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孫中山之子孫科?

柯是我


孫科,又叫孫連生,是國父孫中山唯一的兒子。孫中山建立了中華民國,徹底終結了兩千年封建帝制,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

都說虎父無犬子,而孫科又有一個什麼樣的人生呢?

一、飽讀詩書的青少年

孫科自幼隨祖母移居美國夏威夷的檀香山,並在檀香山讀中學時,雖然孫中山先生畢生在為革命勞碌奔波,但對於自己唯一的兒子,他不僅充當著一個父親的角色,更是兒子孫科的人生與革命導師的角色。

孫中山經常與兒子通信,勉勵他要多讀書,並且經常給他寄各種書籍,有中國的線裝書,英文名著等。孫科亦不負所望,學習成績優異,他檀香山中學畢業後,又獲得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文學士,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哥倫比亞大學榮譽法學博士。

二、仕途波折的青壯年

孫科喜歡讀書,而且他的文筆也非常不錯。1907年,剛剛才16歲的孫科就在檀香山加入了同盟會,並且擔任《自由新報》、《大聲週刊》的編輯,這讓孫中山感到欣慰。

十年後孫科學成回國,在廣州擔任大元帥府秘書。在隨後的三年時間裡,孫科又擔任非常國會參議院秘書兼廣州時報編輯。在這期間,他撰寫了《都市規劃論》、《廣告心理學概論》兩書,並且積極從事譯述的工作,得到父親的好評。

可是在革命問題上,孫中山從來沒有對孫科給予特別的照顧,對於廖仲愷的舉薦還有過阻擾,後來在胡漢民的勸說下才於1921年同意孫科任廣州市首任市長。

從此,孫科正式開始了仕途生涯,他隨後又兩次出任廣州市市長。又曾任考試院、行政院、立法院三院院長。這在中華民國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然而,孫科的政治立場卻搖擺不定。1931年,孫科聯合汪精衛成立廣州國民政府與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對抗,但是由於財政危機上臺不到一個月就辭職了。1932年,孫科改任立法院院長,鼓響實行立憲制度,但遭蔣介石的冷遇。在隨後的很長時間內,他仍堅持自己的理想。

但是到了1946年下半年,隨著國內政治環境的急劇變化,孫科卻改變了自己原來的立場,停止革新宣傳,轉而支持蔣介石的政策。

1947年孫科官至國民政府副主席,並與李宗仁競選副總統,可惜的是最終落選了。在此期間,孫科再度出任行政院院長,由於國內政治形勢的變化,孫科以尋求“光榮的和平”為思想方針,與桂系李宗仁、白崇禧逼蔣介石下野,當蔣介石有意“引退”時,孫科卻採取了觀望的態度,最終蔣介石在多方壓力下於1949年1月21日宣佈“引退”。

隨後,孫科與桂系圍繞什麼樣的“和平”展開較量,由於各懷私心,加上桂系的攻擊和蔣介石的反對,孫科孤掌難鳴,於同年3月8日辭職,終結了仕途生涯。

三、清貧淡泊的老年

孫科是一個清官,他久居高位卻兩袖清風,以至於連出國的盤纏都要賣了房子才能湊足。

他辭職後,於1951年到了法國,後來又到了美國,因為身體健康問題,夫妻倆便與次子同住在美國。

在美國生活的十多年裡,他們沒有任何固定的收入,僅依靠兒女接濟小額款項,省吃儉用,一切自己動手,自己種菜,自己烹飪灑掃,生活異常清苦。但是,孫科卻能甘於淡泊,以讀書為樂,精神生活富足。

到了1965年,孫科卻應蔣介石之約由美國回到臺灣,任中華民國總統府高級諮議、考試院院長,1967年出任東吳大學董事長。1973年因心臟病病逝於臺北,終年82歲。

縱觀孫科的一生,他雖貴為名人之後,卻沒有非常突出的政績,也缺少父親的雄圖大略,但他不是紈絝子弟、公子哥一類的人物,也不是平庸無能、依靠父親名聲混日子的人。

他有自己的政治抱負,也提出過立憲的政治主張,並大力抨擊蔣介石的獨裁,但是他始終沒有形成一個能對決策產生決定性影響的政治勢力,而且經常採取妥協的態度與蔣介石合作,這是因為受到了當時的社會環境和他所處的地位所制約,最重要的是他本身的性格造成的。

孫科沒有堅定的意志,性格有些憂柔寡斷,以至於做事一波三折前後矛盾。

普天之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能成為人中龍鳳,孫中山也一樣,他以自身修養、生活素養做引導和表率,希望兒子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孫科遺傳了父親好讀書的個性,卻沒有遺傳父親的經天緯地之材。

世上的英雄畢竟只是少數,大多數人都只是一個平凡人,都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擺脫平庸的生活。因此,對於孫科我們應該以一顆平常心看待。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孫科存在感確實很低,站在孫中山肩膀上的孫科幾乎只繼承了父親留下的光芒,這光芒不僅讓別人感到扎眼,甚至是他自己也有這感覺。在孫中山的光芒裡,他的存在總會被人刻意遺忘。

