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80後創始人用了10年時間月薪破萬,卻用3年時間套現數億,你從中能學到什麼?

職場黑馬幫


這件事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當時摩拜賣身美團,年輕的創始團隊套現幾億美金時,還在網上掀起一股“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之風,各自媒體不遺餘力地藉此事大做文章,製造焦慮,讓許多人都覺得身邊到處都是人生贏家,只有自己是個loser。

但這種焦慮有用嗎?基本是沒用的,除了給各自媒體賺取流量,對大部分讀者而言一點用都沒有。所以我是很反感把胡瑋煒的成功歸為“勤奮”、“聰明”、“有勇氣”,而把其他大多數人打上“不思進取”、“安於現狀”、“不夠努力”的標籤,胡瑋煒是聰明勤奮有勇氣,但其他不能像她一樣三年套現15億的人,可能也同樣地聰明勤奮有勇氣,甚至更勝一籌,這些是成功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能夠平淡幸福地生活,其實就已經拼盡全力了。

胡瑋煒在創立摩拜單車之前,也只是一個普通的白領,做了十年的科技記者。你問我從她三年套現15億的事情上學到什麼?我的回答是:

運氣很重要。

或許有傻逼要噴我:做不到人家這樣還把人家的成功歸為運氣,典型的酸葡萄心理。我承認胡瑋煒各方面能力十分優秀,否則不可能在一開始就獲得諸多投資人和投資機構的信任,這是她從業十年積累下來的個人口碑。

但你們想過沒有,全中國有幾家能做到摩拜這種規模的?去年共享單車最火的時候,市面上最多同時出現幾十種共享單車,這些還都是運氣好,能走到投放階段的,還有更多的共享單車公司在我們還不知道的情況下就默默死了,現在市面上也死的只剩下摩拜、ofo、青桔、哈羅等幾家公司,其他已經死去的共享單車,難道只是因為他們的能力不如這幾大巨頭嗎?

不是的,這幾家公司的成功,更多還是各種偶然因素結合而成的,別說共享單車,就算是其他做大規模的企業,除了創始團隊的能力外,運氣也佔了很大的成分。

像摩拜和ofo這兩家初期做得最大的共享單車企業,一開始就踩中共享經濟起飛的風口(這其中既有運氣成分,也有前瞻性眼光的因素),率先佔領了空白的市場,又恰逢互聯網巨頭,像騰訊和阿里,線上流量紅利見頂,必須從線上重新走到線下獲取流量,所以把共享單車作為支付寶和微信的線下觸角和入口,給予了這兩家公司大力的資金支持,摩拜和ofo才能市值暴漲,接著又是一輪輪的融資、暴漲、融資、暴漲……

如果你問胡瑋煒,她創辦摩拜之時能預見到摩拜會被看作互聯網巨頭流量入口而被資本追捧嗎?我相信她肯定也預料不到,當時她創辦摩拜,也只是看到了人們出行的需求缺口而已。

很多人都誇大了努力和能力的重要性,而忽略了運氣和風口的作用。努力是很重要的,但要把一件事做到這麼高的程度、這麼大的規模,其實運氣更具決定性作用。人人都能夠努力,但不是人人都能有這麼好的運氣,所以成功跑出來的人和企業才會是少數。

所以,摩拜創始團隊套現這麼多錢,是能力+運氣的結果,其中運氣很重要,很重要。

其他人也千萬不要被這件事弄焦慮了,沒什麼好焦慮的,比你窮得多、比你有錢得多的同齡人都很多,前進路上還是要保持心態平和,紮實走好每一步,並多接收不同信息,瞭解社會,瞭解市場,提高判斷趨勢和風口的能力,隨時準備好,在風口來臨時,在你運氣好的時候,狠狠地衝一把,生活就大大不同了。就算你一直沒等到這個機會,但你的努力,你的踏實,你的不斷學習,也能讓你過上不錯的生活。

別焦慮,你有你自己的節奏,做好自己就行了。

共勉。


我是悟空問答的簽約作者,互聯網問答專家,每天發表關於科技、互聯網的深度觀點,有興趣的趕緊來關注一波~



科技扯談官


經歷的事情越多,越覺得自己看不透,從而不敢妄下結論。

今早剛在自己的公眾號上發了一篇5000字長文《無論是阿里板還是騰訊板,都是年輕獨角獸們的跳板》,裡面有提到摩拜單車的創始人,82年出生的胡瑋煒。

我們常常感嘆畢業之後做了10年普通記者的胡瑋煒,一朝創業,3年就成為億萬富翁,覺得這是一個渴望不可及的勵志故事,甚至直接激發了很多年輕人的創業夢,暴富夢。

但哪有什麼隨隨便便的成功?

