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工智慧大風口,科學護膚能否清除網絡種草「毒瘤」

近期在某分享護膚心得、大力“種草”的社區電商平臺上,女星扎堆開賬號、瘋狂安利的新聞頻頻引發人們的關注。“種草”是時下年輕人最常用的網絡流行語,它是指“宣傳某種商品的優異品質以誘人購買”的行為,正因為明星的好皮膚極具說服力,隨即帶動了一大批愛美人士被“種草”後瘋狂囤貨。但有些護膚品用在臉上卻完全不是那麼回事,近日就有某電視臺爆出了消費者網購“種草”產品後出現過敏、起疹等“爛臉”現象的新聞,是明星推薦的產品不夠好嗎?還是消費者“打開”方式不對?小編對此進行了調查。

明星網紅也犯錯 “亂種草”現象需警惕

早在2015年年初,擁有十多萬粉絲的鄭州網紅周夢晗因倒賣“三無”面膜致百名少女爛臉,引發輿論關注。在多個平臺上,網紅現身說“法”,推銷護膚產品的現象屢見不鮮,近期更有大批女星親自上陣,開啟了護膚“種草”的模式。

明星、網紅在護膚方面的“種草”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眾多愛美人士的需求,但有時明星、網紅的“種草”的護膚產品和護膚理念未必完全科學。例如女星范冰冰就曾在小紅書上分享自己的“無時無刻不面膜”的“面膜經”,實際上,早前就已有多位皮膚科專家證實,經常性敷面膜會導致角質層脫落,從而引發皮膚屏障受損的炎症 ,對膚質損傷嚴重。

相比於明星推薦,一些網紅、達人推薦的護膚產品和方式更是令人擔憂。小編通過小紅書搜索發現,某護膚達人近期發佈的一篇去角質“種草”筆記裡推薦敏感皮膚用天然的食鹽、細砂糖去角質效果比較好,事實上,敏感皮膚本身角質層容易受損,肌底較薄,如果用上述物質去角質,可能會使得原本脆弱不堪的皮膚被劃出更多肉眼看不見的傷口,讓膚質變得更差。

據小編了解,一些網紅的“種草”筆記很有可能是營銷“種草”的產物,這些網紅、達人們會僱請專門的寫手來撰寫筆記,並通過網絡“買贊”的形式實現“種草”成功的假象以增加熱度。皮膚科主治醫師高克智在接受電視臺採訪時就表示,這些網紅面膜大多含有激素,使用之後肌膚就像吸食鴉片一樣,短時間可以看到效果,使用時間一長就會傷害皮膚,出現副作用。

AI人工智能大風口,科學護膚能否清除網絡種草“毒瘤”

另一方面,消費者的盲目追風也是造成“種草”亂象的重要原因。正在讀大三的盧小姐稱,自己在微博上追隨一個擁有十多萬粉絲的網紅博主有些日子了,在去年“雙十一”狠心“剁手”購買了該網紅推薦的多款好評產品,使用後竟然出現了臉部發紅、密集起痘的症狀。當她去醫院就診時才得知,原來自己的皮膚狀況本身不好,屬於敏感混油肌,加上季節轉換的緣故,臉部更是不能承受此類刺激性較強的護膚產品。

AI人工智能大風口,科學護膚能否清除網絡種草“毒瘤”

專家建議: 測膚是科學護膚的第一步

那麼面對“種草”亂象,消費者應該如何應對呢?就此問題,美妝專家表示,網購消費者個人應理性看待“種草”產品,避免盲目跟風,在被“種草”後可預先登錄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數據查詢”及“化妝品”欄目查詢“種草”產品的真實情況。

AI人工智能大風口,科學護膚能否清除網絡種草“毒瘤”

此外,即便是正規的美妝品,也並不是適合每個人的膚質,HY.makeup化妝學院創始人何樣就“亂種草”現象提醒各位愛美人士,在使用美妝產品前,可預先去找專業的一聲或機構對自己的膚質進行測試,弄清楚自己的皮膚狀況再對症下藥,沒有時間的話,可以用一些具有測膚功能的手機app進行簡單的測試。何樣強調,護膚先測膚,科學護膚的理念很重要。

AI人工智能大風口,科學護膚能否清除網絡種草“毒瘤”

小編髮現,就科學護膚問題,市面上一些測膚app已經給出了相對科學的應對方案。以美圖美妝的AI測膚為例,消費者網購前可先進行拍照測膚,隨後該平臺會從皮膚狀態從產品適合度及產品成分等角度考量,生成專屬定製的護膚方案,另外在化妝品成分與膚質的契合以及化妝品驗真方面該平臺也提供了檢測功能。

此外,專家建議,皮膚護理是一個“內外兼修”的過程,除了日常科學的護理外,更需結合運動、飲食、早睡等健康的生活方式,這兩方面都很重要。不管是被“種草”護膚產品還是被“種草”護膚方式,要找到最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