孫科生於1891年,孫中山逝世於1925年,當時的孫科已經34歲。

廖仲愷生於1877年,孫中山逝世時,廖仲愷48歲。

胡漢民生於1879年,孫中山逝世時,胡漢民46歲。

汪精衛生於1883年,孫中山逝世時,汪精衛42歲。

蔣介石生於1887年,孫中山逝世時,蔣介石38歲。

在孫中山逝世後,政治資本最足的便是廖仲愷、胡漢民以及汪精衛,因為他們起步較早,當時最有資格繼承孫中山位置的也是他們三人。但是,在廖仲愷被暗殺後,胡漢民也被牽連,被迫退出繼承人的競爭,此事的最大受益者看似是汪精衛,實則是蔣介石,從沒資格到拿到資格證書,這步是最難走的。孫科只比蔣介石小四歲,又是太子爺,卻幾乎沒有得到父親的政治遺產,他的能力也許比曾經的袁克定更加不堪。

因為父親是孫中山,所以他是驕傲的,也因為父親是孫中山,所以他又是自卑的。



孫中山的存在,既是孫科的政治資本,也是孫科的政治負擔。

孫科這人說到底是沒什麼能力的,孫中山培養汪精衛,培養蔣介石,可是對於孫科,孫中山確實很不看好。這點孫中山與袁世凱還是很相似的,袁世凱知道袁克定能力不行,所以在稱帝失敗後立刻將袁克定從政治漩渦里拉出來,孫中山則選擇近乎放養的方式。雖然說孫中山不會提出讓人照顧孫科之類的要求,可是誰敢怠慢?我不喜歡說什麼“如果孫科不是孫中山的兒子,誰知道他是誰”的話,因為出生背景也是他的實力,這是他的政治資本,他為什麼不用?難道換了你,你不用?

孫科的出生背景雖然讓他“不勞而獲”地擁有了雄厚的政治資本,但是他的政治資本有多雄,他的政治負擔便會有多厚。在人們看來,在孫中山的光環下,孫科做得好是理所應當,做得不好說明他是廢物。蔣介石便曾在日記裡鄙視過孫科:“孫科之性行卑劣貪婪,寡廉鮮恥,令人痛心疾首。以總理如此偉大之人格,而生有如此不肖之子,殊所不 解。”



孫科最大的問題是他沒有確定自己的政治立場,他本不該成為政治投機者,可是他偏偏成了政治投機者。

1917年,孫科學成回國後直接進大元帥府當秘書,這擺明了是孫中山在給孫科開後門,1921年已經當上了廣州市長。當時的蔣介石因為遭到排擠正在上海“度假”,孫科的先天優勢,蔣介石永遠比不上孫科,說蔣介石不妒忌孫科是假的。但是蔣介石很快得到了孫中山的信任,1924年開始以不可阻擋的氣勢崛起。可是幾年後的孫科,仍然還是廣州市長。

孫科恨過蔣介石,也捧過蔣介石。

1931年蔣介石軟禁胡漢民,不僅引發了“廬山刺蔣”事件,也引起了國民黨內部的反對之聲,蔣介石迫於形勢不得不釋放胡漢民並宣佈下野。然後在反蔣勢力的支持下,孫科另組國民政府,但是國民黨的財政被蔣介石控制的,結果孫科的國民政府很快倒臺,孫科不得不辭職。孫科曾聯合汪精衛對付蔣介石,而且曾經還聯合汪精衛清共,最後又翻臉不認人想踩汪精衛幾腳。

孫科在與蔣介石的角逐中失敗以後,開始轉換策略,試圖與蔣介石合作。孫科甚至曾經鼓吹過立憲制度去討蔣介石的關心,但是蔣介石要的獨裁,不是沒有實權的立憲,最後是孫科的熱臉貼上了蔣介石的冷屁股。

後來,孫科又想到利用蘇聯和共產黨去扼制蔣介石。孫中山生前費心盡力促成國共合作,但是被蔣介石以“四一二事件”破壞,孫科腦袋裡也裝著反共思想,否則當初也不會陪汪精衛清共。但是因為和蔣介石鬥爭的屢屢失敗,讓孫科終於意識到了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敵人。在這點上,同樣是屢屢敗給蔣介石的汪精衛比孫科轉變得更徹底,直接找日本人合作去了。在抗戰勝利後,孫科又跟著蔣介石攻打解放區,然後在蔣介石的支持下與李宗仁爭奪副總統職位,最後敗給李宗仁。1949年以後,蔣介石敗退臺灣,孫科輾轉到了美國,1962年在美國接受臺灣記者採訪時,竟然又開始厚著臉皮捧蔣介石的臭腳,蔣介石高興了才讓他回臺灣任職,年逾古稀的他仍然對政治不死心。

1973年孫科病逝後,蔣介石看在孫中山的面子上,為了顧全已故國父的面子,才捏著鼻子誇孫科為“革命元勳,器量恢宏,才識遠大”。蔣介石日記裡的評價才是蔣介石對孫科最真實的評價。

所有人都認為孫中山和孫科是“虎父犬子”,孫科的能力支撐不了他的的野心,他不善鑽營,偏偏喜愛鑽營,他想成為父親那樣的人,卻終究成不了。孫科終生受著父親孫中山的餘蔭和庇護,否則早被民國的政治漩渦攪碎了。廖仲愷倒下了,胡漢民倒下了,汪精衛倒下了,那些被蔣介石當成對手的人成片成片倒下了,孫科為什麼還能站著?因為他是孫中山的兒子,也因為蔣介石看不上他!


