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陽:抓住戰略機遇推進農墾改革

【香港商報網訊】當前,農墾改革已經從方案設計論證階段轉向實戰落實階段,墾區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撲下身子抓改革,嚴謹周密保落實,義無反顧、攻堅克難,向黨和人民遞交一份合格答卷。

徐學陽:抓住戰略機遇推進農墾改革

黑龍江省農墾總局黨委副書記、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總經理徐學陽(本報資料圖)

一、要以搶抓戰略機遇的緊迫感,自覺推進農墾改革。

農墾改革是黨中央的戰略部署,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從講政治的高度抓好農墾改革任務落實。要堅定政治立場,堅持政治原則,真正解放思想,切實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精神上來,落實好省委要求,推動農墾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墾區開發建設70多年取得了輝煌成就,也積累了大量歷史遺留問題和深層次矛盾。只有深化政企社企分開改革,才能徹底從體制機制上解決農墾幾十年“辦社會”的困擾,只有深化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才能迴歸農墾企業屬性,專注國有資源資產資本經營,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只有整建制轉換體制機制,才能改變路徑依賴,更好整合資源資產、推動產業升級,建設現代經濟體系,實現農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二、要突出集團化企業化“主線”,快速推進農墾改革。

墾區集團化改革的顯著特徵就是整建制轉換體制機制。要加快構建黨委統一領導、公司依法經營、做強產業公司、有效管理資產的集團化運行架構。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設立集團總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變行政管理為集團化經營,管理局改製為分公司,減少管理層次,整合產業集團,構建起總公司為集團的資本運營中心、產業公司為集團的利潤中心、農(牧)場子公司為集團成本控制中心的分工體系,全面提高集團資源資產整合能力和市場核心競爭力。黨委會研究討論是董事會、經理層決策重大問題的前置程序,重大經營管理事項必須經黨組織研究討論後,再由董事會或經理層作出決定。農場企業化改革的主要任務,就是在推進農(牧)場政企分開、社企分開基礎上,對農(牧)場進行公司化改造,建成有限責任公司,與集團總公司建立資本紐帶關係,成為集團總公司的子公司。

三、要抓住政企社企“兩分開”重點,紮實推進農墾改革。

按照“全面移交、分步實施”原則,對需要移交的行政權力事項,年內全部移交,由省直各部門牽頭、集團總公司配合,分步推進到位。在集團總公司、管理局分公司內設“社會事務部”,農(牧)場單獨設立“社會事務部”。其中,集團總公司的社會事務部的基本職能就是做好行政權力事項移交工作,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管理局分公司社會事務部負責管理轄區內暫不能移交的辦社會職能,以向農場派駐社會事務部方式,將轄區內的辦社會事務承擔起來;農(牧)場社會事務部與農(牧)場有限公司實行機構、人員、資產、負債、財務核算“五分開”,對管理局分公司的社會事務部負責。

四、要把思想發動貫穿全過程,聚力推進農墾改革。

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脫胎換骨的重大改革,思想發動始終是改革工作的頭等大事。要全方位、多層次、反覆宣傳改革政策,把思想政治工作擺在突出位置,確保大局穩定和社會安定。要加強工會組織建設,充分發揮橋樑紐帶作用,更好保障農墾職工合法權益,確保農墾改革穩步有序推進。思想發動工作,很重要的任務,就是要從新時代大背景上理解農墾辦社會職能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消除廣大幹部職工思想顧慮。從時代背景上看,本次改革與歷次改革最大的不同點,就是我們國家正在全面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農墾本質上是企業,省政府委託農墾全面承擔行政社會管理職能,是特殊歷史時期的特殊安排,也發揮了應有作用。進入新時代,對這種特殊安排必須調整,這就是大勢所趨。墾區各級領導幹部要順時而動、順勢而為,爭做農墾改革促進派。

(徐學陽:作者系黑龍江省農墾總局黨委副書記、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總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