你之前這個創意是誰的嗎?你知道天使輪的146萬是誰投資的嗎?

你知道後續3年11輪的融資都是誰引薦的嗎?

一個沒有任何創業經驗和管理經驗的創始人突然要管理一個上千人的大公司、公眾公司,你知道她是如何管理過來的嗎?即使能管理過來,老成的投資人們信心她嗎?

我們往往是隻看了表象,往往只看到了臺上的人。

卻不知道更重要的是導演,是幕後人,是實際控制人。

李斌是汽車領域響噹噹的大佬,身上有三個金閃閃的標籤:1、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易車網的老闆;2、估值360億美元的蔚來汽車創始人;3、出行領域知名投資人,身價百億,跟柳傳志、馬化騰等超級大佬,都是朋友。

共享單車的創意、摩拜這個名字,以及大體的模式,李斌都想好了,甚至還估算了營收難度,只要一輛車四年沒有維護費用,就能回本。

更重要的是,李斌連錢都準備好了,還放話說:實在不行就當做公益了。

在這種萬事俱備,只缺創始人的情況下,胡瑋煒開心的接下了李斌146萬的天使投資,開始熱熱鬧鬧的創業。

背靠李斌,幾乎萬事不愁。

錢花光了,胡瑋煒自己拉不來投資,只能借高利貸,李斌卻可以。

他找來好朋友劉二海,後者對胡瑋煒能力持保留態度,單純憑藉對李斌的信任入局,投了數百萬美元。

生產線出問題了,李開復拉來富士康做了一筆戰略投資,解決了讓胡瑋煒束手無策的供應鏈問題,還大大降低摩拜的生產成本。

當然李開復幫忙,也不是看在胡瑋煒的面子上,而是因為李斌,是他認識多年且非常認可的行業老兵。

慢慢的,自己找人沒有李斌好使,胡瑋煒也就不自己找了,她甚至曾表示,自己不愛找投資人:李斌介紹誰,我就認準誰。

再後來紅杉、馬化騰等人,也是因為李斌。

哪有隨隨便便的成功,要麼是因為天賦異稟,要麼是因為人財兩旺。

我們以為成功的創業者都是前者,其實絕大部分都是後者。


求釋財經


近日摩拜80後創始人胡瑋煒套現金額達到7.5億美元的新聞,屢次登錄各大網站頭條,而其僅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卻完成了其他公司短期內都難以實現的商業目標,實在讓人心生佩服。

共享單車在近年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也是這兩年間互聯網的的熱門話題。而這個項目的領頭羊卻是一個80後的美女高材生胡瑋煒,她用兩年時間將摩拜做到估值百億!

而她本人在開創摩拜單車之前竟然是一名汽車記者,想要在互聯網的公司進行新的開創,她克服了重重的困難脫穎而出,而這其中的艱辛和挫折也只有她本人才會知曉。最近的熱點文章“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引起人們熱議。其實在文章中或者胡瑋煒本人身上我們都可以看出,想要成功這不僅僅是一個理念。

更重要的是去付諸實踐,在各行各業中都有無數為此拼搏的青年,暫時的落後並不可怕,暫時的失敗也不必灰心喪氣,在自己理想中的堅持和不斷進步才是讓自己發光發亮的關鍵,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從來不會向你打招呼,而暫時的落後也並不可怕,真正的超越是在縱向的比較中成為更好的人。


歐界科技


其實從海外經濟學家解密融創3萬億的財富就可以看出,中國夢比美國夢來個更快,更猛,只要抓住風口,中國會帶給努力的人太多的財富,中國富裕階層在不斷的加大比例!