吾與吾國


孫科身上最大的閃光點並不是他做出了多麼令人記憶深刻的事情,他被人們所銘記的緣故大多數是因為他的父親孫中山,孫中山對孫科是寄予著厚望的,所以在後來一直將他帶在身邊,想把他培養成接替自己大業的人。

但是孫中山因為卻發現孫科根本沒有能力支撐起自己創下的大業,所以他的希望最後只能不了了之,在孫中山死後,國民黨的大權才被黑馬一般殺出的蔣介石奪走了。

我們都知道孫中山的妻子是大名鼎鼎的宋慶齡,但是孫科和宋慶齡是沒有太大關係的。

孫科的母親是孫中山的原配妻子,因為孫中山一直致力於推翻清朝的統治,所以孫科在四歲的時候就和母親一起遭受到了清政府的通緝,不得已之下被母親帶著流亡到了美國舊金山,最後在美國成長了起來。

當宋慶齡和孫中山結婚的時候,孫科的年齡實際上和宋慶齡是差不了多少。

孫科和蔣介石一直以來的恩怨

孫科早年就跟隨他的父親為各種起義奔波了很長一段時間,原本以他的關係地位還有資歷,他是很有可能繼承孫中山大位的。

但是怎奈能力不夠,根本無法和蔣介石、汪精衛等人相爭,所以最終只能靠孫中山給他留下的餘蔭坐上了不尷不尬的地位。

而在蔣介石和汪精衛、胡漢民爭奪國民黨大權的過程中,孫科對蔣介石是非常不服氣的。


因為在他的眼裡蔣介石只是一個靠權謀上位的投機者,與汪精衛、胡漢民這些同盟會的元老還有自己是有著很大差距的,所以他一直幫著汪精衛、胡漢民等人針對蔣介石。

不過蔣介石一直沒有把孫科放在眼裡,因為他知道孫科究竟有幾斤幾兩,以孫科的能力是根本無法威脅到他地位的,所以他一直將攻擊目標放在了汪精衛和胡漢民等人身上。

(汪精衛)

在蔣介石獲得大位之後,也沒有針對孫科,反而因為顧及到孫科的身份,給他安排了一些非常高的行政工作,讓他先後擔任了立法院的院長和不同部門的部長,讓他擔任了一些權力不是很高的閒職。

孫科在抗日戰爭中有著不小的貢獻

當然孫科雖然能力有限,但是他父親孫中山龐大的光環卻是他最大的政治資本,在孫中山死後多年的時間裡,仍然有著強盛的光芒籠罩在孫科身上,靠著這些光芒,在抗日戰爭時期孫科才能為國家做出一定的貢獻。

因為早年的事情,所以蔣介石和蘇聯是有著決裂關係的,但是在抗日戰爭爆發時期,蘇聯這隻潛伏在中國北方的龐大巨獸卻對中國抗日戰爭的戰局有著重要的影響。


所以蔣介石一直極力地想修復和蘇聯之間的關係,以尋求得到蘇聯人的武器援助。

不過蔣介石知道以自己早年做出的事情是沒有任何緩和餘地的,所以他就將孫科派到了蘇聯,想通過孫中山的影響力尋求戰爭援助。

孫中山曾經和蘇聯的交流過程中給蘇聯人留下了很好的印象,蘇聯人對他有著很大的好感,所以在愛屋及烏下,他們給了孫科很大的面子。

在孫科前往蘇聯的兩次過程中,他都受到了斯大林的接見,在斯大林的決定下,分別給中國援助了兩筆程度不同的武器物資,從這方面來說,孫科對於國家是有著一定貢獻的。

孫科性格上的跋扈最後逼死了戴季陶

不過孫科的身上畢竟籠罩著太大的光環,所以他難免是會生出一些傲氣的,在蔣介石準備敗退臺灣前,孫科就和當時南下逃到廣州的戴季陶發生了衝突。

當時很多人都在逃亡,就連蔣介石曾經最好的朋友戴季陶也不例外,但是因為戴季陶和蔣介石的感情發生了破裂,所以他沒有第一時間跟蔣介石同行前往臺灣,他當時是準備南下廣州前往香港的。


(戴季陶)

戴季陶跑到廣州的時候,住進了一家檔次還算不錯的賓館,但是正準備逃亡的孫科也看中了戴季陶住下的房間,所以就不管三七二十一,讓自己的手下人強行將戴季陶的行李從房間中搬了出來,完全不給戴季陶這個地位不亞於他的大人物絲毫面子。

然後在孫科的羞辱下,戴季陶因為早年患上精神病而一直服用安眠藥的緣故,在當天晚上因為氣憤不過服用的安眠藥劑量有些大了,所以就這樣被孫科間接逼死在了廣州。


從這件事情我們可以看出孫科脾氣上的張揚跋扈,正因為他的張揚,所以一度和蔣介石鬧得很不愉快,在蔣介石前往臺灣的時候他做出了和戴季陶一樣的選擇。

他轉道香港前往了美國,在美國住了十幾年後才因為窮困不堪選擇了多蔣介石妥協,這才在後來前往了臺灣,並在臺灣度過了晚年。

所以說這就是孫科的一生,我覺得在孫科的身上是談不上犬子這個詞的,因為以他的人生事蹟來說,他並不至於是一個敗家的權貴後代,他的能力是有一些的,但總的來說能力又不是特別的強,這才會在有著那麼大政治影響力的情況下,一直做著一些閒職,不過也因為他地位背景太過於崇高的原因,導致他培養出了有些過於跋扈的性格,從這方面來說,在孫科的身上同樣沒有避免一些權勢二代的不良現象。


