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一起欣赏,浸染了独特韵味的京剧裘派花脸专有剧目《锁五龙》

以折子戏演出取代全本戏,而习惯上仍用原剧剧名的情况,在京剧中并不少见,这种情况称作折子戏的袭名演出。在京剧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全本剧目的演出到大量演折子戏的嬗变,由原先全本戏到折子戏脱离全本,独立演出并大量流行,应该是与京剧流派的繁荣勃兴分不开的。或许可以说,在京剧流派大规模形成的过程中,京剧折子戏的流行,使得原先附属于全本戏的折子的艺术品质得到极大提升。这些折子戏,转变为一个流派或几个流派的专演剧目,成为我们现在所说的“流派剧目”,反过来,大量精品折子戏的积累又成就了许多以这些折子戏为核心的全本戏。今天见于舞台的《锁五龙》就是京剧裘派花脸的专有剧目,从裘盛戎到方荣翔,再到众多的裘派弟子,这出戏已经由裘派演出了数十年,深深地浸染上了裘派花脸的独特韵味。作为京剧传统剧目,《锁五龙》全本戏中有罗成力擒窦建德、孟海公、朱灿、高谈圣等五个割据一时、各自为王的将领的情节,故名锁“五龙”。实际上今天舞台所演的只有《斩雄信》一折(又名《踹唐营》),是花脸行当的应工戏。虽然用的是全本戏的名《锁五龙》,实则是一出折子戏。

带你一起欣赏,浸染了独特韵味的京剧裘派花脸专有剧目《锁五龙》

全局故事脱胎于《说唐》,讲述的是李世民伐郑累败王世充,单雄信独闯唐营死战,被尉迟恭生擒。唐营屡劝其降而不从,只得将其杀死。行刑前,瓦岗旧友徐勣、罗成、程咬金等去生祭,单雄信一心赴死的故事。该剧剧情极为简单,而能够以折子戏袭名演出并常见于京剧舞台,自然有其不寻常之处。《锁五龙》中氤氲的英雄末路而豪气长存的气韵是该剧始终能够吸引演员和观众的主要原因。

单雄信不计个人安危,在王世充兵败之际,单骑杀入唐营,此去固然是死,但也要于死前赢得壮烈。唱词中有:“单人独马唐营踹,只杀得儿郎苦悲哀。遍地荒郊血成海,尸骨堆山无有葬埋”,其场面何等激烈。单雄信被擒,一心只求速死,以保全自己的英雄之名,“今生再不能把节改,要报仇二十年投胎某再来”。短短几句,唱得慷慨激昂,尽显英雄豪气。

带你一起欣赏,浸染了独特韵味的京剧裘派花脸专有剧目《锁五龙》

刑场有“三骂”的好戏,几段西皮原版一气呵成,西皮快板酣畅淋漓,腕上铁链虎虎生风,英雄肝胆显露无遗:一骂李世民,誓死不忘血海深仇。“唐童”的称呼,是何等的轻蔑;二骂徐懋功,腹内藏奸。“人面兽投胎”虽各为其主,亦不能笑里藏刀;三骂小罗成,恩将仇报。“乱箭穿身死无葬埋”痛恨到了极点。

带你一起欣赏,浸染了独特韵味的京剧裘派花脸专有剧目《锁五龙》

单雄信的人生遗憾,莫过于将死之时都未能见到与自己相知的秦琼,他的二哥秦叔宝,“......我的好汉哥呀,贾家楼,曾结拜,唯有你我同心怀”。足见兄弟情深,再无牵挂,慷慨赴死。

带你一起欣赏,浸染了独特韵味的京剧裘派花脸专有剧目《锁五龙》

《锁五龙》以单雄信慷慨激昂的唱段开场,以其凛然之死作为结束,令人肃穆。戏里戏外的演员观众,也在这短短的几十分钟内,踏上英雄心路,于不知不觉间,努力完成着人格上大写的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