中國房地產市場冰火九重天,融創的奇蹟源自中國社會消費階層分化

原創 茶到傳媒 2018-04-07 15:27:26

孫宏斌和他的3萬億財富的融創中國

樂視是小生意,100億虧損是小意思的孫宏斌

2018年融創老總孫宏斌把融創中國的業績發佈會變成了他的單口相聲專場,談笑風生中說明自己辭去樂視網董事長的原因,認為樂視是小生意,融創已經把樂視的投資資產歸0處理,王健林的1億是小目標,在融創孫宏斌眼中100億就是貪吃的孩子丟了一塊糖而已,雖然心中不滿意,但是隻是一塊糖而已,2017年融創的銷售額再創佳績,2017財年融創中國的營業收入達到658.7億元,同比增長86.4%;毛利達到約136.3億元,同比增長181.1%;毛利率由2016年的13.7%提升至20.7%;歸屬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到11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達344%。以上業績報表還是把投資樂視的資產100億完全歸0後的業績,融創中國的權益土地儲備約5252.5萬平方米。截至3月29日,包括舊改等協議狀態的土地,融創土地儲備共計約2.18億平方米,位居中國地產行業的第三位。融創中國所持有的土地儲備整體貨值約3萬億元,其中超過96%的貨值都位於一線、二線及環一線城市,資產價值遠遠高於其他房地產企業。

融創發展速度驚人

孫宏斌對國家房地產政策的掌控

2004年國家房地產政策調控,商業發展激進的孫宏斌在他42歲的時候後,遭遇了企業破產,重頭開始帶著自己順馳的團隊成了中國融創公司,併成功在香港上市,十年過後,2014年,融創殺入全國二十強位列第12位,2015年實現銷售金額734.6億元,殺入中國前十年強位列第9位,2016年銷售金額達到1553.1億元,位列全國房企第7位。融創中國發布2017年度業績報告,全年實現銷售額高達3620.1億元,較2016年同比增長140.3%,行業排名由第7位一下躍升至第4位。融創的成功秘訣只有三個字:賣得貴。用孫宏斌的話來說,融創只為中國富裕階層服務,他們有對住房改善的剛性需求,在中國買的起房子的人賣多貴都能買的起,買不起的房子的人就算是打骨折價也買不起。

融創地產只給努力的人服務

融創只給社會努力的人服務

根據中國各大房企的公開數據顯示,2017年碧桂園地產銷售均價為9080元/平方米。中國恆大地產銷售均價為9960元/平方米。中國老牌房地產企業萬科銷售均價為14739元/平方米。而2017年融創地產銷售均價高達人民幣16,380元/平方米,居中國房企10強第一位,更加恐怖的是融創的銷售團隊非常的優秀,融創地產的回籠資金做的行業最快,基本上房子建完了基本上融創的房子也賣完了。

著名經濟學家Thomas Piketty,同時也是《21世紀資本論》作者,在2017年4月發表了一篇長達76頁的報告,《中國資本積累、私人財富和貧富差距,1978-2015》,在論文中有兩張經典的中國社會消費階層分化的圖表:

中國前1%人群的收入佔比,從1978年的6%,上升到了2015年的14%。

中國後50%人的財富佔比:從1978年的27%下降到了2015年的15%。

中國夢給努力人準備著

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活躍的經濟體,變化的市場上有著各種各種的機會,只要你抓住一個,隨時都可以產生一群的百萬富翁,阿里的成功產生了很多的千萬富翁、騰訊的成功產生了很多千萬富翁、華為的成功產生很多的千萬富翁,有人說美國夢,其實中國夢來的更快,只要你抓得住風口,市場投資的熱錢有很多,摩拜單車的創始人胡瑋煒用了十年時間年薪賺到10萬,辭職後創業4年時間就靠賣身美團賺取數億元的財富,只要你努力,敢於承擔風險就會有很大的回報,當然資本論中經典的哲學,收益和風險成正比,胡瑋煒的例子只是個例,更多的創業者都倒在了獲得收益前的黎明前。