孤客生


孫科是國父孫中山的兒子,不過和其他國民黨政要相比,孫科的知名度並不是很高,如果不是因為他是孫中山的兒子,或許很多人都不會認識他。實際上,在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孫科在很多方面還是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的。

1891年,孫科出生在廣東香山,1895年,孫科和祖母、母親以及妹妹到了檀香山,在其伯父孫眉的農場待了四年,1901年,孫科赴美求學,從1901年到1917年,孫科先後在美國加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讀書,1917年,孫科回國。回國後,孫科歷任政府要職,先後擔任過廣州市市長、國民政府交通部長、考試院副院長、立法院院長、國民政府副主席。

孫科一生的貢獻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孫科對抗戰做出了重要貢獻,而其對抗中奉獻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在戰時為爭取蘇聯的支持和援助做出了巨大貢獻。孫科是國民黨內的親蘇派,在20世紀30年底,孫科是國民黨內部最早主張對蘇和解的人物之一,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孫科主動會見了蘇聯駐華代表鮑格莫洛夫,會見的時候,孫科明確表示自己和馮玉祥一樣,主張與蘇聯改善關係,同時他還批評了蔣介石的對蘇政策。因此,孫科得到了蘇聯方面的認可,而因為孫科的立法院院長的身份,蘇聯方面也積極調整了對華政策,所以後來蘇聯航空隊來華支援中國人民抗戰,孫科有很大的功勞。

其二:孫科對於國民政府時期的民生建設也有不小的功勞。孫科主張民生建設從發展鐵路開始,實際上這是繼承了他父親孫中山的遺志。1928年,孫科在擔任鐵道部部長的時候曾經提出了50年內建設10萬英里鐵路的計劃。在鐵路建設的過程中,孫科還為鐵路建設籌措了大量資金,包括爭取外資,發行公債等方式。

其三、孫科在擔任國民政府立法院長期間還為民國法治建設做出了很大貢獻。因為孫科在美國期間曾經系統學習過“羅馬法”、“英美法”等西方經典法律,所以對於中國的法治建設他有一個系統的藍圖和規劃。

1948年南京國民政府行憲後,孫科在蔣介石的支持下參選副總統,不過最終輸給了李宗仁。其後孫科曾經擔任過行政院院長,1949年3月,孫科辭去了行政院長,其後赴歐洲遊歷,先後到過法國、西班牙等地,1952年孫科定居美國加州,1965年孫科回到臺灣,此後一直到1973年病故,孫科的最後幾年都在臺灣度過。


青年史學家


在中國歷史上,很難找到幾個國家一把手的歷史權勢,以及在歷史轉折處的重要性能超過孫中山的,辛亥革命一手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真正的變天的開始,歷史要記得一個人,那肯定是辛亥革命的一把手孫中山了。孫中山一手建立了國民黨,他的三民主義的主張,這些功績哪個拿出來都是響噹噹的。

虎父犬子,比阿斗強,生活在孫中山陰影下的孫科,沒有那份統帥才能卻要揹負統帥的期望

孫中山和宋慶齡的婚姻,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樁重要的婚姻,但孫中山還有一個原配夫人,就像魯迅,胡適那樣都有一個“包辦婚姻”性質的原配婚姻,孫中山和原配夫人生了一兒兩女,兒子就是孫科。孫科比宋慶齡還要大兩歲。

單就太子爺的聲明,孫科就可以吃一輩子,只是孫科一生下來最大的聲名還是太子爺。雖然在國民黨內也做過內閣總理,行政院院長,立法院院長等職務,但似乎這些職務都沒有實權,孫科也沒有帶領國民黨的能力。

蔣介石稱孫科為“總理的不肖子孫”,但太子爺的身份讓老蔣還是拿孫科沒有辦法

蔣介石對孫科的評價一直不咋地,表面上蔣介石還是要與孫科維持著看似相安無事的關係,但在蔣介石的日記裡能明顯看到老蔣對孫科的不滿:

“把孫科叫來,大罵,罵得他低頭,啞口無言。”
“孫科之性行卑劣貪婪,寡廉鮮恥,令人痛心疾首。以總理如此偉大之人格,而生有如此不肖之子,殊所不解。”

老蔣也是明白人,不滿歸不滿,表面上還是一面合作一面打壓孫科,維護一個相對和平的局面。

你如何看待孫科的一生?他有辱孫中山之威名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老李有刀


謝謝您的邀請,如您喜歡歷史與文化,請關注譚論古今 頭條號 ,讓歷史與現實為您照亮人生前程!

