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动力、两个优势、两个角度!果树树体管理的十则原理

两个动力、两个优势、两个角度!果树树体管理的十则原理

果树树体管理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要做到科学合理的还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熟悉一定的原理。下面是树体管理的十则原理,供大家参考。

一、终生矛盾

即生长和结果的矛盾,它贯穿于果树的整个生命周期,表现为树势强弱,结果多少。遗传规律决定,幼树徒长不结果的一切措施,都是通过削弱树势达到结果目的。

二、两个动力

即光和水,光是能源,决定果树营养和积累水平。不是命脉,决定果树的生长势力。俗话说,讲好水路长树好,讲好光路结果好,就是这个道理。树体管理首先要考虑的是土肥条件和风光条件。果树的个体和群体结构只有与生态条件相吻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三、两个优势

即垂直优势和顶端优势,就是果树生长过程中所表现的向上性和向顶性,这是一切果树能够长高长大的原因。在树体管理过程中,调整树冠上部和下部、外部和内部生长结果的平衡关系,实质上就是调整这两个优势的关系。

四、两个角度

即骨干枝角度和骨干枝上枝组的角度。角度是调节光路和水路,调节两个优势,达到生长,结果协调的钥匙。角度有小到大,树势由弱转稳变强,幼树早结果有效的措施是轻剪长放,角度开张。老树更新靠的抬高角度,由大变小,增长树势。

五、两个部分

即地上部与下下部,就是树冠与根系,这两部分密切相关。在果树年生长周期中,这两部分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对树冠进行整形修剪,剪掉的越多,促进树冠恢复的势力就越强,剪的是枝,靠的是根,根系受到破坏,必然影响树冠的生长。

六、两条路

即水分和有机营养输送过程的两条路,根系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类,通过木质部的导管往树冠上运送,叶片制造的有机营养,通过皮层的筛管往根系运送。采取环状剥皮等措施提高座果率,促进花芽形成及使树体旺长部分变弱变缓的原理,都是因为使两条路的正常功能受破坏而达到预想目的。

七、两个中心

对于地上部来说,果树生长期叶片制造的有机营养,在分配过程中有两个中心。一是运送到生长最活跃的新梢顶端,用于生长。二是运输到结果部位,用于果实生长,营养偏向生长中心转移,会造成树势过旺,营养偏向结果中心转移座果过多,会造成树势过弱,树体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调节有机营养的分配中心,使之生长与结果协调适宜。

八、两个生长阶段

新梢在年周期中的生长一般分为春梢、秋梢两个阶段。春梢义称为牙内皱梢,对果树前期营养水平起决定作用,属积累型枝条。秋梢是雨季来临后长出来的,不利于果实生长和花芽分化,属消耗型枝条。对幼玲旺树来说,可充分利用秋梢达到轻剪长留扩大树冠来达到目的。对结果大树来说,如何控制和减弱秋梢的长势是树体管理的任务之一。

九、两个高峰

根系生长有两个高峰,第一次出现在5月中旬,第二次出现在8月中下旬。高峰期主要取决于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养分,通气状况。根系吸收养分第一个高峰期在7月份。第二个高峰期在10月份。因为5月中旬,地温在20℃—25℃度,最适宜于根系生长。8月份中下旬地温同样在20℃—25℃度,最适宜于根系生长。

十、冬夏结合

即冬季修剪与夏季修剪相结合,对于幼龄树和初结果树来说,单靠冬季一次修剪往往会修剪过重,来年发条过多,结果晚,若冬季轻剪,夏季配合抹、摘、剥、扭、拉、刻等手法,则会加快树冠形成,早成花、早结果。果树发芽后修剪量越大,对树体的元气伤得越重。所以,夏季整形修剪应尽量减少叶片损失而达到治旺、缓势、早成花、早结果的目的。

以上是树体管理的十大原则,也叫十大关系,吸有把这几个关系摆顺,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