米。

歷經600餘年的歲月洗禮,這些殘存不到2000米的馬道仍頑強地“活著”,繼續發揮著日常交通的作用。雖已沒有了巡城騎兵與來往商賈的馬蹄聲響,但它們承載著蓋州古城的歷史文化信息,展現出蓋州古城獨特的文化韻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