讓我們先看看孫科的一生的履歷吧。這可能會讓我們更好的判斷孫科,理解孫科的一生的主要建樹。

孫中山與孫科

孫科(1891年10月20日-1973年9月13日),字連生,號哲生,廣東省中山縣南朗鎮翠亨村人,國父孫中山先生長子,其母是孫中山的原配夫人盧慕貞。早年留學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畢業。1907年加入同盟會,1917年任孫中山大元帥府秘書、參議院議長秘書。1921年任廣州市市長。1947年任南京國民政府副主席,1949年辭職,後長期旅居香港、法國、美國等地,1965年任臺灣“總統府”高級諮議。1973年9月13日在臺北逝世,埋葬於臺北市陽明山第一公墓,享年82歲。

孫科

孫科為孫中山長子,但是其政治聲望遠遠不及其父親孫中山先生,但是孫科早年在父親兼人生導師的教導下,參加革命,喜愛讀書,從擔任廣州市長起不斷提升政治能力。但是由於其能力平平,並無多大的建樹。

孫科在孫中山逝世後,政治上反對蔣介石,屢次對蔣拆臺。也使蔣介石對其日漸不滿,但是由於孫科是孫中山先生的長子的特殊地位,蔣介石對其也是無可奈何,只是對其限制勢力的發展,唯恐危及自己的統治地位。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孫科也是時刻利用自己的力量發展壯大自己,尤其是日本在東北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在蔣介石下臺時期,組建了孫科政府,不過因其政治資源不足,以至於此時建立的孫科政府實在無法不能支撐下去i,在蔣介石的指示之下,各地不上交財款,頓時孫科政府爆發財政危機,這個政權僅僅一個月便就迅速垮臺。在雙方的角鬥之下,蔣介石也時常感覺孫科的力量雖然小,但是其父親孫中山的政治聲望,也是重要的力量,故蔣介石以立法院院長一職將其納入至自己的政治營壘。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孫科此後主要經營立法院,為其勢力的重要政治活動舞臺。也許是這個原因,孫科一生均以實行憲政為其政治訴求,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孫科的這一政治訴求終究沒有什麼結果,也是隨著蔣介石政權的垮臺而作罷。

孫科一生的政治聲望不高,但是孫科喜歡讀書,這在孫中山給他的書信中也經常看到這樣的內容,孫中山多次督促孩子讀書,也不喜歡斂財,唯一的愛好就是讀書。以至於家中藏書甚多,一生不置家產,為官卻也是兩袖清風,所以他在新中國解放後到海外像一個逃難人一般,只能寄居在親人或朋友之處。而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坐擁書城以讀書為樂趣,但卻連新版的書籍都買不起。有時為了節省開支,自己種菜、烹炊,甚至有時去啃番薯,這一點卻值得人們欽敬。這樣的生活,他持續了十四個春秋。其為人能自甘淡泊,在國民黨黨政要人中當屬難能可貴。

最後我們再談談孫科的婚姻情況,關於這一點,可能孫科也是較為另類的一個大俠了。

孫科一生有三位夫人,共有二子四女,元配夫人為表妹陳淑英。四個女兒中,孫穗英和孫穗華的生母是陳淑英,孫穗芳生母叫嚴藹娟,孫穗芬的生母是孫科的二夫人藍妮。

  孫科與原配陳淑英

孫科的妻子陳淑英,生於1893年,她是孫科的髮妻,也是孫氏族譜上孫科唯一的妻子。她同孫科共同生活了六十一年,差不多是孫氏家族中享年最高的人。陳淑英與孫科是表親,她是孫中山的三叔孫觀成、三叔母譚氏的外孫女。1912年孫科與陳淑英在檀香山成親,婚後赴美留學,陳淑英相伴而行。第二年在加州的柏克萊,陳淑英生下大兒子。兒子生下後便去電告知他祖父孫中山,孫中山以國家初建,百廢待新,因之希望國治民安,天下太平,所以給大孫子取了個“治平”的名字。1914年,陳淑英又生下次子。此時,正值竊國大盜袁世凱竊國,孫中山為再造民國而創立中華革命黨。孫中山以蓋治國之道,先求平安,再求強盛,故而給其次孫取名治強。1923年,長女生於廣州,仍由孫中山命名,取名“穗英”,1925年,陳淑英又生次女穗華,此時孫中山已赴北京。

孫科的第二位夫人嚴藹娟

孫科的第二位夫人嚴藹娟。1932年,嚴經由孫科的手下介紹和孫科認識,此後兩人便同居了近四年之久,孫科任立法院長時,嚴氏還到南京充任孫科的“私人秘書”,生活甚為甜蜜愉悅。嚴氏是浙江人,生了兩個女孩。1935年,孫科偶然結識了上海交際場上的名花藍妮,兩人頓生情愫,很快,孫科便冷淡了嚴藹娟,並迎娶了藍妮為二夫人。適時,嚴藹娟已身懷六甲,面對孫科無情的遺棄,她無可奈何。後來雙方反目成仇,嚴藹娟被孫科拋棄,女方不肯示弱,狀告孫科。經杜月笙和上海大律師吳經熊出面調解,孫科同意支付嚴藹娟生活和教養費用,嚴女士才偃旗息鼓。1936年3月,孫科與嚴氏的女兒孫穗芳在上海出生,然而次年全國抗戰爆發,上海、南京相繼淪陷,國民政府遷都重慶,孫科隨著也去了重慶。嚴藹娟曾設法託人,央求孫科為女兒提供點生活費,卻未能如願。嚴藹娟在上海帶著女兒孫穗芳,再也無法和孫科聯繫上,迫於生計,失去生活來源的嚴藹娟帶著一歲的女兒只得改嫁他人。嚴藹娟並未就此打住,息事寧人,而是不斷糾纏孫科。孫科曾經幾次給錢,以作養育女兒之用。日本投降後,嚴女士曾四處託人找孫科,希望孫科看在女兒的情分上給予資助,還接連給孫科寫過兩封信。1946年5月,孫科作了回應並且贈款。嚴藹娟的不幸,皆因她遇到了孫科,造成其可悲的一生。