中國的市場消費主要是富裕階層

融創的成功不是偶然,是孫宏斌對中國市場經濟的瞭解

BCG在2016年就直截了當地指出:中國消費總量增長的81%將來自於上層中產階級以及富裕群體。當全國各地都在說房地產有泡沫時,孫宏斌卻逆勢前行,他知道什麼是泡沫,當你們均價還是9000多元的時候,我還是要賣16000元,9000元的房地產商眾多,你們就是泡沫,而16000的房子融創全國獨一家,消費勢頭良好,大家所說的房地產泡沫在這個消費階層根本的不存在,孫宏斌說未來中國的房地產商只可能存在幾家,因為大部分房地產商在9000多元低價泡沫中消亡,而孫宏斌的融創已經做好去收割這些地產商的準備。市場經濟最後的弊病就是寡頭的誕生,互聯網領域一樣,房地產商一樣,國家也一樣,此消彼長,馬太效應,這就是人類的社會,這就是市場競爭的結果!


茶到傳媒


最近,一片《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的文章火了,摘抄一部分給大家:

不管你願意不願意,中年都如約而至。
然而,三年前還是普通記者的胡瑋煒,不動聲色的走到,旁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看著照片裡胡瑋煒柔弱的樣子,你很難想象,這是一位叱吒風雲的商業女精英。
然而就是這樣,你的同齡人,正在無聲無息的拋棄你。

總之就是拿別人的輝煌與你的平凡作為比較,一直再強調你的“碌碌無為”。

其實我想說,你只看到胡瑋煒“套現15億”,但是卻看不到她10年的汽車科技媒體經歷,看不見她曾經創辦騎行科技媒體,擔當CEO,看不到她付出的艱辛與努力,看不到她團隊中的頂尖人才。

我們先不談論胡瑋煒有沒有拿到這15億,胡瑋煒可以成功,取源於她從業十年汽車媒體賺取的人脈,也許10年讓自己月薪過萬與三年掙得數億想必很少,但是有時候金錢並不是衡量一切,假設胡瑋煒沒有那10年的從業經歷,讓她去創業,首先不一定想得到共享單車的項目,其次即使想到也會無從下手。

再看胡瑋煒究竟拿了多少錢?8%的股權,其實在之前一次次的融資下,優先拿錢的是那些大佬們,最後才是胡瑋煒自己,然而還有分出給自己的團隊,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的確賺了很多,但是更多的是經歷與個人履歷,為下一次的創業墊下更深的基礎,有了這一份經歷,我相信更多的投資人會把目光主動看向她。

最後,共享單車其實如果是幾家爭鋒的情況下,很難實現盈利,而且燒錢是越來越厲害,越來越多的二線、三線的共享單車品牌開始被併購甚至倒閉,還有OFO之前因為融資問題,資金也是非常不足,讓人整體的感覺就是共享單車到達一個瓶頸,或者嚴重一點就是走下坡路,再這樣的情況下,胡瑋煒答應被美團併購,全身而退也是非常明智。至少摩拜的情況,共享單車的情況胡瑋煒最清楚。


視覺財經


我只想說一句最簡單但也最難做的:千萬不要和別人比較,踏踏實實走自己的路就好。


1 再牛逼的人剛開始也是普通的

朋友圈有搞投資的吐槽過那篇《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說實際上到手的錢肯定沒有這麼多,但財務自由是肯定的。

82年出生的胡煒煒,今年也不過才36歲,這個年齡的大多數也就是職場中高層,個體小老闆,哪怕是年薪百萬的人生贏家,確實也都相形見絀了。

但是你們都忘了,在創立摩拜之前,胡煒煒做了十年的記者,也不過拿著剛剛過萬的月薪。要是按好多剛畢業就月薪過萬,甚至20-30K的985、清北名校生的標準來看,在創立摩拜之前,她和你們比起來,只不過是個全方位慘敗的loser。

如果這些人中的一位,和胡煒煒同年齡段,畢業10年,月薪剛剛過萬,可能早就各種吐槽:工作10年月薪剛過萬,是不是太沒出息了,是不是完全被同齡人拋棄了,以後是不是都沒什麼翻身的希望了。


2 最沒用的事就是按別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她要是像你們這麼想,可能早就自暴自棄了,根本就不會考慮做什麼共享單車了。

