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如何看待考研女多男少的現狀?

某知名985大學某專業複試12取5,參加複試的11人都是女生,只有1個男生。面試男生的時候教授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你是怎麼看待考研女多男少的問題的?”大家覺得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現象,長此以往會出現什麼樣的的社會狀況?和小編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女生在有些行業就業受到歧視

我本科在中部某211化工專業就讀,全班80+,男女比約3:1,20多個女生僅有不超過5人選擇本科畢業直接就業,這幾人還基本是家庭條件比較差,不想給家裡增加負擔的那種,就業方向有考教師的,考公的,僅有一個進了電機廠的,然而,並沒有去化工相關企業的。

是化工大國企福利待遇不好所以不去?是相關企業設備崗、工藝崗開出的本科月薪7k太低?都不是!企業不要啊!不得不承認的現實是,女生在這些行業就業受到歧視啊!

實習去的某石化國企,培訓時就講到了這個問題。女生,尤其是未婚女性,進入企業後很麻煩。幾年就要結婚,緊接著就得要孩子。一懷孕,就不能在一線崗位繼續工作了,只能轉到辦公室,辦公室沒有缺怎麼辦?那就幹文員吧!我開出工程技術人員的工資,請一個文員回來,這種事情擱誰都不樂意吧。好傢伙,萬幸孩子沒受到化學品的影響,健健康康的出生了,產假就不講了,生完孩子重心得放到孩子身上吧,這一放又是好幾年。

企業是需要盈利的!所以,招收一個女生,同等條件下,甚至是條件差一點,我也願意招收一個男生。綜上,在這樣的工科背景行業的女性,想走的更遠,除了考研基本已別無他法。

中國特色背景導致

很正常啊,讀兩年研說不定房價又翻了一倍……無數前輩用血淚換來的經驗。女孩子又不用買房,相親市場上,碩士>本科>博士,而且碩士更容易進體制,穩定。利益問題而已,不是什麼男孩危機,也不是就業問題,雙方迫害妄想症不要太嚴重。這是中國特色(房價)背景下收益和風險關於性別不對稱的問題。

本科就業比較難

換個角度理解,女生有能力有資本有條件繼續脫產學習,男生們沒能力沒資本沒條件繼續脫產學習。這個社會對男士的要求:男人工作要不怕苦不怕累,要頂起家裡,要買房娶媳婦。對女士的要求:找個輕鬆點的工作,找個好人家嫁了,好好照顧孩子。

大部分本科生不得不考研的現實就是,本科就業比較難,所以為了增加自己的籌碼,不得不考研。我是工科,從工科的角度來說一下吧。工科出來的,本科畢業已經能完全勝任一線工作,找個工作很簡單,身邊工科出身的轉正後年收入沒有低於6W的。但是大都從事一線工作,並不輕鬆。

工科類專業,甚至理科一直都被傳為不適合女孩子讀,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女孩子學理科讀工科呢?因為好就業。然後到本科快畢業時候發現不是那回事,很多企業招工科畢業生,但是並不需要那麼多女的,一些大企業為了明面上響應國家的男女就業平等,不得不一起招,但是會在暗地裡篩除一部分女生,為什麼呢?工科帶這個“工”字,是和工程搭邊的,工程口需要的是幹工程的,很多努力學習上了好本科的女生不願意做一線工作,嫌髒苦累,或者說本科畢業找不到合適工作,那怎麼辦?不能家裡蹲啊,那怎麼嫁的出去啊,好吧,那就考研吧,最起碼設計院研究院好進很多了。

來源知乎網友:學渣琦哥

專業不同,情況不同

看專業,你去礦業系看看男女比率,難道能證明考研男多女少?事實證明考研人數是越來越多的,也就是說考研這件事的成本是越來越低了的,然而為啥還有很多人不去考呢?最簡單的就是投入產出比啊。

如果本專業男少女多,只能證明一個問題,就是本專業就業前景前途有限,穩定有餘,進取不足,只能吸引對穩定要求大於吸金能力的女生,對男生沒有吸引力。

很多答案裡都把男人想成巨嬰,彷彿我朝男性已變成弱勢群體,然而事實是程序員這個職業最開始女性居多,然而後來因為吸金能力強導致大批男性投身此行業,其他吸金能力強的行業亦多以男性為主導。

所以,在考研人數逐年上升的趨勢下,為何本專業的報考男性逐年遞減,就要問導師了____你每年畢業的得意門生都去向何方?

不要說都變成馬雲,只要確保個個年薪百萬,男學生肯定可以隨你挑,要是都是年薪十萬,那他們的選擇肯定是換專業或者直接就業去打拼啊。

多方原因造成的後果

我覺得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中國社會對男性稍微有點不友善,無論是社會的性別比例,還是不正的社會風氣,男性面臨著比女性更大的社會壓力,需要急著賺錢養家,如果男性讀了研究生之後才出來工作,除非家庭條件較好,否則將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沒有足夠豐厚和穩定的收入;

另一方面,由於社會風氣略為浮躁的原因,男性面對的壓力又比較大,給自己製造了較大的壓力,這也很難靜下心來學習,這也是男性成績多不如女性的原因之一;

還有就是男女自小受到的教育原因,女性普遍性格更容易專注,而男性則較為好動,喜歡挑戰不確定性,因此偏向於本科畢業直接參加工作。

2019考研:如何看待考研女多男少的現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