  藍妮與孫科

藍妮是孫科公開承認的二夫人,他們之間的曲折戀情對孫科的政治生涯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藍妮是雲南哈尼族苗王后代,容貌秀麗,對中國古典詩詞也有一定了解。1935年在上海的一次宴會上,孫科與藍妮一見鍾情,旋即邀請她擔任自己的機要秘書。兩人感情與日俱增,不久,孫科決定娶藍妮為二夫人。婚禮那天,孫科請了立法院的同事,一共擺了4桌酒席。在同事的祝賀聲中,他說:“哈哈,我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孫科娶了藍妮後,為了表示自己對她的忠貞感情,親筆給藍妮寫了一張字據:我只有元配夫人陳氏與二夫人藍氏二位太太,此外決無第三人,特此立證,交藍巽宜二太太收執。1938年,藍妮在上海生下了女兒,孫科給愛女起名叫孫穗芬。抗日戰爭爆發後,藍妮告別尚在襁褓中的女兒,與孫科前往重慶。當時,藍妮廣泛地與社會各界人士交往,與鄧穎超、康克清等共產黨人關係甚好。1940年藍妮獨返上海,回到女兒孫穗芬的身邊。1948年,在副總統的選舉中,許多人都認為,孫科有蔣介石做後臺,穩操勝券。然而,這時發生了一件導致孫科功敗垂成的所謂“藍妮事件”。《救國日報》頭版頭條刊登了一篇報道,說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的中央信託局沒收了藍妮的一批德國進口的顏料,作為敵偽財產處理,可是孫科致函國民大會秘書長,說這批顏料為“敝眷”藍妮所有,要求發還……,《救國日報》的報道出來後,孫科在選舉中大受影響,經過四輪選舉,最後李宗仁擊敗了孫科,當選為國民政府副總統。落選的結果也使得孫科與藍妮最後分手。據說,當時孫科為了能競選上副總統,面對政敵利用《救國日報》所做的大肆詆譭,不僅未替藍妮公開辯解,相反,還為洗清自己做了一些小動作,這就激怒了生性倔強的藍妮,從此和孫科形同陌路人。曾任美國商務部長的駱家輝不但具有華裔背景,其家族更鼎鼎顯赫。駱家輝的嶽祖母是藍妮,其與前夫離異後嫁給了孫中山的哲嗣孫科,因此算來駱家輝應稱國父孫中山先生為曾祖父。

駱家輝與妻子

從上述可知,孫科作為孫中山的唯一的兒子,其政治影響不是很大,但是由於其不同與他人的政治身份,也是其的人生之路變得充滿荊棘坎坷。



如果您喜歡歷史與文化,請您關注 譚論古今,會帶給您更多有趣的歷史文化,讓歷史與現實為您照亮人生前程!如有不同意見或建議,請您在下邊留言交流,歡迎您的批評指教!


譚論古今


關於孫科留給我們最深的印象是“國父”孫中山先生的兒子,因為他的父親孫中山先生光芒太過耀眼,和孫中山先生相比,孫科就顯得沒有那麼傑出了。我對孫科的評價是“有大略無雄才,可守成無進取”,在民國那個亂世孫科能有這樣的評價已經算是可以的了。

孫科先生是國民黨內部第一個提出“結束黨治,實行憲政”的人,抗戰後期他呼籲實行多黨制的民主政治,他又長期希望中國能夠實行英美民主制度,這是他“大略”的一面,他能夠看到中國的未來是離不開民主的,也看到了蔣介石的“獨裁統治”註定是不能長久的。

然而孫科之才配不上他的大略,他無論是政治才能,經濟才能在國民黨內部遠遠都算不上傑出,所以在民國時期孫科一直排在蔣介石後面。蔣介石第一次下野以後,孫科主持行政院工作也完全力不從心,不能服眾,這是他“無雄才”的一面。


孫科在國府一直擔任重要職務,1932年擔任立法院長,1945年進入國民黨中常委,1947年擔任國民政府副主席,1949年擔任行政院長,可以說他的排名在國民黨一直都是靠前的。他在自己擔任各個職務期間都是“在其位謀其政”,無功無過,這是他能守成的原因。至於說他不能進取就是和他“無雄才”一樣,讓他主持全面大局則就顯得左支右絀了。

最後有一點想要說的是孫科生逢民國,他作為國父孫中山先生之子是他的幸也是他的不幸。他的“幸”在於孫中山兒子的身份使他出生就註定與其他人不同,也讓他身居高位。但這個身份也讓他惹得了無數人的嫉恨,在波詭雲譎的民國政府他能活下來其實本身已經不是一件易事,這就是他的“不幸”,所以很多人覺得他的力不從心可能就是他的守拙之舉。


不知道各位對孫科先生是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哦。我是頭條作者一樹梅花一放翁,希望大家點個贊關注一下,謝謝各位啦!