幸好,人家沒有那麼想,因為她知道,世上最愚蠢的一件事就是用別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所以才有了後來一切。

想明白這一點,你會發現好多煩惱和焦慮自然就沒了。不管是努力、奮鬥,還是成功,別人的根本不值得care,自己做好自己的就行。

比如,你能夠一天十幾個小時專心致志,我天生好奇寶寶就是做不到,那我就按自己的節奏來。幹2個小時就休息一會,把大塊的時間和任務分段處理。

是,這樣不夠努力,但這樣能讓我愉快地堅持下去。強行按照你那種方式,我可能要格外耗費很多精力,還不一定能堅持下去,還可能要承受巨大的折磨,所以,沒必要。

你畢業就能進BAT,我沒那麼牛,也拿不到那麼高薪水,還不愛加班,那我就換個方式,比如找找副業,比如學著理財,不求超過多少同齡人,只求自己一年比一年好。

是,她30幾歲就身價好幾億,我現在做不到,但是我想辦法先月入數萬、甚至破萬行不,畢竟我才二十多歲,起碼還有十年呢,她在我這個年齡的時候,還是個月入幾千的小記者呢?誰知道我30多歲會什麼樣呢?

這個浮躁的時代,不和別人比較、只專注自己是一種智慧,也是最快的通往成功的途徑。


3 成功都是非線性增長的

胡煒煒工作10年,月薪才漲到1萬,後來用了3年的時間讓身價過億,可以說簡直是火箭一樣的崛起速度。但是,大家都不知道,為了一夜暴富的那一天,胡煒煒早就準備了10年。

在做記者的10年,雖然工資只從四位數漲到了五位數,而且還是1打頭的五位數,但是,胡煒煒可沒有絲毫的怠慢。10年裡,胡煒煒通過踏實肯幹積累了不少經驗,也結識了不少人脈,更對交通這一領域有了深入的洞察和理解,這才使得她堅定的認為共享出行會是未來的趨勢,才做了摩拜,才有了後來的一切。

所以,無論哪個行業,厚積薄發確實是正道。大多數情況下,你只看到了那一瞬間的輝煌,卻沒有注意到長達數年的隱忍堅持。所以,就像老生常談的那樣:堅持努力,但一定不要著急。

只寫有價值的乾貨,角度清奇思路獨特,大概是最讓你欲擺不能的頭條號了,點擊“右上角”關注頭條號“運營喵芬妮”

運營喵芬妮


有點諷刺,我從中學到的是,幹媒體的可以無所不用其極,怎麼吸引眼球怎麼來,連一點基本的常識也都不需要知道。

摩拜的創始人胡瑋煒在接受吳曉波的採訪時曾意味深長地說過一句話:“資本是助推你的,但是最後,其實你都得還回去。”



實際這個事兒想想也簡單,這麼多輪的資本投入,其目的不是做雷鋒,而是要賺錢掙利差。僅從獵雲網公佈的這幾輪投資來看,投入的成本已經遠遠超過27億美金,再加摩拜還有10億美金的挪用用戶押金的大窟窿,想想填補這個漏洞和給投資人收回成本就要多少?!而胡瑋煒的創始人佔股比例也就8%多,僧多肉少並不剩下多少湯湯水水。



更重要的是,資本市場有個重要的規則叫作Liquidation Preference(優先清算權),用人話簡單解釋就是每一輪的投資人都會擁有不同的優先清算權,如果公司被清算或被併購時,該投資人將優先拿回其投資本金+利息。而在這些持股佔比中,創始團隊通常持有的是沒有優先權的普通股。

現在這27億美金放到桌子上,根據優先權一輪一輪先滿足最高級別投資人、接著是次級優化權、以及一級一級的向下劃分優先級投資人的成本和利息,等全部分完後會給創始團隊留下多少,不用想也都知道。而不是這個新聞所吹的27億美金*創始團隊佔股比例就等於套現值這麼簡單的算法。

實際不管胡瑋煒有沒有拿到錢,至少她的創業經歷是一個最大的財富。我們這些事後諸葛亮在羨慕人家年紀輕輕就是人生贏家的同時,有沒有想想人家整整三年時間廢寢忘食的努力工作以及大家都是想法多實幹少時,人家80後能唯一的將想法付諸行動的那些實幹能力?!


