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夜話31:川西小環線自駕遊記(2):走馬觀花逛吉首市區

踏遍千山萬水,體驗大好河山,歡迎來到遊子夜話,上集說到我們今天一早的任務是走馬觀花逛吉首市區。

雖然是驅車走馬觀花逛市區,但因為提早做了功課,對吉首有所瞭解,還是為大家介紹一下吉首的基本情況吧。

吉首市是湖南省的縣級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府,簡稱吉。市境東南部與瀘溪縣、西北部與花垣縣、西南部與鳳凰縣、北部與保靖縣和古丈縣毗鄰,總面積1078平方千米,地處武陵山區腹地,背靠武陵山,總人口30.37萬人。吉首市原名乾城縣,1949年11月5日,乾城縣和平解放。1952年,乾城縣改名吉首縣。吉首由苗語音譯而來,意為“生養的地方”。傳統建築有吊腳樓,它是湘西的特色民居,飲食文化主要是“酸辣”為主。其飲食味道,立足武陵山區的物產、氣候,多取材本地食材,形成酸、辣、鮮、臘的特色,自成一家。2014年,全市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56項,2016年入選國家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截止到2016年,湘西有世界文化遺產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2處;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12處,A級景區11家。

三江夜話31:川西小環線自駕遊記(2):走馬觀花逛吉首市區

吉首市是一座狹長的城市,呈東北-西南走向。南北長約16公里,東西寬約2-5公里左右不等。所以市區南北走向的街道沒有幾條,但很長,東西走向街路雖然比較多,但都很短。

三江夜話31:川西小環線自駕遊記(2):走馬觀花逛吉首市區

三江夜話31:川西小環線自駕遊記(2):走馬觀花逛吉首市區

簡單介紹一下峒河文化藝術公園的四條橋,它是湘籍文化藝術大師黃永玉先生出資捐建的,是一座人行景觀橋。分別叫“肥橋”“愛橋”“花橋”和“醉橋”。

三江夜話31:川西小環線自駕遊記(2):走馬觀花逛吉首市區

四座橋造型各異,設有廊亭、雕塑、花架、花池等,主題各不相同,通過設置文化雕塑、鑲入文化元素,使橋與文化達到了完美融合。

三江夜話31:川西小環線自駕遊記(2):走馬觀花逛吉首市區

上面這座叫愛橋,橋上佈滿心型的設計,讓人感到濃濃的愛意。愛橋主拱跨31米,引拱跨12米,全長64米,寬6米。兩側橋身鏤空8個心型的設計讓人眼前一亮,而橋面中間一座寓意“青春之愛”的雕塑更是奪人眼球。

三江夜話31:川西小環線自駕遊記(2):走馬觀花逛吉首市區

三江夜話31:川西小環線自駕遊記(2):走馬觀花逛吉首市區

上面這座是花橋,

為了洩洪的需要,橋身共修築了3拱。兩邊橋沿建有花壇,種植垂懸植物,使整座橋常年藤青花茂。橋面雕塑主題為黃永玉老先生畫作《三月天》中的3少女,橋兩端修建木質休閒廊亭,供遊人觀景小憩。

三江夜話31:川西小環線自駕遊記(2):走馬觀花逛吉首市區

上面這座是醉橋,橋面跨中修建廊亭一座,兩邊設醉漢銅雕塑兩組,拱板底部採用仿大理石巖片漆裝飾,煞是好看。醉漢雕塑們或躺、或仰、或酣然獨坐,怡然自得,展示了湘西人粗獷豪邁的性格。

三江夜話31:川西小環線自駕遊記(2):走馬觀花逛吉首市區

三江夜話31:川西小環線自駕遊記(2):走馬觀花逛吉首市區

上面這座是肥橋,橋面雕塑是一個胖婦人托起著一個胖娃娃,從這種誇張的造型當中,我們感受到一種肥胖之美與富足之美。憨態可掬的胖娃娃、慈愛可親的胖婦人將周圍的空氣點綴地愛意濃濃,吸引著不少遊人駐足留影。

由於時間關係,上面這些景點我們僅當著沿途風景來欣賞,沒有細看,僅是一晃而過。因是走馬觀花,只能介紹到這裡,下一站我們還是重點去看看吉首有名的景點,乾州古城和矮寨大橋吧。這兩個景點非常不錯,值得一看,請繼續關注下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