一樹梅花一放翁


提起孫科這個名字,也許有的人並不熟悉,但是孫中山,大家應該非常瞭解了啦,中華民國國父,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倡導者。孫科就是孫中山唯一的兒子。

孫科,(1891.10.20_1973.9.13),字哲生,廣東省中山人。孫中山獨子。1910年加入同盟會,1917年任第一任廣東省廣州市長。1931年後,任南京政府行政院長,立法院長,考試院長。中華民國史上唯一曾任三院院長的。1947年任南京政府副主席。


孫科早年在父親孫中山先生的引導下,投入了革命並長期擔任國民黨要職。也正是在父親的薰陶下孫科養成了好讀書的習慣,加入同盟會後。曾擔任過(自由新報),(大聲週刊)的編輯。由於他勤奮好學,文筆又好,在廣州期間擔任過大元帥府秘書。

有人評說孫科是有老子孫中山照著,才得以施展,有了孫中山這個光環,名氣確實大了,當時還被冠譽民國,四大公子,的美譽。但是最主要的還是靠自己的能力。背後孫科也是做了一些貢獻。

比起父親孫中山,孫科的確沒有其父的宏圖大志,跟身邊同輩的政治人物來比,也遜色了很多。但至少他不是一個紈絝子弟。孫科一生值得驕傲的是,自己對立法院的貢獻還是很大的,雖然自己沒有什麼兵權,政治權利也不大。對國民政府管理憲法的執行頒佈起到了很多作用。

幾次被選連任立法院院長,1948年,國民政府發佈了(中華民國憲法)執行令。但是,不到半年時間,國民黨軍隊在前線大潰敗。南京一片混亂。在形式複雜的危難時刻,孫科參與了副總統的競選,和李宗仁PK,後來由於種種原因,孫科未能如願。敗了下來。

孫科一生當過兩次行政院長,1931年第一次任職不到一個月,第二次任職從組閣到正式批准辭職,一共68天。歷史上俗稱最短命內閣。

孫科久居高位,又幾次大起大落。也應驗那句話,你是扶不起的阿斗。之後孫科心灰意冷告別政壇。國民黨政府兵敗臺灣後。在1951年,孫科選擇了移居海外,先後去了法國,美國。在美國期間,孫科全家沒有什麼生活來源,一切靠自己動手,依靠兒女們的救濟,省吃儉用。就這樣度過了十幾個落寞清苦的春秋。


直到1965年,受蔣介石邀請由美國回到了臺灣,任中華民國總統府諮議,考試院院長。

1973年因心臟病復發,病逝於臺北。終年82歲。


任馳贏天下


孫科這個人太複雜,知事君簡單給你講講他和小媽媽宋慶齡的故事,幫助你管中窺豹,瞭解孫科這個人。

孫科生於1891年,母親是孫中山的妻子盧慕貞。孫科比父親孫中山的小老婆宋慶齡還要大2歲。

孫科1907年參加了同盟會,算起來也是同盟會的老會員了。1913年,宋慶齡大學畢業,才到孫中山身邊當秘書。

從這個角度來說,孫科比宋慶齡參加革命還要早!

也許小時候孫科和兩個妹妹並不尊重宋慶齡,孫科三兄妹叫孫中山第二任老婆陳粹芬“澳門婆”,叫宋慶齡“上海婆”。

當孫科成熟起來後,不僅沒有不尊敬這個年輕的小媽媽,還給了她很大的幫助和支持。

1,孫科一生都尊稱宋慶齡為“孫夫人”,即便在孫科成家後也為了表示對宋慶齡的尊重,而只把自己的妻子成為“孫太太”。

2,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前,準備暗殺宋慶齡,時任國民黨行政院院長的孫科,立即給老蔣打了一個電話。他在電話裡開門見山地說:“對於孫夫人的去留和個人生計,大家都很關心。更有人講,毛人鳳的保密局對她有不利之舉。”這一句話,讓蔣介石放棄了暗殺計劃,救了宋慶齡的命。

3,解放前夕,宋慶齡還曾力勸孫科趕快確定自己日後的方向,宋慶齡對孫科的關心,也許是這對年齡顛倒的母子真情的流露。


繼續講講孫科和胡漢民。

1923年,孫科擔任廣州市市長,大權在握。孫中山叫胡漢民以大元帥的名義發出手令,到廣州市政廳提款20萬,作為軍餉發給滇、桂軍,讓他們出發攻取惠州的陳炯明。

孫科這時表現出公子哥的習氣“我又不是印鈔票的,哪有那麼多錢!”胡漢民告訴孫中山,孫中山怒斥孫科,不給錢就別做市長了!