互聯網俊明說


隨著摩拜被美團收購,不禁讓人感慨共享單車的命運,畢竟OFO也已經賣身給阿里,曾經叱吒風雲的共享單車兩巨頭如今只能委身於其他的互聯網巨頭,雖說短期內共享單車還是會存在於我們的視線之中,但在被收購和賣身的那一瞬間,也就註定了它們的命運:淪為雞肋,受制於人,很難再有大的作為。



當然對於創始人胡瑋煒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畢竟摩拜的發展遇到了瓶頸,如果沒有大金主的支持,恐怕過不了多久,摩拜就會陷入困境,所以有了美團,摩拜也就能繼續前行了,而創始人胡瑋煒也行這筆交易中獲得了不菲的身價,雖然她失去了摩拜,但她並不是失敗者,三年的時間,從一名默默無聞的小記者成為接近十億的身價創始人,這樣的成就足夠了。



看了胡瑋煒的神奇經歷,很多人興奮不已,覺得在人生道路上,努力的方向真得太重要了,甚至比努力更重要,只要抓住一個小小的機遇,人生就可以逆襲,不可否認胡瑋煒十年的工作只能拿到一萬的月薪,而3年的創業生涯讓她身價億萬,但她的成功真得只靠選擇嗎?其實如果沒有那十年的默默無聞,積累經驗和人脈,恐怕她也沒辦法做成摩拜。



實際上正是由於她十年的記者生涯,她可以有機會接觸到很多的創業者和投資人,而關於共享單車這個想法並非她的獨創,曾經有投資人找另一位創業者想扶持這個項目,但是創業者覺得沒什麼前景便放棄了,但是胡瑋煒長久做記者積攢的敏銳嗅覺意識到這個想法如果成功將會改變世界,於是決定做共享單車,所以她找投資人要了投資,開始創業,才有了後來的摩拜。



所以機遇永遠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更關鍵的是你是否能給自己創造遇到機遇的機會,如果你沒有處在一個特別的圈子裡,那麼你就不可能接觸到那些新奇的想法和投資人,沒有經驗的你更不可能做好充分的準備去嘗試創業,所以雖然有時候努力的方向很關鍵,但前提是你必須要時刻努力,而不是放棄努力坐等天上掉下個好的機遇,何況沒有充分的準備,這樣的機遇即便掉到你面前,你也把握不住。


心靈成長記


首先,不要聽信某些人的混淆視聽:創始人胡瑋煒不是某些言論說的7.5億美金。

她現在擁有8%的佔股權比例,按照此次收購27億美金的美團點評股權+現金,所以的身價是2億美金。


再就是,一個人的成長道路天時地利人和多種原因並存:

胡瑋煒的創業之路有各種機緣巧合,而且不可以複製……

1、開創摩拜單車之前是一名普通的汽車記者;共享單車是飯局上聊天偶得;

一次偶然的飯局上,作為汽車記者的胡瑋煒在跟一幫子的汽車圈的人一起吃飯,摩拜單車的天使投資人李斌一句玩笑式詢問:“胡瑋煒,要不你試試”,促成了現在摩拜創始人胡瑋煒的2億美元的身價;

共享單車的創意、摩拜這個名字,以及大體的模式,李斌都想好了,甚至還估算了營收難度,只要一輛車四年沒有維護費用,就能回本。

在這種萬事俱備,只缺創始人的情況下,胡瑋煒開心的接下了李斌146萬的天使投資,開始轟轟烈烈的創業。

李斌是誰?

李斌是汽車領域響噹噹的大佬,身上至少有三個金閃閃的標籤:1、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易車網的老闆;2、估值360億美元的蔚來汽車創始人;3、出行領域知名投資人,身價百億,跟柳傳志、馬化騰等超級大佬,都是朋友。

當然,作為一個對資本圈兩眼一抹黑的胡煒煒來說,聽李斌的話,各種投資、大腕就來了。

2、

背靠李斌,胡瑋煒解決了錢和管理的問題,靠著王超,她又解決了技術這個大難題。

當時,胡瑋煒拿了李斌的錢,開始四處找人設計,因為牢記李斌說過的4年0維修,業界幾乎沒人願意接這個單。

就在處處碰壁的胡瑋煒,被逼得差點自己動手組裝時,王超出現了。

毛髮旺盛的王超,是個實打實的極客大神,本業做的是汽車設計,在中國人年平均收入7705時,他的時薪已經達到600。王朝,他已經是開雲汽車的老闆,自主研發新能源汽車。

王超借用了汽車輪胎的設計,讓車胎套在一種堅固的輪轂上,輪轂中心擰上五枚螺絲就能扣到自行車的一側,於是就造出了兩隻輪子全靠在車身右側的自行車。

3、有了李斌,投資不愁,人手也不愁。

管理困難,李斌就找來王曉峰,為不善經驗管理的胡瑋煒保駕護航。

這個曾任職Uber上海城市總經理的職業經理人,2016年下半年開始統管公司所有經營事務,讓胡瑋煒專心戰略。

胡瑋煒自己說,王曉峰來的時候,正是公司最窮的時候。“(王曉峰)不愧是從大公司出來的,做過大事,花過大錢。”

加入摩拜後,王曉峰開始一個城市一個城市的進駐摩拜,同時兼顧摩拜車的迭代,跟不同勢力的談判,以及公司的管理。

在他的帶領下,摩拜的執行力和發展速度蹭蹭往上漲,2017年半年時間已經進入100家企業,提前全年完成任務。

而且最高領導即使由胡瑋煒,變成王曉峰,整個摩拜內部也並未出現明顯裂痕,其公司管理水平,可見一斑。

所以,創業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各種天時地利人和以及機緣巧合促成你成功的可能......。

當然,創始人胡瑋煒的堅持也是摩拜成功的因素之一。


好攝的老賀


首席投足管評論員王天天:


根據您的問題,我們將更多的思路放在摩拜創始人--胡瑋煒的經歷上

第一階段,十年時間月薪過萬:此時間段便是2004年浙江大學城市學院畢業--2015年1月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其中的十年時間胡瑋煒都做了什麼。

名人簡歷可以很簡單的在網絡上找到:10年的汽車記者概括了胡瑋煒這十年的職業經歷。十年之間,重點不在於月薪漲了多少,而在於她積累了什麼,最終遇到了什麼。

人脈,資源,以及後來的伯樂李斌。

我相信無數次有人以格局來形容過胡瑋煒的成功,到底格局是什麼。

格局是我看到的不僅是這幾年工資漲了多少,而是我看到自己真正拿到了多少機會與資本。獲得投資的潛在機會,信息流通的人脈資本。

她在這十年間遇到了李斌,李斌是大佬,易車網大老闆,蔚來汽車創始人,知名投資人,與馬化騰等人談笑風生,有人脈,有資源,有面子。在李斌的指尖,摩拜註定要發展起來,沒有任何創業經驗的胡瑋煒,在李斌的幫助下就此崛起。那些創業者舉著BP尋找投資人的過程,幾乎沒有出現在胡瑋煒的身上。

她在這十年時間遇到了王超,在極客的線下活動上,技術大神王超為她解決了單車的設計問題。

總結來說,沒有這十年,便沒有那些扶持她騰飛的人。


第二階段,如題主所說,三年時間套現數億:在地面上的時候,要想著用什麼飛翔。騰飛的時候,要念著如何呼吸。三年時間胡瑋煒所經歷的困難並不亞於那十年的等待。無論是技術上,管理上,投資上面的困境都一個一個的湧現過,她身邊的人一次次的可以拉她度過難關,她也依靠個人的感染力創造了2018年優秀的摩拜。但共享單車模式終歸要走上下坡路,美團對摩拜的收購是必然的,胡瑋煒在最後也終於出局。

總結來說,這三年,胡瑋煒在一群人的簇擁下,在自己的格局與人格魅力下,高速的發展。


如果說真正學到了什麼,那便是人的重要性。即使十年時間月薪不過萬,但結識了一大批優秀的大佬能人,又正是依靠這些人三年資產過億。格局,能看多遠,能挖掘出背後多少價值,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