孫科氣不過,去找胡漢民理論,胡漢民據理力爭,孫科掄起棍子就打,這時孫中山出現,父子相爭。孫中山拿起手槍就打,孫科趕快逃跑。

應該說,孫中山的構想中汪精衛,胡漢民都是可以託福付大事的,孫科這個大少爺實在差太多。卻沒想到最後是蔣介石勝出,真是意外。

孫科在後來的政治活動中,基本就是跟著汪精衛混(也許是汪精衛幫他趕走胡漢民)。汪精衛投敵,孫科在立法院系統也沒有掀起什麼大風浪來。


歷史知事




評價孫科,應該有多個視角。

用胡漢民的話說就是: “因為他是孫中山先生之子,所以有革命脾氣;因為他在國外長大,所以有洋人脾氣;因為他是獨子,所以有少爺脾氣。他有時只發一種脾氣,有時兩種同發,有時三種一起發。”

再來看蔣介石對孫科的看法:孫科之性行卑劣貪婪,寡廉鮮恥,令人痛心疾首。以總理如此偉大之人格,而生有如此不肖之子,殊所不 解。”簡直就是阿斗,總理的不肖子孫,總在關鍵時候誤黨誤國。


當然孫科作為一個從小在國外長大的人,對國內的政治局勢不太瞭解,一生獨以喜歡讀書為人熟知::“孫科能在大洋彼岸一旖旎小鎮以讀書為樂,實屬國民黨政要顯貴中的鳳毛麟角。說這是有惠於其父孫中山好讀書的遺傳個性,恐怕還不如說是受益於孫中山早歲對他循循善誘,力促其勤學苦讀的一片苦心,更為準確得當。”



作為孫中山的長子,孫中山對他一直是比較器重,為他選擇哥倫比亞大學法學,一直攻取到博士學位。在長期的鬥爭過程中,孫科一直陪在孫中山身邊擔任秘書一職,方便隨時培養提攜他,讓他認識一下週邊的大人物。

1921年起,孫科更是獨立辦事,擔任廣州市第一任市長。

上邊曾寫過蔣介石對孫科的看法,評價如此之低,都是因為孫科長期與蔣介石關係不合所致。

1931年孫科擔任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長,看到孫中山的嫡系胡漢民被蔣介石囚禁,就馬上辭職,和汪精衛等人一起在廣州成立了中華民國南京政府。

孫科在報紙上發表文章,指責蔣介石為“專制魔王”、“怙惡不悛的反革命”、“最鮮明的反革命東西”、“過街老鼠”,號召全國人民“急撲殺之”。

各省軍閥紛紛響應,最終蔣介石不得不通電下野。

在新成立的政府中,孫科擔任內閣總理,但剛過了兩個月,孫科就發現管理一個政府實在是太困難了,才發現蔣介石的不容易。

1932年元旦剛過,孫科實在受不了了,只能親自請蔣介石出山。在以蔣介石為首的政府中,反對蔣介石的人推舉孫科為行政院長,但蔣介石一心想把孫科趕出局,指示宋子文辭職,把國庫的現金基本提光。這樣一來孫科的行政院長就不好當了,只有辭職。



1945年,被蔣介石壓制多年的孫科,認為當前的中國的局勢要以穩定為主,對領國蘇聯要求和,對中共以壓制為主,以軍事為輔。這些建議被蔣介石認為“誣衊政府,與中共合作,以俄人為後盾,意圖奪取國府主席”。

孫科負氣出走上海,再不願回重慶。當時全國譁然,紛紛宣揚國民黨內部大佬不團結,內部爭權奪利嚴重。

蔣介石為了爭取更多的黨內支持,派出自己的秘書吳鐵城去接孫科回重慶,但孫科表示堅決不回。

這時吳鐵城用計把孫科騙回了重慶,本來是說孫科可以坐飛機到處去,孫科上了飛機,飛機卻改變了航向,去了重慶。

但到了重慶的孫科,卻對蔣介石不理不踩,蔣介石就直接把孫科掛在那個地方,同樣不理不踩。



解放戰爭快要結束時,孫科先去了香港,後來想去臺灣,卻被蔣介石制止。不好在明面上反對他來臺灣,於是就指示保密局毛人鳳去辦這件事。

於是在香港就出現一個女子出面告發孫科與他有關係,要求孫科出錢。這場官司打了很久,最終孫科雖然勝出,卻導致他在香港滯留太久。如果去臺灣的話,臺灣新組建的政府中已沒有他的位置。

孫科沒有辦法,只好去了美國。孫科縱有萬般不是,但有一點,就是這個人不貪,因此身上也沒有什麼錢。

到了美國後,孫科一家生活一直很清貧。和陳立夫陳果夫兄弟差不多,陳家兄弟為國民黨整黨不力背鍋後,也來到了美國,以養雞為生。

一直到了1962年,孫科不得不向蔣介石低頭,公開表示蔣介石是國民黨的英明領導,希望到臺灣去看看,盡一點綿薄之力。蔣介石看到後,為了團結孫中山的嫡系老派人才,同意孫科來臺灣。

1965年10月29日,孫科飛到臺灣,在臺北松山機場受到了蔣經國及2000餘人的熱烈歡迎。第二天孫科親自到高雄蔣介石的官邸拜謁。賓主雙方共同回顧了多年以來在國父孫中山的旗幟共同的革命經歷,對當前的臺灣國際局勢交流了看法,並展望了未來的美好前景和合作空間。

1966年,孫科出任“考試院”院長,得以再列“黨國”要人之列。1973年8月26日,孫科因病去世,蔣介石深為悲慟,特頒治喪令,稱孫科為“革命元勳,器量恢宏,才識遠大,力行三民主義,學術造詣淵深”。

大概是死人不會說話的原因,也許是為了給孫中山面子,在孫科死後,蔣介石終於給孫科了高度評價,與蔣介石日記 中記錄的截然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